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毕生专注于中国国民性研究,其围绕国民性问题所论述的各个方面和观点,己伸展到该命题的各个重要领域,从其对国民性这一命题思考的深度、幅度及广度来看,在理论和实践上己构建了独特的自我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中论及的国民性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国民性批判的理论武器、国民劣根性的根源、理想的国民性、如何改造国民性等方面无不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对当代中国人思想的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思想逻辑严密。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充分。其目的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使人民共同富裕。在今天的中国。这个思想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分析,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立足点,并揭示其历史意义,认为启蒙思想家批判陈旧的国民性,呼吁国民思想的更新,力图改变国民性的思想,时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旧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萨义德《东方学》指涉的范围主要是西亚和阿拉伯地区,这使他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涉及到东亚的特殊性。对此,萨义德本人有着清醒的自觉。然而,中国学者在运用萨义德理论时往往直接照搬,反而陷入萨义德批评的"自我东方化",甚至连"中国国民性"这一最内在于中国的命题也加以解构。  相似文献   

5.
国民性改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般重要的思潮,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在这股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股思潮,本文试图从对国民劣根性表现的揭示、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国民性改造途径等几个层面,对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进行一些个案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人才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邓小平人才论的思想体系从宏观上进行总体探讨,着重阐述了邓小平人才论产生的时代条件,分别论述了邓小平人才论的精髓、特色、中心和理论归结。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实践丰富多采。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美育传统的继承,对西方近代美学理论的汲取,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的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主题。笔者从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出发,对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方向、战略步骤、战略原则、领导力量以及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理论的历史命运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美君 《科技信息》2012,(10):177-178
蔡元培在上世纪初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是其美育思想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重大学术影响的命题。从教育角度看,这一主张坚持了教育的独立和健全人格的建构;就社会作用而言,这一主张有实现思想启蒙,重建国人信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历史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新化运动时期国民经济改造思潮的形成,既有中国近代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也有深刻的思想化渊源。概括起来,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它是中国近代化运动层层推演的必然产物;二、沉重的民族危机,使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思维角度发生变化,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对人的素质的思考,对国民性改造的关注;三、西方化的输入与西方化的冲突,为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化的反思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统;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受日本、欧洲启蒙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影响;五、中国传统儒家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及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其中,荀子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根源即为著名的“人性恶”。关于人的培养,他以“人性恶”为理论基础,强调环境对人的改变作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点,这与马克思唯物主义关于外因对于人的影响非常一致。同时,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今社会,荀子的环境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学术而言,既是总结性的批判,同时又闪烁出现代意义的光辉。在其诗学、美学思想之中,对“情”与“景”的论述尤为全面,许多方面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突破了前人的局限,将情景学说推向了新的理论高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性视角有两个:批判国民性的启蒙文化视角和地域文化视角。但二者各有其偏颇。在此意义上,民间,引发出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民间理念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乡土文学从主体意识到文本形态都渗透着民间理念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我国党的第二代领导的核心人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里手行家。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21世纪,准确、完整地认识、理解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新闻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现代世界发展潮流而形成的独特的新闻思想体系,对指导当前新闻工作和新闻理论研究及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1919到1920年间,随着中国大批青年学生留法勤工俭学,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知识分子阶层即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群体。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群体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使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体系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至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始形成。在这过程中,蔡和森和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华的初步传播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并且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提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实际理论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一过程,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已开始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提出的一个崭新的任务和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提出的背景、命题的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和生命力的是创造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促进当前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显示出其巨大的时代魅力。  相似文献   

19.
出于对国民性改造范式的认识局限,学界对建国后的国民性改造状况的研究出现盲区,而事实上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面临不同的现代化的任务,国民性改造的范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历史考察,对建国后国民性改造的主体、客体、内容等的范式转换进行了初步梳理,提出应重视建国后国民性改造的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科学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两次大的转变,这就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时至今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困惑到振兴的第三次大转变。提出科学论社会主义从团感到振兴的第三次大转变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时代特征、转变的条件及其根本标志概述这三次大转变的基本情况,以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把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