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5—2001年中国科技投入社会化进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投入社会化是科技能力建设的核心 ,也是衡量科技竞争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进程 ,并提出了我国科技能力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科技投入社会化是区域科技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投入竞争力差异是区域科技竞争力差异的重要来源。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研究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财政因素的科技投入竞争力差异的表现和性质,为研究区域科技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上海科技进步的总体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上海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总体态势也发展良好,但与技术创新大会对上海工业企业的要求与期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动力量。作为上海科技进步的主体之 模、科技含量较高的标志性建筑,从南健康的发展,靠的正是科技的迅速发——大中型建筑企业,近年来依靠科浦、杨浦两座大桥建成到目前的八万人展,科技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重要的推技进步,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体育场等等,这中间无不渗透着上海市 相似文献
6.
陈昭锋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9):48-51
研究表明,风险投资不仅是美国高校科技投入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方式。这大大拓宽了高校的社会功能。提高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了高校内部组织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了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全球化和社会化,这对于我国高校社会化功能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中美等国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深入总结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效率、建立政府竞争支持与稳定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以及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李树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123-123
<正>地方政府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织者与参与者,对其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重要问题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行为的内在逻辑和演化轨迹进行理论探讨,为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行为调整提供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是企业创新的前提条件,科技创新随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要求变化而变化。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很重视科技投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和发展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效益,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企业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体制以改革为手段,在不断探索中找寻到中国特色科技体制机制路径,引领着科技事业不断创造历史性成就。回顾了中国科技体制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主要举措,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展望。分析表明,对政府和市场、开放和自主关系的把握是理解科技体制阶段性特点的抓手;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体系、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改革评价导向、人事制度、科技资金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手攻坚。 相似文献
12.
李丹 《科技导报(北京)》2021,39(4):90-94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合作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交织”的状态.中国和俄罗斯科技合作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双方基于科技经济融合的共同目标开展科技合作前景广阔.通过分析当前中俄科技合作的新背景,包括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面对“科技冷战”,共同面临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科技挑战等,阐释了中俄双方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3.
科技园区中的中小企业,借助协同创新,可以实现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运用囚徒博弈模型,探讨科技园区中的中小企业选择进行协同创新的条件,研究影响提升协同创新效益的主要要素,结果表明:保持长久的协同关系、降低知识与技术溢出效率以及控制等待模仿的企业数量是提升协同创新效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科技减灾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调研、案例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科技减灾的现实情况;利用管理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中国科技减灾基础建设、支撑资源、制度保障的发展路径。数据调研显示,中国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迅猛,对科技减灾的科研力度逐年增大。专业应急产品、医疗卫生产品、户外防护产品是最常见的科技减灾产品类别。除了将科技产品大量投放到防灾减灾实践中外,科学测度突发事件风险与应急管理能力是科技减灾有别于传统减灾的重要内容。风险认知、预警系统、能力评价、减缓技术的建设和完善是中国科技减灾的基础。环境资源、能源资源、经济资源、权力资源、智力资源是科技减灾的支撑资源。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提升科研机构整体水平,能够保障中国科技减灾在科技强国事业中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知新报>的西方科学技术和先进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和意义.方法 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结果 <知新报>是清末维新派人士在澳门创办的重要言论报,也是注重科学技术宣传的阵地,它大量传播西方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特别是介绍了西方的元素周期表,飞机、汽车、三轮车的研制,印刷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完善和改进,录音、扩音、电传的发明,以及节约能源、优生优育、解决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先进科学思想.结论 <知新报>是当时发行量最大、传播地区最广的中国报刊,其西方科学技术和先进科学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 相似文献
17.
也谈"走向科学技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继续向前推进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制化?所谓"走向科学技术学"的方案当是一种可能的途径。该方案实现了每一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单一化、较好地解决了与国际接轨问题、在建制上为争取一级学科提供了方便等。因此,不妨推动科学技术学发展起来,让实践检验"走向科学技术学"方案的得失。不过,需要指出,科学技术学作为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一种可能途径,也有若干局限性和缺点:1.办科学技术学系存在不小的困难;2.科学技术学对边缘化问题的解决并无明显推进;3.在与科学学的关系上容易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出台为标志, 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拉开新帷幕。回顾了现代科技伦理议题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中国科协相关调研成果, 通过分析政策执行、 主体责任、 科技工作者伦理素养等几类突出议题, 解读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方针与主要原则。认为中国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是以促进向善、 负责任的科技发展为目标, 推动形成多方共治、 共同担责的科技伦理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校科技事业经历了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全国教育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前30年艰难探索和后40年改革开放的分水岭。前30年,高校科技事业几乎从零起步,经历了探索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停滞之后再发展的曲折发展历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校科技事业历经改革探索,恢复重建高校科技体制;全面启动,成为重要方面军;科教兴国,成为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撑力量;创新驱动,高质量高层次内涵式发展4个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