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东省重点推广的L35、I-107、W-141、中菏1号4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密度(417株/hm2)相近的3种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株距×行距:3 m×8 m、4 m×6 m、5 m×5 m)杨树的生长及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的杨树树高和冠幅差异不显著,5 m×5 m配置杨树的胸径、胸高形数、单株材积要明显大于其他两种配置,3 m×8 m配置杨树的最小;5 m×5 m配置各断面的离心率要小于其他配置,3 m×8 m配置杨树最大。株行距差值越小,杨树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越大。在种植密度相近的情况下,正方形株行距种植更有助于杨树充分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不同杨树新品系生长量的方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引进和培育的6个杨树品系(A-长绿I-72、中潜6^#、中石2^#,中嘉8^#、中新4^#)为材料,对它们在我国南方生态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表明,各品系间高生长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杨树品系“A-长绿”的高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林农间作是杨树幼林地经营的一项基本措施,是实现林地综合利用,达到林业"以短养长"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下洼分场2005、2006年秋季营造的杨树幼林在不同的间种作物(玉米、大豆、西瓜)影响下的生长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三种不同间种作物对杨树幼林生长量的影响情况结论,该结果对辽西地区如何开展林地综合利用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树农田防护林带全林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地条件、林龄、密度是影响林分生长的3个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Richards理论方程为基本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立地指数、株数密度、林分年龄3个因子,从而构建了研究区的杨树农田防护林带的可变密度的全林分蓄积生长模型,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区蓄积量的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林场和大蒲柴河林场红皮云杉人工林为对象,研究红皮云杉人工林在未受干扰情况下的径向生长特征,以及林木径向生长和高生长对不同修枝强度的响应.结果显示:未受干扰的红皮云杉人工林径级结构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小径级,8~10 cm分布株数最多;当红皮云杉人工林平均胸径达到14 cm后应进行修枝抚育,...  相似文献   

6.
稀土对杉木、杨树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杉木[Cuninghamia Lancelata(Lamb)Hook]杨树(Populus cv.‘Lux’施用稀土后幼树的根系吸收等指标进行的观测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稀土处理苗木,其单株幼树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差异显,根系的比表面差异不显。杨树以500mg/kg的稀土溶液浸根时根系的吸收指标最高,杉木以800mg/kg浓度叶面喷施最高。经不同浓度稀土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杉木,杨树在同时期所测得的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根系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用分维数表示的杨树冠层特征与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参试的28个杨树无性系4年生时的生长量存在显著的差异;用盒维数法表示的分维数(FD99)在无性系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用双表面积法估算的树冠分维数(FDa、FDv)在无性系问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胸径与树高之间相关显著;而除用盒维数法表示的树冠分维数(FD99)与胸径生长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外,其他情况树冠分维数与生长相关均未达显著性水平,表明并非叶面积越大生长量越大;树冠分维数与胸径生长相关明显大于与树高生长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岩性上马尾松、杉木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并通过方差分析,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11年生马尾松、杉木生长和生物量研究,以揭示岩性-土壤与马尾松、杉木生产力的关系,为系统培育马尾松、杉木速生丰产林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对马尾松、杉木的高、胸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效应影响不同,但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即高生长和单株生物量均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煤系硅质砂页岩,胸径生长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煤系硅质砂页岩>第四纪红色黏土,马尾松的生长略好于杉木;马尾松、杉木各自的高生长、胸径生长以及去皮干、干皮、叶、根、和全株的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带皮枝的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两树种之间则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修枝强度和季节对杨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江苏省泗阳农场8hm^2的试验林为基础,评价了修枝强度和修枝季节对Ⅰ-69杨人工林生长及萌枝发生数量的影响。该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修枝强度,分为3种水平(1/3H、1/2H和CK);副处理为修枝季节,分2个水平(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研究结果表明,修枝处理后当年,不同修枝强度的林分叶面积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中度修枝(1/2H)林分的叶面积指数仅为对照处理的49%,弱度修枝林分叶面积指数为对照的84%;不同修枝季节对杨树人工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对萌枝发生数量影响显著,非生长季修枝林分的萌枝生数量比生长季修枝林分高出79.8%;与对照相比,修枝处理4a后,其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都略有下降,但均未达差异显著水平;而不同修枝强度的林分枝下高存在显著差异,中度修枝林分枝下高达6m,弱度修枝的林分为4.5m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铜仁地区63块杨树固定标准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I-69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cv.‘Lux’)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I-69杨的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到阴坡,其胸径、树高和蓄积依次减小,且在阳坡、阴坡间差异显著;I-69杨上坡和下坡地生长状况差异也显著,下坡的生长状况好于上坡。与生长最差的荒地相比,退耕地上的杨树生长最好。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I-69杨胸径、树高、蓄积均增大,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11.
鳓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鳓的生长特性和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龄的鳓处于生长期;在2龄前生长速度最快,2龄后生长速度减慢。它的生长过程可用特殊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写。它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6龄,在2.6龄时它的体长可达303.03mm,体重为393.38g。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认识竹类植物克隆生长的密度调节机制,通过对两种生境的野外调查,本文在基株和分株两个层次上分析了慈竹克隆繁殖的数量和质量、竹笋高生长速度以及根茎长度等克隆生长特征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慈竹的一些克隆生长特征(如:出笋数、死笋数、出笋速度、活笋基径和根茎长度)与分株密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竹笋高生长速度与分株密度无关.仅西山慈竹的出笋数和北湖公园的活笋数与基株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显示慈竹的克隆生长受分株密度和基株密度的共同调节,且以分株调节为主.不同生境中,慈竹克隆生长及其密度制约的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目前引种较多的20个优良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栽植对比试验,借助林分全面调查和树干解析等方法,研究各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特性,以期获得各无性系的生长特性表现差异,为试验区杨树栽培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驻6号为最适于试验地区推广栽植的无性系,50杨、桑迪、NL351表现也较好,可供选择;I-107和中洛759不宜在试验区栽植。无性系中树干饱满度最高的为无性系2001,饱满度最低的为无性系10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我国培育的4个杨树杂交品系(中石2号、中潜6号、中嘉8号、中新4号)在我国南方生态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点是6.7月份均为单峰,9月份为双峰;季节变化特点是7月份的高峰值除中嘉8号外均比6月份的早4h,而月份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6、7月份的。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杨树无性系生理特性及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胁迫明显抑制杨树幼苗高生长,其高生长速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此同时,叶片中Cl ̄-、Na ̄+的累积则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在胁迫后约2~3d达到峰值,K ̄+累积则在胁迫后约2周迅速增加,两者都是在峰值之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杨树幼苗对Ci ̄-和Na ̄+的吸收并不同步,胁迫后期Na ̄+/Cl ̄-的值逐渐升高,在浓度为0.3%的处理组比值可达1.5.同时,Na ̄+/K ̄+值的升高是Na ̄+吸收增加而K ̄+吸收减少的结果。外源K ̄+、Ca ̄2+对盐胁迫抑制高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K+的作用不及Ca2+。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研究了不同密度,不同林龄I-69杨林分中边行木及林木在胸径、冠幅、树高及材积生长进程的差异,探讨了林木生长的边行优势在杨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胸径、冠幅及材积的边行生长优势随机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边行木与林木在树高生长上差异不显著;边行所处的方位不同,其边行生长优势也存在差异。4个不同方位中,以东方位的边行生长优势最大,西方位次之 北方位最小;不同密度的林分,边行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氮(N)、磷(P)初始浓度的培养液中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进行培养.利用Monod方程分别计算铜绿微囊藻对氮、磷的半饱和常数(Ks).结果表明:以单一元素为限制底物时,满足铜绿微囊藻正常生长的氮浓度大于4.0 mg·L-1,磷浓度大于0.50 mg·L-1;铜绿微囊藻最适生长的氮浓度范围为32.0~64.0 mg·L-1,磷浓度范围为1.0~1.50 mg·L-1;以磷为限制底物时的半饱和常数Ksp远远小于以氮为限制底物时的半饱和常数KsN(KsN>Ksp),说明铜绿微囊藻对磷的亲和性高于氮.与铜绿微囊藻最大现存量(X)呈高度线性相关时的氮浓度范围为0.20~64.0 mg·L-1,磷浓度范围为0.02~1.50 mg·L-1.铜绿微囊藻比增长速率(μ)连续增加的氮浓度范围为0.20~1.60 mg·L-1,磷浓度范围为0.02~0.50 mg·L-1.  相似文献   

18.
设置0、50、100、150、200、300、400、600 mg/株8个氮处理实验,研究氮素对香椿一年生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苗高、地径及根、茎生物量和根茎生物总量随着供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供氮量400 mg/株时最高,其中,苗高、地径差异性显著,其他差异性不显著;香椿苗光合特性与生长表现基本契合,随供氮水平的提高,香椿叶绿素a、b及总量(a+b)先升高后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值也均呈先扬后抑之势;供氮量400 mg/株时,净光合速率数值最高,且不同氮素处理间香椿一年生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差异性均显著,气孔导度无显著差异;综合香椿一年生苗各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分析结果,400 mg/株的供氮量为香椿一年生苗苗圃培育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9.
苏北海堤杉木杨树混交林林木生长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苏北海堤杉木杨树混交林及杉木纯林林木生长情况、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分析表明:混交林林木生长、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和养分含量均好于纯林;提高土壤酶活性及肥力水平,是有效防止杉木林多代连栽林地地力衰退的有效方法,可在海堤防护林更新过程中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牡蛎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是世界牡蛎养殖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品种,我国自 80年代以来陆续从日本引进养殖,由于具个体大、生长快、单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辽宁、山东、福建等地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太平洋牡蛎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增养殖技术等做过许多研究,但迄今尚未见到有关生长特性方面的专门报道。本文根据现场实测生物学资料,用数学方法描述其壳长与体重关系及生长规律,对于确定太平洋牡蛎的收获季节和提高产量、为养殖生产服务,具有参考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