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参叶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经分离纯化得酸性杂多糖 P_A。P_A 的分子量约为150万,主要成份为半乳糖醛酸。经琼脂糖4B 柱分析及重复 G·C 分析,证明 P_A 为均一级份,经果胶酶降解,部分酸水解,高碘酸盐氧化及 Smith 降解等结构分析表明 P_A 具低分枝结构,分子主链主要由α—(1→4)连接的半乳糖醛酸构成。  相似文献   

2.
穿心莲果胶是一种酸性杂多糖的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得均一的 P_(A_1),它含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鼠李糖的分子比为3.6:1.7:1.8:1。P_(A_1)的结构分析用高碘酸氧化、Smifh 降解、甲基化等方法,经 HPLC,G、C 及 G、C—MS 联用鉴定。结果表明 P_(A_1)为多分枝结构,分子主链由β(1→3)D—半乳糖基组成,部分半乳糖基 C_6位有支链,尚有部分半乳糖基以(1→6)键连按。分子的支链由半乳糖醛酸(1→4),鼠李糖基(1→3或1→2,4),阿拉伯糖基(1→5或1→3,5)组成。  相似文献   

3.
从穿心莲叶废渣中可提取5—7%水溶性多糖。穿心莲多糖中有20%的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和Sevag方法脫去蛋白后的穿心莲果胶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残基组成,亦有少量鼠李糖残基。经酸水解和果胶酶酶解,将穿心莲果胶断成不同片段,对各片段采用了多种方法初步研究,认为穿心莲果胶中半乳糖醛酸残基是以(1→4)连接的,可能是α—糖苷键。而半乳糖残基间可能为(1→3)与(1→6)连接的β—糖苷键。阿拉伯糖与鼠李糖残基较少,可能分布于多糖分子的边缘链上。经动物试验穿心莲多糖具有一定的抑瘤活性(40—60%)。  相似文献   

4.
人参多糖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参根废渣中可提取8—10%水溶性人参多糖。人参多糖中80%是人参淀粉。经淀粉酶脱去淀粉后的人参果胶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残基组成,也有少量鼠李糖残基。经酸的水解及果胶酶酶解,把人参果胶裂断成不同片段,对各片段用多种方法初步研究,半乳糖醛酸残基在人参果胶中的连接是(1→4)键,可能是α—糖苷键。半乳糖残基间有(1→3)与(1→6)的连接,可能是β—糖苷键。阿拉伯糖、鼠李糖残基较少,可能分布在分子的边缘链上。经动物试验人参多糖有一定程度的抑瘤活性(40—60%)。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分析龙眼肉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龙眼肉多糖,用三氟乙酸水解多糖成单糖,经衍生化试剂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单糖的PMP衍生物。结果表明,龙眼肉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龙眼肉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其中以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为主。  相似文献   

6.
米邦塔仙人掌胶多糖化学组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邦塔仙人掌胶多糖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米邦塔仙人掌中的胶多糖,用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的组成及摩尔比,测定胶多糖的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分析其紫外及红外光谱。结果其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及半乳糖醛酸,其物质的量比为13.49∶1∶61.83∶26.37∶3.49∶6.70∶66.76∶6.68∶29.81。米邦塔仙人掌的总糖含量为91.10%,糖醛酸含量为18.78%。紫外光谱表明该多糖可能含有糖蛋白,红外光谱表明其具有多糖特征吸收。结论米邦塔仙人掌多糖是一种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并含有少量的鼠李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以及微量的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的胶性多糖,其糖含量测定为91.10%,可能含有少量糖蛋白。  相似文献   

7.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经酸性乙醇分级和氯化钙分级得酸性杂多糖 S—3,S—3主要由半乳糖醛酸构成。果胶酶解、高碘酸氧化和 Smith 降解等实验表明 S—3的主链由α(1→4)连接的半乳糖醛酸构成。  相似文献   

8.
首次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当归酸性多糖中糖醛酸、氨基糖和中性糖的方法。D-甘露糖、D-葡萄糖胺、L-鼠李糖、D-半乳糖胺、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D-岩藻糖等10种单糖经柱前衍生化法处理后作为标准品。色谱条件: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 i.d.×250 mm,5μm),流动相由乙酸铵水溶液(100mmol/L,p H=5.0)、乙腈和四氢呋喃以81∶17∶2的体积比组成,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5℃。实验结果表明,当归酸性总多糖是由D-甘露糖、D-葡萄糖胺、L-鼠李糖、D-半乳糖胺、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和D-葡萄糖以1.5∶14.1∶1.7∶1.6∶2.0∶2.3∶1.0的摩尔比例组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陕西产秦艽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水解产物用衍生化试剂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秦艽多糖含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七种单糖,其摩尔比为0.06∶0.25∶0.03∶1.00∶1.23∶0.87∶3.52.  相似文献   

10.
生孢粘菌以短小纤维为碳源,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乙醇沉淀得粗制品。粗多糖经80℃热处理,甲醇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32柱分离,得到精制多糖Ⅵ,含有2.67%蛋白,经琼脂糖4 B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醋酸纤维膜电泳证明分子大小比较均一。精制多糖Ⅵ用不同浓度的盐酸水介,经纸层析、气相色谱分析证明是由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克分子比为1.07∶1.46∶1.84∶1.57∶2.07∶2.66∶1。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丙酮酸含量为1.82%。  相似文献   

11.
玉米须经蒸馏水提取、离子交换、分子筛层析等手段得玉米须多糖(SMPS),结构分析研究表明SMPS的分子量约7 000 Da,其单糖组成和比例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0. 18∶0. 75∶0. 67∶1. 22∶1. 42∶6. 82; SMPS的重复单元可能是由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构成,甘露糖主要以1→6连接存在于主链中,葡萄糖的主要的连接方式为1→3、1→4、1→6连接,木糖在主链及支链中均有存在,半乳糖主要存在于主链的末端.  相似文献   

12.
龙葵碱溶性多糖的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草药龙葵(SolanumnigrumL)的稀碱提取液中分离得到多糖SNLBP。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证实为单一组分。经酸水解和色谱分析可知,该多糖由D—木糖(82.2%)、D—甘露糖(7.4%)、D—葡萄糖(3.8%)和D—半乳糖(6.6%)组成,以D—木糖残基为主连结而成。  相似文献   

13.
人参果胶SB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我国名贵中药人参的根中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粗多糖经脱淀粉、冻融分级、Sepharose CL-4B柱层析分级和脱蛋白等方法,分离纯化出人参果胶SB.经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等方法证明SB为均一组分.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人参果胶SB的单糖组成为GalA,Gal,Ara和Rha,物质的量比依次为1.32:1.00:0.34:0.15.人参果胶SB的梯度部分酸水解分析表明,GalA和Gal构成了SB的主链部分,其中GalA为主链的核心组分,Gal, Ara和Rha构成了主侧链结构的边缘及末端残基部分.以上结果说明,人参果胶SB是以半乳糖醛酸为主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4.
从南沙参中提取水溶性多糖。酶法脱淀粉和果胶,Sevag法脱蛋白。经琼脂糖4B柱层折,酚硫酸法收集单一峰部分,经鉴定为单一物质。它的比旋度为[α]_D=-58.8。平均分子量20,000。其组成分为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结构分析表明多糖链结构中主要连接键为α(1→3),但也具有α(1→6)和α(1→4)等连接键。  相似文献   

15.
中药党参的水提液经乙醇沉淀,酶法处理后,经Sevag法脱蛋白,对蒸馏水充分透析,经DEAE-SephadexA-50柱层析,得FP-l和FP-2两个多糖组分,二者产率比为l:3。FP-l和FP-2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纸电泳,玻璃纤维纸高压电泳和凝胶柱层析都证明是一均一组分,经凝胶过滤法测得FP-l和FP-2的分子量分别为50万和2万左右。 FP-l和FP-2的旋光性均为正值,比旋度分别为210°和20.5°用Discher法测试表明,二者均含有糖醛酸。经纸层析,薄板单向层析,双向层析分析,FP-l含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FP-2含木糖、半乳糖醛酸和一未知糖。红外光谱,H-核磁共振测定结果表明,FP-1糖苷健构型为β-型,FP-2为α-型。 FP-1和FP-2经高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表明FP-l以1→3连接键存在,而FP-2除了以l→3为主要连接方式,尚有少量的l→6和1→4键连接的分枝链。  相似文献   

16.
蕨麻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单糖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a-淀粉酶法脱淀粉、链酶蛋白酶和Sevag法联合除蛋白,得到蕨麻多糖.对提取的蕨麻多糖进行了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的测定.粗多糖(P1)总糖含量为41.8%,糖醛酸含量为11.1%.脱淀粉脱蛋白多糖(P2)总糖含量为39.4%,糖醛酸含量为35.9%.经纸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说明蕨麻多糖为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包心芥菜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并对得到的多糖进行初步的鉴定.经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所得到的包心芥菜多糖WLP-2为纯品,不含蛋白质、核酸,为非淀粉类均一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33048.WLP-2完全酸水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其糖基的组成为鼠李糖(Rha)、木糖(Xyl)、阿拉伯糖(Ara)、葡萄糖(Glc)和半乳糖(Gal),摩尔比为3.21∶1.00∶1.66∶1.90∶4.03.  相似文献   

18.
肉苁蓉茎水溶性多糖SPA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野生肉苁蓉的茎中分离出水溶性粗多糖.粗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反复冻融、高速离心、超滤分级,得级分SPA.经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证明SPA为均一组分,气相色谱分析,SPA的单糖组成为Ara, Rha,Man,Gal, Glc,摩尔比依次为1.83∶1.00∶3.06∶4.56∶14.74.以上结果表明多糖SPA是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兼有阿拉伯糖、鼠李糖和甘露糖的中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亲水色谱-电雾式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西洋参不同部位(芦头、主根、参须)中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超声辅助酸解法对西洋参多糖进行完全水解,应用Waters Xbridge Amide柱(4.6 mm×250 mm,5 μm),梯度洗脱(A为乙酸铵水溶液,B为乙腈),流速0.8 mL/min,柱温40 ℃,ESI-TOF/MS进行定性鉴别,CAD检测器(雾化器温度60 ℃,N2压力8.8 kPa)进行定量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对西洋参不同部位进行区分。该方法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 1),检出限为0.03~0.13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4.17%~107.15%。应用该方法测定了西洋参不同部位多糖水解产物中7种单糖(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岩藻糖、甘露糖)和2种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主根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其平均值为(2.123±0.070)mg/g;芦头中鼠李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含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037±0.006)mg/g、(0.179±0.023)mg/g、(0.158±0.028)mg/g、(0.036±0.006)mg/g、(0.069±0.007)mg/g、(0.376±0.096)mg/g;参须中岩藻糖含量较高,其平均值为(0.120±0.005)mg/g。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重复性好,为西洋参单糖组成和不同药用部位开发利用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微藻多糖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超声破碎协同蒸馏水提取海水小球藻(Chlorella)中的多糖,多糖经除蛋白、柱纯化、水解和乙酰化等一系列步骤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该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含量分别为3.0%、1.9%、1.3%、1.3%、1.5%、82.8%和8.2%。结果表明该法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2.1%~6.4%,回收率为96.2%~102.1%,检测限为0.002 38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