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余华的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旷新年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1-46,53
余华是一位优秀的小说作家。他早期的小说以冷漠的风格 ,表现阴谋、死亡、暴力以及世界的混乱与悖理 ,以极端化的风格表达了对生活常理和社会规范的怀疑与颠覆 ,反映了作者与现实之间敌对、紧张的关系 ,代表了 1980年代先锋小说对于生存状态探索方面的成就。生存的苦难则是他 1990年以后小说的基本主题 ,这也体现了一种从启蒙知识分子到民间的价值态度的转移 ,生命的欢悦、善良、温情和达观化解了他早期作品中暴戾的激情。余华冷漠的叙事风格受到法国新小说和鲁迅、卡夫卡、海明威等作家的影响 ,而生动、丰富、准确、富于想象力的细节描写和语言的简洁、精致、流畅成为他重要的艺术才能。对细节的重视既是余华的一种重要才能 ,同时也成为他创作的一种局限 相似文献
2.
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认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清醒的把握。余华的小说中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对余华小说的悲剧意识解读,追溯余华小说创作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3.
余华小说中罪恶、血腥、暴力等等成分为大多论者高度关注。然而,其小说中的兄弟间关系的表现方式与成因如何,它们又是如何随着余华小说创作不断发展成熟?它与余华的创作思维和人生观有何关系?一直被人忽略,故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先锋派,是一个小说流派,该派创作风格把传统叙事模式彻底打破,审美对象就是叙事的本身。余华是先锋派作家的代表,是一个把传统颠覆得最彻底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上非常创新,小说的叙事技巧更是前所未有。本文从叙述学的意义上对余华的叙事艺术进行探讨,为更深刻的理解其小说叙事艺术的趣味,体验其小说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华早期的作品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讴歌人性之美。20世纪80年代,余华毅然改变这种创作风格,着力渲染血腥、死亡、暴力、杀戮,用审丑的方式揭示人性恶,展示人与现实的紧张关系。90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理念又回到审美之中。这种由审美到审丑、再由审丑回归审美的创作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形态,揭示了人性恶的渊源,体现了余华创作心态的日趋平和、创作理念的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6.
李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6,(4)
薛宝钗具有强烈的经济意识,她深知钱的作用,权的重要,懂得如何用钱,懂得如何论事权贵,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商人功利性、自私性、依附性,投机性的表质。此外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选择做有才的淑女,群芳之冠。因此她身上形成了卫道士的面孔与骨子里商人铜臭气的结合,宝钗身上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晚明清初时期商人儒化现象,宝钗这一形象的审美意义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张学昕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余华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被称为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大约是十几年以前的事。那时余华的小说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确实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先锋品格。他以大量的实验文本如《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往事与刑罚》,进行着叙事方式、叙事话语的革命性转换。在这些小说里,余华将怪异、丑恶、罪孽、荒诞、宿命等残酷地掺杂成一体,营造了一个与现实表层生活和世界相去甚远的阴冷、幽暗的人间地狱。在这人间地狱里没有丝毫的温柔。而构成他这一阶段小说的总主题便是死亡,死亡幽灵般地在他的小说中无处不在地… 相似文献
8.
《活着》充满了苦难和温情,余华在这部作品中也体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活着》的语言不仅贴近人物性格,而且充满了民间特色,充满了温情,文中多处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让整部作品熠熠生辉,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来探讨《活着》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9.
《活着》充满了苦难和温情,余华在这部作品中也体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活着》的语言不仅贴近人物性格,而且充满了民间特色,充满了温情,文中多处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让整部作品熠熠生辉,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来探讨《活着》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0.
刘子杰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19-221
余华早期小说的独特性在于既提供了一个空间,消解了简单化、观念化的弊病,同时又没有因为迷恋叙述技巧而割断文学与人生的联系.既注重叙述的探索,又关心人的存在,这是余华的写作得以穿越文学与现实的原因,同时也给余华的写作带来了危险,或许这也是促成余华转变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12.
刘恒的小说有一种深深的宿命意识,他将人类的生存状态概括为无法逃脱的生存困境,人为了生存不断的挣扎,却无法逃脱悲剧命运.欲望中的挣扎、孤独的存在和宿命的死亡是刘恒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命题.刘恒的宿命意识隐含了80年代末期现代性焦虑的时代特征,也是其小说创作中个性化理性自觉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刘恒的小说有一种深深的宿命意识,他将人类的生存状态概括为无法逃脱的生存困境,人为了生存不断的挣扎,却无法逃脱悲剧命运。欲望中的挣扎、孤独的存在和宿命的死亡是刘恒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命题。刘恒的宿命意识隐含了80年代末期现代性焦虑的时代特征,也是其小说创作中个性化理性自觉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刘恒的小说有一种深深的宿命意识,他将人类的生存状态概括为无法逃脱的生存困境,人为了生存不断的挣扎,却无法逃脱悲剧命运。欲望中的挣扎、孤独的存在和宿命的死亡是刘恒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命题。刘恒的宿命意识隐含了80年代末期现代性焦虑的时代特征,也是其小说创作中个性化理性自觉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关注的核心是存在和生存的问题。以苦难、荒谬、虚无为切入点,对小说中以苦难为形态、以荒谬为本质、以虚无为归宿的存在处境和存在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秀玹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49-54
明清时期插图本小说的凡例或识语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插图意识和小说插图的功能。这些资料证明:明清时期的小说插图意识是从导读功能与审美功能这两个方面呈现的。随着版刻技术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深化,凡例与识语中经常出现强调插图之玩赏价值的“耳目之奇玩”或“案头珍赏”一类词汇,可知插图的欣赏功能已超过导读功能,换言之,插图本小说已成为明清读者的玩赏对象。 相似文献
17.
杨淑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面对新时期文学的浩瀚海洋,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许多小说表现出对已逝岁月的浓厚兴趣。作家们往往把眼光投向已经远去了的生活.或从其中寻找美好,或揭示丑恶,或追寻祖先业绩.或寄寓依恋情怀,总之具有明显的反顾意识.这种反顾意识,不仅体现在对题材的抽取上,而且体现在作家的创作动机与创作心态上;不仅体现在个别或少数作家的作品中,而是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各家各派的作品中,因此,反顾意识的强比已经成为新时期义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里.试剂新时期小说反顾意识强化的原因,它在作品中的表现,它对于小说自身发展的意义作…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带着他的人生体验,真诚地宣叙着他的理想。他的体验来源于个人、民族、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压迫和这种危机对人的“生命”的毁灭。本文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和深刻内涵。本文分别从“生命之美”和“生命之忧”两个方面分析了沈从文的生存体验在小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前者是他记忆深处的东西,也是他在“危机”的压迫下的历史回归,展现出“湘西”的“本真”的生存状态,为“拯救危机”找到了重构的资源。后者却从现实出发,揭示了下层人民、都市人的“安宁”即“沉沦”的“非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朱佑红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5):56-59
路遥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有志青年,地理意义上的家园闭塞落后,使主人公将走出家园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但作者在创作中让走出家园的人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园,又流露出路遥家园意识的狭隘性和矛盾性。作者通过艰难的思考和创作最终超越了自己家园意识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