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科技》2009,(9):56-57
任正非看到一个机会:华为可能成为第一!过去华为在三个领域都是全球老二,但随着3G时代到来,多项第二的华为,无疑具有排在第一的综合能力。华为的新定位是:3G环境下的“方案提供商”和“系统服务商”。  相似文献   

2.
<正>2月24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为发布了首款5G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机身尺寸为8英寸,不对称外翻折叠。华为Mate X搭载支持5G信号,搭载巴龙5000+麒麟980芯片,可以让用户拥有超高速的体验,峰值高达4.6 Gbps/秒,1G的电影3秒钟就可以下载完成。华为方面称,这是世界上最快的  相似文献   

3.
<正>4G时代方兴未艾,5G时代的脚步却已悄然走近。根据通信产业界的共识,2020年前后5G将正式商用,而针对5G的研究与讨论也在过去的2014年从未停止。而早在部署了全球第一张LTE商用网络后,华为就开始了对5G的研究。2009年,华为成立了一支团队专门从事5G工作。现如今,华为投入5G研发的专家工程师有30 0多位,在国内的深圳、上海、成都,以及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法国、德国等地设立了9个5G研发中心,充分整合全球各地最顶尖的研发资源。2012年,华为  相似文献   

4.
正在今年的冬奥会上,韩国电信作为赞助商在平昌搭建起完整的5G网络环境,并实现了各种视频和移动设备的成功接入。而在国际竞争中,华为的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的最终解决方案,韩国也将实实在在体会到中国制造的威胁。近日,一则关于5G通信技术的新闻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MWC2018大会前夕,华为面向全球发布了首款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Balong 5G01),以及基于该芯  相似文献   

5.
正它从2G到3G,再到现在的4G时代,人们已经很满足于这样的通信质量和网络速度了。但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了"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的新闻,此消息一出,立刻就在网络上炸开了锅:难道5G时代真的来了吗?这次,它又将带来哪些变革;当然,也有人质疑报道的真实性,认为它名不副实。首先,了解5G,我们需要知道除了华为所说的编码技术之外,它还有哪些关键技术?又能给我们带  相似文献   

6.
祁丹萌 《科技信息》2007,(27):7-7,56
由于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华为公司在通信设备市场有着相当的优势。世界通信市场的继续发展和中国3G时代的来临,都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华为也正顺应环境的变化,利用自身优势和市场机遇,积极在国际市场扩张。通过对华为国际化战略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利用SWOT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华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0年初,欧洲国家先后就是否允许华为参与其5G网络建设做出决定。虽然美国从2018年以来就开始向欧洲国家游说,要求欧洲像美国一样对华为实施禁令,但从实际情况看,欧洲主要国家并没有理会美国方面的施压,为华为留下了参与欧洲5G网络建设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语丝拾粹     
《创新科技》2012,(4):46-47
<正>三网融合发展这么快,在此情况下广电运营商要向电信等IT行业学习,培育产业链,否则在广电行业中出不了中兴、华为这样的行业巨无霸。——同洲电子董事长袁明从3G牌照发放到今天,电信运营商在3G基站投资已超过2890亿元,建设3G基站超过70万个。"我们再看电信宽带基站改造投资,中国电信预计2012-2013年投资1600亿,这个投资规模对开展IPTV和OTT都没有问题了。而广电至今没有一个运营商会在基础建设上有一个这么好的规划和投入。"袁明感慨,电信运营商激活了整个产业链,用大量的资金来采购像中兴、华为这些设备供应商的设备,使他们在2G转向3G时代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  相似文献   

9.
正颠覆智能手机的固有形态、领跑5G时代,而且还拥有前所未有的新颖交互体验和超级快充速度。北京时间2月24日晚上9点,华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正式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5G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华为Mate X拥有四大方面的创新,不但颠覆智能手机的固有形态、领跑5G时代,而且还拥有前所未有的新颖交互体验和超级快充速度。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息     
正1.4月16日,苏宁物流在南京试点社区无人快递车"卧龙一号"。这是国内首个与电梯进行信息交互送货上门的无人车。未来,苏宁"卧龙一号"将在全国进驻1000家小区。2.4月19日,据报道,华为将于今年全球商用上市的5GNR产品顺利通过欧盟专业认证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的认证核查.获得全球第一张5G产品CE-TEC证书。这表明华为5G产品正式获得市场商用许可,向5G规模商用又迈出关键一步。3.4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与泰国政府进行  相似文献   

11.
如今,5G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 但对于华为而言,这却是一个曾经很近,现在又有些遥远的词. 在不久前的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带来了三款手机的更新:全新配色的华为P50系列、升级超感光传感器的华为P50E以及搭载1亿像素的华为Nova 9SE.其中有多种技术的突破:首次采用了抗指纹凝霜玻璃工艺、配备了纳米微晶玻璃屏...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要求美国企业必须要经过美国政府批准才可以和华为交易。此后,谷歌、ARM、英特尔等企业纷纷表示将遵守禁令,限制华为购买芯片、元器件和技术服务。随着G20大阪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华为宣布与多家车企共同成立5G汽车生态圈,中远海运、中国移动、东风汽车打造的"5G+无人驾驶赋能智慧港口"也已上线,5G作为新基建的重要一环,正在迈入发展的快车道。融合应用的5G+才是创新的关键从2G时代开始,每一次信息通讯技术的提升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2G让短信、移动电话加速了信息流动;3G时代,门户网站、智能手机开始出现;4G来临后,VR、AR等技术层出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6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安徽首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5G+Cloud+AI"发展战略,将在"5G+远程医疗"、无人机编队、工业互联网、智慧校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据了解,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将共同开展安徽省5G远程医疗领域的研究,共同开展无人机编队应用5G技术合作试点,5G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5G智慧校园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合作。此前,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院士科研团队与华为公司、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以华为为核心代表、由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Code码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采纳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相关技术方案,成为中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重要进展。与此同时,负责我国5G试验的IMT—2020(5G)推进组也宣布,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规范正式发布,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将针对各厂商面向5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尽管这些离5G标准尚远,中国通信企业在通信标准上撼动国际巨头还需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联通已全面实现京沪高铁通信网络的无缝深度覆盖,用户可在高铁享受到不间断地全程通信服务。中国联通已针对京沪高铁进行了专项2G和3G网络优化部署工作,共涉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的7个省分公司,由华为、爱立信、中兴三个设备厂家来进行专项优化,有效解决了300km/h高速下的信号切换和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技智囊》2009,(1):95-95
1.中国联通建设国内第一个406波分传送网。12月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华为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携手建设其全国第一个40G波分传送网络。该网络覆盖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五大主要城市.为中国联通开展高带宽业务固网和移动融合业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是什么令华为取得如此大的骄人成绩?本文通过魅力型领导理论,结合华为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分析任正非的魅力领导促使了华为的成功,同时文章最后对华为的成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月20日,越南电信业巨头越南军工电信集团(Viettel)宣布,经过六个月的研发,该集团将在今年6月率先启用本国的5G业务,并在现场演示了其5G技术,其强大的图片传输能力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就5G业务而言,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为5G业务的研发耗费了数年时间,投入了总计数十亿美元的费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新风     
《上海信息化》2021,(4):59-60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携手华为发布5G室内4.9GHz商用网络近日,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联合华为在上海完成4.9GHz Lampsite商用网络部署,打造全球首个数字化室分场景2.6GHz+4.9GHz 200M载波聚合,同时开启分布式Massive MIM0(多天线阵列)特性,峰值速率达3.2Gbps,能力与AAU(有源天线处理单元)相当,可满足大型场馆高密重载场景下的各项网络需求,有效提升高端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