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酝酿已久的《直销管理条例》9月2日由国务院通过新华社公布后,在华跨国直销公司纷纷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欢迎。“我们理解、尊重中国政府在开放直销市场过程中采取的谨慎、渐进的态度。自1959年成立以来,即便是遭遇1998年禁令那样大的挑战,安利仍然对中国市场不离不弃。”安利,这家在中国销售额最大的直销企业,在第一时间向本刊表达了他们的立场。“我们对《直销管理条例》的出台表示欢迎,因为我们相信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0日,安利(中国)出席了浦东新区中外投资信息发布会,并与100多家中外企业一起参加了投资浦东的正式签约仪式。据悉,安利(中国)本次在张江注册了一个名为安利(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其投资总额将达1500万美元。建成后,该公司将成为安利在中国最大的研发机构。此研发中心也将是直销行业在中国最大的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3.
《当代地方科技》2004,(10):82-83
作为前传销时代硕果仅存的两家本土直销企业之一,福龙的前景被广为看好。福龙公司因为采用的是和安利一样的级差归零制的奖金制度,固在业界有“小安利”之称。因此一旦中国直销立法偏向安利,福龙自然坐收渔利。此外,据称杨兰钦本人也是“中国直销立法小组”13名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4.
月度新闻榜     
N0.1安利、完美、玫琳凯压线获牌 2006年12月1日,商务部批准了安利、完美、玫琳凯的直销营业许可证。这天,是外商投资直销转型企业拿牌的大限之日,至此,98年10家转型企业已有5家企业分获直销经营许可证,分别是安利、雅芳、完美、玫林凯、富迪。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也增至13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内资企业3家。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18日,台湾大学第二学生活动中心B1多用途演讲厅内,掌声阵阵,这里举行着的,是台湾地区第一届直销产业高峰会。 这次峰会的主持人,是台湾地区知名直销学术专家、台湾地区直销学术研发中心主任陈得发教授。会上颁发了台湾地区“直销业联合公益活动感谢状”,如新、安利等十一家公司获得了该奖状。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家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公司,中国创始人陈昱君被媒体包装成一个低调、勤勉的务实主义者,并曾经出人意料的成为当年10家转型企业之一。 厦门会议之后,尚赫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尚赫公司将成为中国直销牌照的首发者。”但在商务部直销信息管理网站上,却至今未见尚赫公司的声音。尚赫如今被如新、安利远远的抛在后面,市场开拓力度一直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54-55
蔡耀光 健康元药业集团直销副总经理 跳槽履历 2001年台湾大学企家班结业,2004年获台湾政治大学EMBA经营管理硕士学位。蔡耀光拥有19年完整的直销行业资历,具有丰富的跨国直销公司国际市场开发整合和区域本土化管理的实务经验,早期是台湾安利杰出的直销商领导人,其后担任亚太市场著名的双鹤灵芝、美兆健诊高管职务,派驻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市场;在中国本土市场方面,担任过1998年10家转型直销企业之一的美商尚赫集团大中国区剐总裁职务。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直销市场很庞大,大到足以改变直销传统规则,大到已知的直销产值已正式超过日本,直追美国。但中国直销规模到底有多大?中国直销从业人员到底有多少?因为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机构进行精确统计,目前还是一个谜。中国商务部的相关统计数据不多,若要估算中国直销人口(即直销商规模),透过安利(中国)公司的直销商人数来推算可能会是一个相对不错的方法。2013年,安利(中国)正在从事直销的会员大约有114万,据以推估中国拿牌直销企业及部分申牌直销企  相似文献   

9.
8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43号国务院令,同意公布《直销管理条例》。9月2日,自1998年以来,中国第一部直销法规——《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公布。9月5日,安利(中国)公司高层在广州安利总部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安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坦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4,(3):26-26
直销在国际市场上又称为“无店铺销售”。中国重新开放直销市场,是不是意味着安利雅芳等直销巨头可以放弃现在的“店铺 雇佣推销员”模式? 然而,据了解,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订的《外资投资直销企业暂行规定》草案(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草案)中,对于“外商投资直销公司应履行的义务”,便有明确规定,“必须首先开店铺之后才能有权雇佣推销员从事直销经营”。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为直销立法时,整个业界都在看着安利(中国),看安利如何来应对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有惊无险拿到牌照后,安利有条不紊地进入了牌照时代,而在此之前,另一家大型美资直销企业——雅芳(中国)早就开始按给自己量身定做的直销条例开始了扩张。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两家直销界的巨头所吸引时,还有一家蛰伏于上海的拿牌美资企业康宝莱(中国)仿佛在人们的遗忘间,不经意就开始了强烈的市场爆发。  相似文献   

12.
如新快跑     
《当代地方科技》2004,(10):62-63
2003年.如新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被业界戏称第“11个外资转型企业”。自今年3月以来.如新连发强音:宣布将在2005年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5月21日.如新CEO贺楚门访华“上海如新”更名为“中国扣新”。从低调到急行.直销主法在即,如新在中国展现出她的超常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最·数字200:安利在2009年创下中国直销史上单个企业最高业绩,在2012年,安利希望业绩达到240亿元。10000:3月,安利组织了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11月,宝健组织了万人旅游团分批次奔赴宝岛,两家企业均创下了企业组织台湾旅游人数之最。2:2009年总共颁发两张牌照,创下自牌照颁发以来单年的最低纪录。7:2009年,共有7家企业举行了周年庆,创下了中国直销业界单年举行周年庆次数最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5,(11):17-19
创立于1980年的康宝莱,和雅芳、安利、玫琳凯、如新同列美国五大直销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00万直销商,业务分布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业绩去年达到了20亿美元。康宝莱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由于1998年直销被禁后仅有10家企业获批转型,所以康宝莱选择了以传统方式经营。  相似文献   

15.
1.安利中国直销的标志上榜理由:百度搜索安利,共有7,910,000条结果。行业有个笑话是:如果你没有受到过安利人的骚扰,那么你要赶紧去医院,因为你可能患有自闭症。笑话虽然略显夸张,但安利确实早已成为中国直销企业的一个代表,是行业的标志名牌。即使本刊记者去给人解释自己主要关注直销行业时,很多人都会很茫然,但一说安利,都恍然大悟。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AC尼尔森2008年所做的安利企业美誉度调查,安利(中国)知名  相似文献   

16.
仔细揣摩安利和玫琳凯近来在印度市场的动向,你可能会感受到,印度直销人正在经历中国直销1998年"一刀切"之前的纠结——爱恨交织. 2013年6月,安利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预计总投资约400千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9亿元)的新工厂开工.9月,安利又专为印度市场开发了男士美白霜.安利对外表示,期望印度市场2020年净销售额能达到5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9亿元).从安利在印度的投入和对其长远的期望,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市场巨大的潜力.安利的做法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到那一天也许印度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在直销市场,人口就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天猴集团投资近70亿元兴建占地1200亩的新型“天狮国际健康产业园”;安利全球总裁德·狄维士透露,2009安利将对生产基地进行第8次增资扩产。两家大型直销企业先后扩建生产基地,中见目前直销企业对自身生产基地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8.
8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43号国务院令,同意公布《直销管理条例》。9月2日,自1998年以来,中国第一部直销法规——《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公布。9月5日,安利(中国)公司高层在广州安利总部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安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坦率地向本刊表达了公司又寸直销法规出台后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直销已经经历了18年(1990年-2008年),以1998年4月21日“一刀切”为界,之前称为传销时期(国家批准了41家传销公司)。之后称之为转型时期(10家外资传销企业获准转型)。纵观整个中国直销史,凡是能与行业巨头安利公司互争高下数一数二的公司(产品导向的正规公司),无不在产品文化上下足功夫,而且都借力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养生文化这一国粹。  相似文献   

20.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48-49
王君平傲普伊康(国际)总裁 1992年进入中美雅婷日化有限公司;1995年加盟安利(中国),1997年进入了安利(中国)的高级管理层;2001年加盟露华浓(中国)化妆品公司,历任华东区和北方区销售总监;2002年6月出任北京三一盛世业务总经理;2003年被天津天狮集团聘为大中华地区总经理,一年之间使天狮集团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增长了300%,创造了大型企业销售管理的神话。2004年组建并出任傲普伊康总裁。王君平在中国直销界有“直销业最具实力的管理人才”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