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萍 《小学科技》2011,(11):38-F0004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再加上人类的活动更加频繁,加速了大自然的破坏速度,使得自然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也在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也引起政府、学界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确保大自然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为了保护人类居住的家园,现对生物多样性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剧增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剥夺和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和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其内涵、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人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环境影响评价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大,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的生命”。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以及复杂多样的生命过程构成的。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各种生物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一定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的形成与灭绝速率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这种平衡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运用生物多样性理论,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赋值标准,对邛海湿地流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邛海湿地流域生物多样性较好,物种丰富,特有属种多,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境类型较多。此外,“生境开发强度”指标分值相对偏低,表明人类活动对邛海湿地的侵扰较大,尤其是湿地流域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旅游开发活动对邛海湿地侵扰破坏较大。  相似文献   

7.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严重影响了物种生存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危机,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001年,为了让大众进一步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联合国将每年的5月22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重点。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面临的威胁,中国已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出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质。以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阐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分析了太原市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1998,(1)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40亿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几百万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的概念: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也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人类提供食品、木材、药物、各种工业原料以及人们休息的环境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全球的生态平衡亦有赖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护。  相似文献   

12.
李东平  李晓兵 《甘肃科技》2008,24(10):87-90
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世界性缺水的加剧,荒漠化、沙尘暴、洪水、干旱、疾病的肆虐,可耕地、环境的退化,濒危物种的增多,生态系统的破坏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等,环保、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保健及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而且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定能量、促进生物能源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是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为生物多样性及日益减少的资源撑起了储存的仓库(Jonathan Silvertown等,1999)。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孙儒泳),近年来又提出了景观多样性。就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干扰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全球变化现象使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 ,严重影响动物、植物、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以自然多样性为基础 ,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生产生活为动力的一个新科学概念 ,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郭辉军研究员于 1995年创意地提出。生物多样性分为自然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 ;自然生物多样性在 30亿~ 40亿年前生命的出现就已存在 ,而农业生物多样性是随着人类在 30 0万年前出现才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 ,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有 4个层次 ,即作物品种遗传多样性 (种内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包括半家化栽培、栽培种和受到管理的野生种 )、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农…  相似文献   

15.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互相尊重、相互关爱。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将是我们人类自己。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共同家园—地球上的重要生物成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这不仅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回首人类走过的历程,我们看到,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不断地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球变化及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巨大威胁,问题的严峻性已成为全球共识,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管理不仅是全球性课题,也是生物地理学关注的主要科学问题之一。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格局并探究其形成机制是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的前提。昆虫作为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是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之一,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材料,对于理解整个生物多样性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幅员辽阔,环境异质性高,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等原因,中国也同时成为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昆虫多样性也不例外。因此,对中国昆虫多样性格局的研究无疑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意义重大。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昆虫多样性格局的研究很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系研究、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研究和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研究三大方面,而且在数据集、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基于更为详尽的数据库,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昆虫的多样性格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不仅对进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经济、科学、娱乐、美学等价值,但近几百年来,由于人类的破坏和干扰,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急剧退化,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遗传资源作为其核心层次大多分布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使得资源利用后的惠益分享极不合理,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卢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不仅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到了重要位置,而且也肯定惠益分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