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志杰之死     
《经济学家》:咨询顾问,救救你们自己! 近年来,国内咨询业迅速发展,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涌入这块“藏宝地”。然而良莠不齐的现状使咨询业的发展异常混乱,举步维艰。几乎每天都能传出大小咨询公司倒闭的消息。 志杰的死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2.
谈《推销员之死》中的人物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代表作。该剧展现了一个普通美国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为了表现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成功与失败的主题,米勒在该剧中巧妙地运用了人物对比的写作手法。主人公威利父子在多重角度上与哥哥本和邻居查利父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幻想与失败,后者代表了现实与成功。通过这样的对比,戏剧的主题得到深化,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3.
作者读了美国小说之父安德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树林之死》 ,采用第一人称次要人物手法描绘了 2 0世纪 30年代美国中西部农村的悲惨命运。作者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在当时是一种伟大的创新 ,受到读者和作家的喜爱到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写作方法是席卷美国  相似文献   

4.
二流子之死     
人们习惯将铁路维修队的一名巡道工叫做二流子。二流子姓刘。花格子衬衫两只下摆随意在肚皮上打了一个结,一条牛仔裤不知从哪年哪月就开始穿上的,油渍、泥污、汗迹,应有尽有,邋遢得像个落魄潦倒的花花公子。  相似文献   

5.
试论意识流在《推销员之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娴 《科技信息》2008,(32):199-199
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意识流作品的写作特点。作者通过舞台布置的蒙太奇手法、过去生活场景的闪回以及主人公在精神恍惚时出现的幻觉和现实生活的相互交织,展现了主人公威利·洛曼悲剧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语篇策略,隐喻在E.B.怀特的名篇《猪之死》的语篇连贯和展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隐喻具有优选性、映射性、蕴涵性。优选性有助于对死亡隐喻的挖掘和优选;语块映射实质上映射的是逻辑联系;蕴涵性可用作语义衔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阿瑟·密勒戏剧艺术的灵魂,是他透视现代生活的眼睛,他的作品几乎都和家庭题材有关。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以家庭为轴心,揭示了现代美国社会普通家庭和普通人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包容了传统戏剧主题和现代戏剧主题的许多层面:艺术上它有机地聚合了传统艺术技巧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成为美国现代戏剧艺术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文学情结“美国梦”的角度 ,通过威利·洛曼“美国梦”的幻灭 ,对儿子希望的破灭、他的自杀悲剧对家庭造成的悲剧影响的精神分析及剧本的结构分析 ,说明了他的自杀悲剧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 ,为“美国梦”唱出了一曲深沉的悲歌。  相似文献   

9.
死亡无疑是每个悲喜人生的结局, 安德森和鲁迅在各自的小说中试图通过主人公的死亡来体现什么? 本文为此对这两篇小说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课文《杨修之死》教学中遇到的三个疑难问题,即杨修之才;小说主要人物;杨修被杀原因等。  相似文献   

11.
罗兰.巴特的著名论文《作者之死》文字不多,但其思想来源却十分复杂:哲学界反理性思想尤其是福柯的"人之死"理论、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拉康的主体观、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等都为"作者之死"理论的提出准备了条件。和福柯、拉康在哲学界高倡"人之死"、"主体死了"相呼应,巴特把矛头指向权力结构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体现者——作者身上。他宣布了"作者之死",在话语领域中争取实现自己的乌托邦理想。  相似文献   

12.
《野有死麕》诗旨历来解读颇多,主要观点有恶无礼、刺淫奔、述杀礼、赞贞女、叙民风、寄托言等。诗中麕白茅朴樕等名物,反映先民思维观念与先秦风俗礼制,为传达诗旨的重要意象。结合《诗经》编修原则与历史语境,《野有死麕》之诗旨应为恶无礼。  相似文献   

13.
曾秀烨 《科技信息》2007,(11):147-14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作家,《达罗威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重大的意识流作品。本文以《达罗威夫人》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探究其作品中的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14.
同样作为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在五四文坛传播的产物,《银杏之果》与《沉沦》在同为“自杀”的故事情节中,表现出走相径庭的艺术趣味和人生追求:《银杏之果》明显体现了注重精神情趣的沃尔特·佩特的“刹那主义”的影响,而《沉沦》则在对“外在压迫”和“悲痛感”的强调中走向“颓废”的反抗,凸显出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岛尾敏雄是日本有名的战后派作家之一。《死の棘》是他历时17年完成的一部以家庭生活经历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一直以来,这部小说被当成私小说进行论述、分析。虽然这是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作者作为特攻队队长的战争经历却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息息相关,通过作者与战争经历和南岛的关系,可以将其作为战争文学来解读。  相似文献   

16.
《飞蛾之死》是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创作后期的一部作品,全文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通过对这一系列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出文中所体现的"小生命"与"大生命"、小"我"与大"我"、死与生三个方面的对比和融合,进一步挖掘作者借助对飞蛾之死的描述赞美生命的强大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鸣凤之死”作为《家》中的经典片断,人物所讲述的故事交叉包容,在各自有限的叙述中,实现总体叙述的无限性,使文本呈现复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李海波 《创新科技》2007,(10):48-49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演变,国际竞争愈发激烈,自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以来,"自主创新"的提法作为国家战略而引起举国关注。如何有效塑造企业自身"创新"精神,培育其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中国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子君自身的角度,通过揭示对存在与无聊的关系,分析子君的死因。由于对涓生盲目的偶像崇拜导致子君话语权的丧失,无聊油然而生;而且,子君甘愿沉沦于无聊之中。在吃饭成了问题的情况下,子君之死就成了必然。同时,本文认为,子君之死在当下仍然有警示意义,我们应当通过生活世界的大游戏和自我救赎的方式排遣无聊。  相似文献   

20.
左璐 《科技信息》2010,(26):I0152-I015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小说创新的代表。死亡是伍尔夫作品中主题之一。然而伍尔夫作品的价值还在于她并未局限于死亡意识,作品中的人物用自己的人生选择超越了死亡意识。本文通过小说《海浪》人物分析,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矛盾。伍尔夫在创作中努力探索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作品中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进行了完美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