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文章试通过分析压实作业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并联系长风大街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以分析沥青路面压实作业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白永胜 《科学之友》2008,(10):40-41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文章试通过分析压实作业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并联系长风大街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以分析沥青路面压实作业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真空阴极磁过滤电弧法(FCVA)沉积了不同厚度的类金刚石(DLC)薄膜, 用波长为514.5 nm的可见光拉曼光谱(Vis-Raman)和宽光谱变角度椭偏仪分析了薄膜的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 厚度影响DLC薄膜的结构. 当DLC薄膜厚度从2 nm增大到30 nm时, Raman图谱中的G峰位置(G-pos)向高波数方向漂移, 通过高斯拟合得出的D峰和G峰的强度比ID/IG减小, 消光系数(Ks)逐渐减小, 薄膜中的sp3键含量随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薄膜厚度从30 nm增大到50 nm时, ID/IG增大, Ks逐渐增大, 薄膜中的sp3键含量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面层、基层厚度与弯沉指标关系的分析,指出我国弯沉指标分析在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议在路面设计中引入新的设计控制指标.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莉 《科学之友》2008,(6):55-55
通过对面层、基层厚度与弯沉指标关系的分析,指出我国弯沉指标分析在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议在路面设计中引入新的设计控制指标,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现今社会,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尤其是白领上班族。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抑郁症,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抑郁症,又怎样才能预防抑郁症的发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抑郁症的日常表现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抑郁症。一次或多次的抑郁发作,一般可以定义为抑郁症的日常表现。抑郁发作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山西省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公路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山西省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公路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刘付胜聪  肖汉宁  李玉平 《科学通报》2005,50(12):1184-1189
讨论了纳米ZnO颗粒表面吸附阴离子型聚电解质(马来酸酐钠盐聚合物)及其水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FTIR分析表明, ZnO颗粒表面通过氢键和化学键吸附聚电解质. 吸附行为受聚电解质浓度、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随着pH值的增大, 饱和吸附量减小, 而吸附层厚度增大. 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层厚度随离子强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与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相比, 聚电解质在CaCl2溶液中的饱和吸附量较大, 相应的吸附层厚度也较大. pH值的增大, 分散体系吸光度变化缓慢, 分散体系稳定性好. 分散体系吸光度随聚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有极大值. 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是由聚电解质在颗粒表面吸附构型变化而引起.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沥青路面大修工程各结构层的不同粘结状态,采用BISAR程序对原有道路加铺新结构层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层间剪应力、层底拉应力和弯沉都随着粘结状态的恶化而增大,而且增大原路面回弹模量时,更应做好各结构层的层间粘结处理.  相似文献   

11.
碧雪 《科学之友》2005,(6):70-71
很多人喜欢将手机放在牛仔裤口袋里,但又怕厚厚的手机让牛仔裤变了型。新一代超薄手机厚度仅9mm,就算是折叠式手机,厚度也能维持在2cm以下,不像过去直立式手机总得从2.5cm的笨重起跳,摆脱厚重的外衣,薄型手机以窈窕之姿现身。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其路面质量与施工季节的气温有密切的关系.文章就如何在低温天气下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芦龙水 《科学之友》2008,(12):55-55
沥青路面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其路面质量与施工季节的气温有密切的关系。文章就如何在低温天气下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邓新华  刘念华 《科学通报》2007,52(24):2821-2825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由负介电常数材料和负磁导率材料交替生长形成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共振隧穿特性. 结果表明: 这种结构的光子晶体具有2个共振隧穿模, 并且2个共振隧穿模间距能够通过改变2种单负材料厚度比和缺陷层厚度进行调节. 共振隧穿模场强随着两种单负材料的厚度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而且2种单负材料的厚度比每增加0.4倍场强增大一个数量级, 场强的这种10的指数幂增加性质在非线性光学中可望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隧穿模场的局域性也随着两种单负材料的厚度比的增大变得更加强烈, 电场逐渐向与缺陷层两侧毗连的两个界面集中, 2个共振隧穿模的半高宽(FWHM)变窄. 此外, 这种可调的2个共振隧穿模几乎不随入射角和厚度涨落变化. 根据这些特性, 我们能够更加实际地利用单负材料制作可调的全向双通道高品质因数滤波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变截面微纳米通道内聚乙烯分子的注射过程, 分析了微纳米通道截面结构及外加作用力对注射过程中聚乙烯分子流变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注射流动过程中, 通道壁面附近存在粒子吸附层, 且吸附层厚度随通道锥面倾角增大而增大;聚乙烯分子链的注射距离随锥面倾角增大而减小、随外加作用力增大而增大; 在锥面倾角为α=45°的通道中聚乙烯分子均匀填充整个通道, 且沿流动方向上出现单轴拉伸现象, 在较大作用力情况下, 该拉伸更为显著, 使得注射过程更容易完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有3种,虽能满足现场检测,但他们各有缺点,影响路面的质量,建议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细胞中存在Lamina(核纤层)的实验依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汪健 《科学通报》1992,37(21):1990-1990
Lamina是高等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它是位于间期细胞核内层核膜之下的纤维蛋白网络,厚度30—100 nm;为核基质-Lamina-中间纤维体系的有机组分之一;与核孔复合体有密切联系;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有关。最近十几年,Lamina的研究取得的很多突破性进展主要来自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已有文献报道植物细胞存在类角蛋白中间纤维,但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有3种,虽能满足现场检测,但他们各有缺点,影响路面的质量,建议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着水损害现象,本文从水进入沥青路面结构的途径入手,重点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病害影响因素,对于今后沥青路面灾害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落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国内外已投入大量研究,但仍未形成系统的质量控制,未能有效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