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52-53
No.1 刘武彪 在直销行业里,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刘武彪那样受到如此大的争议。从天马服饰到林枫服饰,刘武彪在创造销售神话,令无数同行羡慕的同时,林枫传销案也在全国范围内四处被查。  相似文献   

2.
在直销界,林枫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企业。一方面,它在湖北省屡获殊荣,是当地的明星企业;而另一方面,它在湖北省以外的地方又屡招相关部门打击和媒体曝光,恶迹斑斑。在两种完全矛盾的评价下,林枫竟发展得顺风顺水,似乎没有丝毫影响。我们将此称之为“林枫现象。”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林枫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经过2004年底以及2005年初的深入调查,记者写出《林枫服饰光环下的原形》一文在《中国直销》2005年2月号刊出,随即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央电视台:我们已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进行了咨询,他们告之湖北省孝感市林枫集团的服装直销是传销,国家工商总局已经进行过打击了。  相似文献   

5.
2008不容怠慢     
很多人对2008年充满期待,认为中国直销市场能够慢慢放开,但我却认为并不乐观,或许比2007年更为严格。首先2007年的市场整顿,并未使传销在中国销声匿迹,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林枫涉传,蚁力神崩盘留下的众多问题让政府深思——还有没有更多这样的企业?那些血本无归的人如何安抚?2008是“奥运年”,政府更要保证中国经济秩序的正常稳定发展,对目前还略显混乱的直销市场,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25日,“亚洲品牌小姐比赛武汉赛区决赛颁奖晚会暨关爱捐赠晚会”上,林枫集团推出了新的集团标识和产品标识,董事长刘武彪正式宣布:“我们已做好了申请直销牌照的所有前期工作,从今天开始林枫以崭新的形象进行二次创业!”但是令林枫人措手不及的是,就在8月30日,仅事隔5天,春风得意的刘武彪就被湖北省公安局荆州分局的警察请去“喝茶”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国直销市场在低迷中前行,但直销公司高管的闪展腾挪依然如2006年般频繁,甚至愈演愈烈。在直销公司和职业经理人频繁试婚几个月就分手的普遍情况下,这里不禁有一个问题,直销公司赶走职业经理人,就能解决问题吗?不妨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两个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7日,孝感日报上刊登了《湖北林枫商贸集团林枫服饰有限公司解散公告》。公告称:“湖北林枫商贸集团林枫服饰有限公司由于产品转型,决定解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本公司债权人可自2005年7月27日起,90天内向本公司清算组申报债权……公司将按照法律程序注销。”  相似文献   

9.
康力旧事     
爬拿纳的张华、永春堂的国庆华、绿波科尔的刘伯涛,新加坡D-TEAM的潘安娟,林枫旧部……大家不曾想到的是,这些曾在不同直销公司各领风骚的生力军,都曾与广东康力有过亲密接触,他们促使着广东康力的改变和前行,也阻碍着其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86-87
1、1990年,直销进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广州雅芳公司成立 1990年1月23日,雅芳投资2795万美元,与广州化妆品厂合资成立“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以雅芳在中国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直销模式正式进入中国内地。随后安利、攻琳凯、完美、仙妮蕾德等直销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直销在中国开始大范围出现。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界,“复出”二字对我们并不陌生,“巨人”史玉柱复出过、长虹倪润峰复出过、百年老字号南京冠生园复出过。而在直销领域,类似现象也即将上演,或企业东山再起,或企业领导重振雄风、或产品改头换面等等。原武汉瓜拿纳(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华已经牵手王永胜,挂靠在天津泰达旗下;原大连富饶孙景业,早在2007年就有复苏富饶的想法:“我将来肯定会开盘,但可能不再以富饶的名义。”不久前有消息传出“一代直销枭雄”刘武彪(原湖北林枫集团总裁)在获得保外就医机会后高调宣称复出;今年2月,原北京真善美公司董事长廖宗明也以取保候审的名义获得了自由。  相似文献   

12.
在某种程度上,是耶格系统给出了直销“系统”这样一个全新的定义,并铸造了其精髓和灵魂——复制。也正因为这样,直销人才能以团体的形式真正实现与作为“合作伙伴”的公司平等对话。随着直销在中国的蔓延,耶格系统及有其血统的直销系统纷至沓来,又经过多少年的分合离散,如今形成了中国直销业系统的“耶格家族”,他们是中国直销系统的中流砥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1日,最具历史意义的中国直销双法——《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高悬于商务部网站上。其中,“8000万元的注册资本+2000万元保证金”的硬杠杆,宣告中国直销开始走入资本时代。 在中国境内运作的直销公司,从此被打上了“亿元户”的身价签,得以光明正大地走进中国直销围城。这也注定中国直销的围城之内,不是一个由穷变富的心灵修炼之处,而是一个“弱肉强食,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场。这里,不存在穷人(企业)财富缓慢积累,只存在富人(企业)财富升级倍增。中国直销,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和耐力。 中国直销市场,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直销市场,是个只容纳“亿元贵族”的俱乐部,从其正式浮出水面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与资本市场密不可分。为此,特撰写此《中国直销与资本市场》系列文章,以记录中国直销资本市场的光怪陆离和浮华悲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9月2日,国务院通过新华社对外公布《直销管理条例》后的第三天,即9月5日,安利(中国)公司在广州总部举行了一个媒体见面会,本刊记者受邀出席了此次会议。在会上,安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坦率地向本刊表达了公司对直销法规出台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82-83
直销正在成为受人瞩目的行业,越来越多的直销企业意识到,向大众敞开自己,是得到大众认可的重要条件。虽然这与直销的避免中间环节的模式有所违背,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一个公司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公誉度为支撑。于是,明星代言人也成了越来越多直销企业的选择。 以下为2005年中国直销业界活跃的明星代言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开放,接纳了市场经济,也接纳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20世纪90年代初,直销业登陆中国。似乎一夜春风百花开,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不论是老牌直销公司还是新兴的直销公司,迅速地汇集在中国大陆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场直销风暴。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方科技》2007,(1):52-55
2006年岁末,各行各业都在盘点,本刊于2006年12月针对国内直销状况策划了《2006中国直销风云榜》(第二届)对2006年中国大陆的直销进行了盘点,而美国著名直销杂志MLM insider近日也隆重推出了年终盘点,这里本刊特别转载“2005-2006年度直销商选择最佳直销公司”、“2005-2006年度编辑选择最佳直销公司”两个部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直销历史中,没有一家企业像兴田一样,曾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拥护者;也没有一个产品能像爽安康那样,拥有如此巨大的销量。兴田,爽安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品,它成为了直销发源的一个象征,一个前传销时代的象征,一个从懵懂走向成熟的象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如新(中国)继提出“蓝海战略”应对市场竞争之后,又推出了“健康直销”概念来引导发展思路,在敏感而混沌的中国直销行业刮起了一股清新的经营运作之风。 而直销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每个人的自主性将决定他们对公司具体政策的不同理解、执行和最终结果。笔者有幸分享到如新 (中国)三届寰宇领袖彭 放、张爱梅夫妇对此的见解,他们用精辟的观点阐明了直销人在“健康直销”实践过程中的责无旁贷,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总结了直销人贯彻“健康直销”的几条可能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地方科技》2005,(8):51-51
知识经济:您怎么看中国直销业目前的局面?王君平:2004年曾经被成为“中国直销元年”,虽然立法并没有得出结果,但是大批量直销企业的拥入确实掀起了中国直销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高潮。原有实力公司、低调企业、地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