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逸文化是以隐士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复合体。隐逸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内涵。充分认识隐逸文化的旅游内涵,有意识地开发利用隐逸文化资源,发展隐逸文化旅游,对于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宋学者徐积一生积极用世,身后却被赐谥处士。宋代类似赐处士号的数量明显增加,不少致仕官员与任学官者也被认定为隐士,体现出唐宋问隐逸文化的深刻变化。它表明宋廷开始改造传统隐逸文化内涵,实质是将隐逸文化的不合作内涵替换以合作,这是一种被隐逸,可称之为“赐隐”,是宋以下集权化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关于隐士的言行的记录虽然很少,但从这些仅有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政治和世事的态度。孔子虽然主张积极入世,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隐逸的追求,孔子的隐逸是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为前提条件的。隐士们和孔子对归隐的不同追求共同构成了《论语》中的隐逸思想。  相似文献   

4.
隐逸文化发展到盛唐即臻于成熟。积极的入世倾向是这一时期隐逸风尚的鲜明特征。临近唐都长安的终南山正是周、汉以来的隐逸圣地。它景色秀美,位置优越,而且分布了大量的佛寺与道观。盛唐的文人士子们便把隐居终南当作进入京城、踏上仕途的最佳途径。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与这一时期昂扬的盛唐气象和唐代皇帝对隐士的特别优渥亦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唐末诗人兼散文家的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但他又确以其文学,卓越地表现了对社会的批判和抗争.那么,揭示其隐逸与文学的关系,就将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隐士与自然山水是密不可分的。古代的隐士经常遁入山水自然,以便远离当政者。远离了尘世罗网的隐士不但获取了精神上的价值和道德价值,并在自身隐蔽于山林的穴居中发出了对自然山水优美的赞颂。隐士们弃朱门荣华而居住于穷乡僻壤之间,虽然可能会很清苦,但是正是这些志当存高远的隐士们终日与造化为伍,流连于山林丘壑之间,通过与自然形影相吊,进而更可以达到一种精神的超越,乃至冥合于老、庄的玄远之境。从石崇与绿珠的诗歌中,不仅能读出隐逸思想,还可以看出诗歌对政治的一种反抗。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发展状况研究历来是传统山水课题研究的重点。从对考古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中山水图象和唐以后山水画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其发展中传统的隐逸思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隐士和具有隐逸思想的文人士大夫构成了山水画家的主体.山水画创作也几乎都以表现隐逸精神为主。隐逸思想促进了山水画规模上的巨大发展,在构图形式上使人物形象由大变小,山水图象由小变大、由开放转向闭合,从而使纯山水画的形成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张谓是一个随波逐流却小有名气的人,其人其诗正反映了盛唐隐逸风尚与文士隐逸人格。受时风影响,张谓思想上呈现出"重性轻物"的倾向,多有高情逸兴的审美意识,追慕东汉隐士超然物外、坚执自由的气节;同时寄情诗酒,展现出开朗坦荡的个性。其早期诗作应和盛唐"风骨",蹈袭前人或自出胸臆,表现出流利浅切的风格特征。这种在思想品格和艺术风格上超乎外物人情的特性,正是时代和个人个性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断,再加上官场险恶和黑暗,士人动辄有杀身之祸。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全身远祸,在玄学兴起的背景下趋向隐居山林,回归自然。于是隐逸之风大盛,成为魏晋风流的表现之一。当然,当时的隐居目的就每个人而言并非一致的,有的是做真正的隐士高人,有的虽然隐居,却还享受着人间荣华富贵的士族生活,有的是借隐居来沽名钓誉,以求闻达,还有的即使为官,也心幕隐逸,崇尚无为,超然物外。  相似文献   

10.
汉末至刘宋时期,郑玄形象经历了儒者——隐士——"以儒行为处士"的学者的转型。郑玄儒者形象的形成在于他调和今、古文之争的学术贡献,以及备受曹魏统治者推崇的学术地位。郑玄隐士形象的形成在于曹魏、西晋时期王学的冲击,郑玄经学的权威地位遭到动摇;而且此时玄学大盛,隐逸之风盛行,本质原因在于郑玄隐居教书的行为符合汉末隐士的行为特质。郑玄"以儒行为处士"的学者形象的塑造则在于人们从学与行两方面看待郑玄,从而将儒者形象与处士形象结合起来。除上述形象以外,由于东汉以来谶纬迷信风气大盛,郑玄本身又具有丰富的谶纬知识,因此,在传记、文学作品中郑玄还表现出精通谶纬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隐逸现象是魏晋南北朝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隐逸思想在社会各个阶层、文学的各个领域的广泛流行,隐逸主体对自身地位与意义的确认,社会与时代对其的积极认同以及隐逸行为呈现出的多样化与极端化并存的样态,共同彰显出这一时期的隐逸精神。对魏晋南北朝隐逸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隐选文化的来龙去脉,更进一步窥见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文化沉淀着大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成为一种具有很高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认识隐逸文化的内涵,发展隐逸文化旅游,有助于进一步开拓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位。发展隐逸文化旅游应突出个性原则、主题原则、文化原则。提出了若干发展隐逸文化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先秦道家思想中的隐士境界对当代大学生急功近利的言行有一定的启示。文章主要通过对隐士境界以及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表现的研究,提炼出隐士境界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指导建议,期望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其思想对当时的诸家之言,尤其是道家的理论体系产生了极大影响。庄子是先秦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更是呈现出对隐士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在经历了一个由折中到齐物、由齐物到逍遥的过程之后,庄子的隐士思想最终在系统化和理想化的基础上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农业的发展。分析了隐士阶层兴起的成因,即:解决了隐士阶层的生活基本需求,为隐士阶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考和创作环境,激发了隐士的思维灵感,对隐士阶层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认为隐士阶层在楚国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促进了中国农业思想的发展,确立了中国隐士基本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很大一部分诗作都流露出了隐逸思想。这种思想的表达主要借助于两种模式,一是叙述模式,即通过直接的叙述来表达隐逸的思想。二是意象模式,即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象,融人自己的感情,抒发对隐逸的向往与归隐后的欣喜。二者往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难以割裂。  相似文献   

17.
元曲家曾瑞隐居杭州,散曲也以歌咏隐逸为特色。如果从出世的道教来看,可以看出曾瑞周旋于权贵之间,他所歌颂的隐逸,实质上是一种优游富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石先进归隐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但过去的正史野史只记“隐途传”“逸士传”,忽视了归隐有隐通和隐逸之分,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这既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又不利于研究的深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就以从隐遁...  相似文献   

19.
在隐逸文化史上,葛洪的地位极为重要:他不仅有隐逸之趣尚与实践,而且,他特以其《嘉遁》、《逸民》二篇隐逸文化专论,完成了对此前隐逸思想的总结,最终融合了儒道隐逸观,标志着隐逸文化发展的完全成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杜苟鹤、方干、郑谷、曹邱、司空图等人面对末世衰代,胸有大志,却无用武之地。他们尽管思想和人生态度有别,但其悲观心理与绝望情绪是一致的。他们提倡隐逸冲淡文学,书忧愤于江湖隐逸之别途,系淡漠于山水田园之致景,构成了晚唐诗坛一个涵盖面更为广泛的诗歌流派——隐逸冲淡诗派,代表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开始时代一部分士大夫文人于无奈之中消极避世的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