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之时,传统工艺作为古老的"营生",一方面面临西方工业技术强势输入的冲击,表现出萎缩、消亡的濒危状态;另一方面,它仍是社会民生普遍依赖的经济、技术与文化载体,理应具有相应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当时的有识之士注意到传统工艺面临的这种尴尬处境,在主张发展机器工业的前提下,他们反对放任传统工艺的衰颓之势,并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和文化视角阐释了传统工艺的新价值,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思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关于岁差,古代中国和西方天文学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天文学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认为是黄道沿赤道的西滑导致了冬至点的西退,从而致使天周与岁周不同.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岁差只是一个历法概念.而古代西方天文学则继承了古希腊传统,将岁差解释为恒星东移的结果.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引入与中国传统岁差理论截然不同的恒星东移之论.当时恰逢中西历争,为争夺钦天监控制权,奉教天文学家和保守士人之间曾发生激烈争斗,而由西方传入的恒星东移之论曾卷入这场争论当中.文章试图以中西历争为线索讨论当时不同背景中的士人或历算家关于此论的争议与解释.通过考察发现:中西历争之中,奉教天文学家藉此论宣扬西法之优越,保守士人则将其作为抨击奉教天文学家的主要着力点之一.而当时一些志在会通中西的历算学者对此却持一个较宽容的态度.在西学中源说这一背景之下,梅文鼎等又通过历算史重构的方式将恒星东移之论纳入到传统的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3.
《重学》中的抛射运动知识在晚清引起了极大关注.先是李善兰《火器真诀》(1859)运用圆的知识对部分知识进行图解解读,之后四十多年时间里有十多位数学家对《火器真诀》进行再解读,使得这部分知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中算家们大都是抛开抛物线知识讨论抛射运动,他们的解读是基于自己和受众的知识构成进行的.洋务运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得抛射运动知识的传播更为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贾公彦、孔颖达、甄鸾、李淳风等对于《仪礼·丧服》"去五分一以为带"的注疏、注释,揭示出诸家对于礼数的数理解释不尽相同。具体来说:一、贾、孔等遵循注疏儒家经典的做法,把数学知识作为儒经的一部分,他们对于礼数的理解是依据汉字结构,其算法实施不需要筹算;二、甄、李等则重新组织儒家经典以适应当时数学著作的体例,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礼数,其算法有一个筹算过程。从历史语境来看,这发生在甄鸾扩展数学应用范围,以及唐代政府注疏儒经和注释算经活动的背景下。本文认为我们需要拓展中国古代数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数学与儒学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据《周礼》所载,周代九数是周礼的一部分;之后,九数发展为以《九章筭术》为代表的相对独立于儒学的数学体系;另一方面,至唐代,学者们通过注疏儒经也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数学体系。因此,诸家对于礼数的不同注解反映出:儒经数学是儒学天然的一部分,算经数学则是相对独立于儒学的知识体系,尽管甄鸾、李淳风等通过《五经筭术》试图重建数学与儒学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再论科技术语汉译方法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科技术语汉译特点分明。西汉至宋元时期,有零星的术语翻译现象。明清时期,西方科技著作被大量译介到中国,利玛窦、徐光启、傅兰雅、徐寿、严复等中外学者创造性地研究利用汉字或汉字系统,奠定了科技术语汉译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大量日本人用汉字翻译的西方术语也进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科技术语的汉译方法形成了五种常用方法:意译、音译、形译、意音兼顾和创新译法。  相似文献   

6.
以人名Charlemagne在翻译实践中常被误译为“查理曼大帝”为引子,分别对外文人名翻译和中文人名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探讨了人名翻译的基本原则,叙述了中文人名音译史上曾出现的几种方案,还对近年来出版的人名翻译词典进行了简要回顾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复原了卡尔达诺关于四次方程的4条特殊法则的构造过程,指出这4条形式差异很大的法则所采用的相同的构造方法,由此揭示了这些法则的真正涵义和它们通过命题的形式所表达出的数学内容并不相同,同时也解释了卡尔达诺为什么能得到这些法则.对这一构造过程的复原体现了曲安京所概括的三种数学史研究范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生理学是西方近代医学的基础之一,在伴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理学的新名词、新术语.这些词经过时间的过滤,有的被淘汰,有的则一直保留了下来.简要回顾了中国生理学名词翻译和统一的历史过程,并选取了部分基本名词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能反映出中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翻译和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望远镜的传入对中国天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远镜曾对17世纪欧洲天文学产生深刻影响,天文学的意义因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明清之际,望远镜随欧洲天文学一起传入中国,并在当时天文历法改革的中西法斗争中为欧洲天文学最终被接受起了重要作用.在历法争斗中,望远镜曾作为"要器"观测交食,使得观测精度和公开性大大提升,确立了西法在交食预测方面的优越地位.另外,通过其观测到的天象,中国天文学家改变了对日月、五星、恒星甚至整个宇宙的认识,这为第谷体系在理论层面上被接受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术语学的奠基人维斯特(E. Wüster)在其专著《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Einfüh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1]中定义“术语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指称系统,它包括了所有的专业表达,这些表达是一般的、常见的”。传统的术语学研究局限于对词汇的研究,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术语的抽取和标注更多地来自真实文本,特别是更加依赖于知识库的构建。本研究重点在于以越南为例构建南海领域汉英本体知识库,对领域相关术语及术语间的关系进行描述,以实现对南海领域知识的系统组织,更好地服务领域术语研究和基于知识本体的术语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