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容闳是“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的第一人,他积极倡导“教育救国”,主张教育西化,最早组织幼童赴美留学,筹办新式教育,被誉为近代“留学生之父”。  相似文献   

2.
洋务时期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贡献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派遣幼童留美计划,作为我国留学教育的开始,虽然结局不尽如人意,但其作为留学教育初创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无论是对当时和当今的留学教育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贡献和启示,本文试就幼童留美事件的贡献和启示稍作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教育有两方面的贡献:第一,在学校教育方面,破旧立新,造就大批新人才;第二,在家庭教育方面,革故鼎新,倡导近代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幼童留美教育——作为近代洋务时期留学教育开端的标志,纵观其在筹备、成形和夭折这三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剖析其在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凸显中西文化冲突、以及统治阶级政策的制定三个层面上的特征和影响,可以看出,它推动了我国教育近代化进程和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与进步,使留学人才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崇拜的偶像群体之一。学校、社会和家庭应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和要求,引领他们去推崇和学习留学人才心向祖国、立志报国的主流价值观,借助和挖掘留学人才这一宝贵资源,把新时期留学人才主流价值观有效地应用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6.
阎海东 《世界博览》2011,(12):36-39
一百年前,"海归"就开始大举进入政坛,面对传统权力的阻击,艰难地推动着中国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从晚清到民国,"海归"中的欧美派与留日派给人们留下差异很大的印象:留日学生多充当暴力革命的角色,而欧美派似乎一直是治国的"好人"。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30名拖着长长辫子的九岁到十五岁的少年,从上海登船出发,驶往大洋彼岸的旧金山。随后,又有90名和他们一样的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孩子分三批踏上了美国的国土。国人后来给他们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相似文献   

7.
对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兴学运动中的作用,胡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留学教育一定要以“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由此提出了“慎选留学”和“增设大学”的建议.胡适的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爽 《科技信息》2011,(33):281-282
东日本大地震冲击留学市场,引发日本语学校、餐饮业及贩卖行业危机,打破留学区域格局。日本政府支援留学生政策和中国留学生的动向,决定日本留学市场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君钰  刘桂清 《科技咨询导报》2012,(33):184-184,186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理工科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打造适合来华留学生的课程体系,积极促进来华留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嘉善(1820—1885年)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史和留学教育史上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他对数学有独到的研究,学兼中西,曾任广州同文馆教习教授数学,与同时代的数学家李善兰、华蘅芳、邹伯奇、夏鸾翔等有广泛的学术交往。其数学著作《算书二十一种》是一部融入他的研究心得的精心编排的数学参考书。吴氏还自学英语,并有所成。晚年出使西班牙,任出洋肄业局委员,在管理留美幼童期间与容闳发生冲突,被容闳指摘为“留学界之大敌”,因而在留学教育史上留下百年骂名。然而细考吴氏生平,并对其数学著作和生活背景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吴氏一生经历实为洋务教育革新的一个缩影,容闳对吴嘉善的责难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1.
晚清出身留美幼童、同文馆留洋生、海军留欧生以及教会资助或自费留洋归国学生的驻外公使,虽因主修专业、留洋长短、留学方式等诸种因素的制约,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外交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经过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洗礼,相比国内传统与新式教育出身的同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更加出众,西学知识更为全面、系统,外交综合素养更胜一筹。留学生积极投身外交,不仅极大推动了清季使臣群体的新陈嬗代,亦为民初我国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官职业化的最终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华留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主导因素。以来华留学教育为分析视角,探讨教育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以"项目化"的模式整体推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共同发展;而来华留学生也可以成为城市国际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助推教育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若然  罗渊 《世界博览》2014,(14):44-47
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1月16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和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容闳诞辰190周年、幼童留美14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年学术座谈会"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主办方代表、晚清留美幼童后代代表,20世纪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代表、科学史和留学史研究专家学者代表等共计40人。其中,参会代表中8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5人:吴大昌(97岁)、何毓津(94岁)、范岱年(92岁)、唐绍明(88岁)、宋以敏(87岁)。  相似文献   

15.
韩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韩国政府在2004年实施"扩大接收外国留学生综合方案"(即"留学韩国计划")。该方案实施后,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2008年,韩国提前实现5万外国留学生的发展目标。研究韩国2004年"留学韩国计划",必将对中国在加快制定"留学中国计划",调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实施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大学开发外国留学生特色教育项目,加大中国留学海外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外国留学生毕业指导与追踪制度和完善学分转换制度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中日双边语言教育与文化教学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8月18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主办,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直属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桂萍为学术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人才,能很好地提升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所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作贡献。通过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在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明确办学定位、突显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健全管理机制、实施趋同管理"等思考意见,以期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来华留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晚清中国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晚清时期留学制度演变的三个阶段,探讨在中国近代史的不同阶段里,留学生发挥的不同作用,结合当下,分析晚清时期留学制度对当下留学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冲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77-79,112
利用退还的“庚子赔款”派遣中国留学生,史称“庚款留学”。庚款留学群体大都学有所成,回国后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通过宣传和实践科学技术加快了中国现代科技创建的步伐;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发表言论和投身革命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新乡师范学院前院长李俊甫教授,河南洛宁人,生于一九○三年五月十八日,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逝世,终年七十八岁。李俊甫(又名相杰)一九二四年毕业于河南留美预备学校,成绩优异,同年被派往美国留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化学专业,毕业后又在伊利诺艾和康乃尔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