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88,33(9):718-718
海南岛的二叠系主要分布在该岛西部东方县的昌化江流域。 根据昌化江西岸二叠系剖面(竹蜓)类化石群的研究(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海南地质大队,1987),岛内二叠系研究获得以下进展: 1.以碳酸盐岩类为主的鹅顶组,除含有极为丰富的以短筒形-厚纺锤形壳体为主体  相似文献   

2.
蛭类动物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蛭类动物又称蚂蟥,人们视它为可恨的吸血鬼。然而蛭类动物对人类却有许多有益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蛭类动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全球植被分布对陆面气温影响的半解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飞  巢纪平 《科学通报》2009,54(12):1761-1766
植被分布对全球环流及其温度分布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于自由大气的无黏性绝热、斜压、大尺度定常有限扰动, 通过三维环流控制方程来描述, 再结合P坐标下的静力方程得到温度的控制方程, 化成到地形坐标系下, 得到环流温度的三维控制方程. 结合下边界辐射平衡条件与常数上边界条件, 可以给出全球环流温度的半解析解. 本文只讨论了陆面气温的分布, 可以看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全球陆面气温的分布, 而且当考虑到植被反照率对温度的反馈时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观测值. 对于敏感性试验, 考虑到全球陆面为冰雪覆盖时陆面气温有较大的降低, 全球陆面为森林覆盖时陆面气温偏高. 所以本模型能够从理论上半解析地给出陆面气温随植被分布的变化, 是研究陆面生态分布对陆面气温变化的一个较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叶螨科是农业害螨中最重要的一个科,日本鸟取大学江原昭三教授1969年的报告指出,我国台湾省已经查明的叶螨科螨类共18种.1977年冬,作者和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林延谋同志对海南岛的叶螨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到21种. 台湾和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岛屿,地理位置邻近,气候条件相似,叶螨种类分布当然十分近似,就我们的鉴定结果和江原教授的报告相比较,相同的种类在10种以上,现介绍如下: 1.帕氏苔螨(Bryobia pritchardi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南岸与西岸的珊瑚礁海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森 《科学通报》1965,10(1):85-85
海南岛海岸断续地由珊瑚礁构成。1962年上半年,笔者参加了琼岛南岸与西岸珊瑚礁海岸考察工作,现将考察区珊瑚礁海岸作如下报导。一、珊瑚生长的环境 1.水温:适于珊瑚生长的海水温度当在20℃以上,最高不能超过36℃,最低不能低于18℃,但是有人测定某些种属的低界为13℃。  相似文献   

6.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没有国籍的最后一块土地,那里天寒地冻,自然条件十分严酷,但是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科学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开始了南极史无前例的国际合作考察,截至目前为止,已有美、苏、英、  相似文献   

7.
中华宽体金线蛭AP神经元的标记电突触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端文  王莉  张人骥 《科学通报》1997,42(20):2212-2215
水蛭属环节动物,其中枢神经系统为链式,各神经节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神经元可被标定.用胞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方法曾对欧洲医蛭(Hirudo medicinalis)的标定机械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态及其化学突触进行研究.然而,对水蛭电突触超微结构的系统研究较罕见.迄今,未见有对标定神经元标记电突触参数测定的报道.水蛭AP(Ante-rior pagoda)神经元是有待确定功能的细胞.在幼体医蛭20个体神经节中,每节的一对前宝塔细胞的轴突分枝到对侧,并通过前.后神经根进入外周,相邻神经节之间的AP细胞相互相连.本实验室证实成体中华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在第1至第20体神经节中两侧AP细胞的轴突都分枝到对侧,并且对称;在相邻神经节之间的神经索中无AP神经轴突连接.AP细胞接受来自机械感觉神经元的输入.其间电突触具有分辨机械感受神经元感受野部位的知觉性功能.因此,显示AP知觉性神经元的标记突触形态,并测定其超微结构参数非  相似文献   

8.
选定纵向岭谷区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两段高速公路,采用对比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干扰下沿线群落主要组分及其水平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建设干扰下沿线乔木和灌木优势和亚优势物种的数量有所减少,草本优势和亚优势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并出现了入侵物种;(2)高速公路建设干扰下沿线群落中各优势和亚优势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将发生由均匀型或者随机型向集群型的转化,其聚集程度加剧,扩散能力增强;(3)高速公路沿线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种群的平均盖度和高度等指标均高于远离公路处,其频度在公路沿线200m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4)大保高速公路对沿线群落构成及种群分布的影响强度高于思小公路,两条公路在山腰路段的影响强度高于山顶路段.  相似文献   

9.
大约在3亿多年前,即泥盆纪时期,是整个生物进化历史中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水生植物第一次从海洋走上陆地,从而给不毛的大地披上了绿色新装.在这个时代的后期,动物界也开始向大陆进发.所有这些都打破了将近30亿年来生物界只限于水中的局面,从而揭开了一个陆生生物大繁荣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多氯萘的污染水平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  张兵  肖珂  张庆华  郑明辉 《科学通报》2008,53(2):153-158
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联用技术对北京市8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70余种多氯萘(PCNs)进行了分析测定. 污泥中SPCNs的污染水平在1.48~28.21 ng/g (干重)之间, PCN-TEQs的含量在0.11~2.45 pg/g (干重)之间, 远低于国外其他地区的含量. 结果表明,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来源是影响多氯萘污染水平的重要因素. 探讨了污泥中多氯萘同类物的分布特征, 发现所有样品中PCNs同类物的分布大体相同, 均以二氯萘和三氯萘为主, 说明其污染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研究表明, 城市污泥中的多氯萘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 另外, 废弃物焚烧、燃煤等热处理过程也是造成多氯萘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华北陆台北缘东段“小壳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允平 《科学通报》1993,38(17):1630-1630
近年来,华北陆台北缘发现了分布近2000km长“小壳化石带”的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尽管古生物学家对其是否可称为小壳,或是否化石还有不  相似文献   

12.
屈建军  赵志忠  王涛  李贺青  李芳  柳本立 《科学通报》2022,67(30):3595-3602
海岸鸣沙的分布,被认为是优质海滩的体现,研究发现中国海南岛有海岸鸣沙分布,填补了中国没有海岸鸣沙的空白.清水湾和神州半岛独特的海湾地貌,以及与之形成的独特的破浪动力过程,塑造出粒度分选良好的海岸鸣沙.对清水湾和神州半岛海岸鸣沙与巴丹吉林沙漠鸣沙矿物组成、粒度分布和表面结构,以及鸣沙发声的声学特征观测和测量,对比研究发现:(1)海岸鸣沙矿物组成中石英含量明显高于沙漠鸣沙,而长石含量明显低于沙漠鸣沙;(2)海岸鸣沙粒径粗于沙漠鸣沙,中沙和粗沙组分含量明显增多;(3)海岸鸣沙表面具有典型的水下机械刻蚀作用而成的“V”形撞击坑和化学溶蚀作用而成的深邃溶蚀坑,这种发育良好的表面多孔状物理结构正是控制鸣沙发声机理的重要因素;(4)海岸鸣沙频谱较之沙漠鸣沙窄,高频成分占比高,声音相对尖锐.  相似文献   

13.
关于陆-海相互作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经 《科学通报》2011,56(24):1956-1966
陆-海相互作用是一个宽泛的研究领域, 但其同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密切相关. 基于个人对本研究领域的理解,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需要在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予以关注的问题, 包括陆架边缘的物质交换、流域盆地中的物质流失、近海的富营养化与有害水华、底层水缺氧与“死亡区”、沉积物的“源”与“汇”、对地球其他层圈的反馈、海平面上升及其对社会与经济可持续性的作用、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 等等. 本文中未能涉及的命题并非不重要, 仅仅系我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所限.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栖霞期鹅顶组的小有孔虫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90,35(16):1279-1279
鹅顶组系海南岛早二叠世栖霞期的碳酸盐岩类沉积,集中分布在该岛西部东方县和昌江县境内的昌化江流域。 在鹅顶组中,以往曾发现有以Parafusu-  相似文献   

15.
饶莉丽 《科学通报》1984,29(7):424-424
汞的污染是世界性问题。汞在热带景观环境中的含量,一方面受世界性汞污染的影响,另一方面热带植物的生物循环特点也决定了汞的含量。我们从热带植物汞含量的现状水平出发,研究海南岛百种植物汞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相似文献   

16.
朱而勤 《科学通报》1985,30(22):1738-1738
国外研究者已在一些浅海和半深海区发现了自生铁锰碳酸盐矿物系列,近年来在我国沿海特别是南海(如北部湾、三亚湾及南海陆架等处)也相继找到了此类矿物。铁锰碳酸盐的丰度往往很低,化学成分变化又较大,但对它的研究有助于阐明铁、锰元素在海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并为了解沉积物形成的相环境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将对海南岛最南端三亚湾(东经109°21′—北纬18°10′)内的这类矿物的特征、分布、成因等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苏北陆区潮成沙体的古流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家强 《科学通报》1997,42(22):2408-2410
众多钻孔揭示,苏北滨海平原在冰后期泥质沉积区中存在一个以东台为顶点,呈扇形展开,面积约3000km~2的沙质沉积区,颇类似现今以掠港为顶点的海域辐射沙洲分布之势。沙体西薄东厚,最厚处达30余米。沙层中发育泥质条带、脉状层理、双向交错层理等潮汐沉积构造,并具有与海域辐射沙洲类似的粒度和矿物特征,证明该沙体为潮流成因。苏北海域辐射沙洲形成于辐聚辐散潮流场,陆区沙体是否也形成于辐聚辐散潮流场?这是个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该沙质沉积区已相继打了多口全取芯浅钻,本文选择其中南(丁河孔)、北(东套孔)两口钻孔岩芯(图1)作了沉积磁组构和剩磁测试,旨在揭示该区古水流方向,探讨沙体沉积时的古潮流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8.
陆-气耦合增加中国的高温热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井勇  吴凌云 《科学通报》2011,56(23):1905-1909
极端气候, 例如高温热浪, 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中国的高温热浪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化. 然而, 目前对引起中国高温热浪变化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 本文利用2 个长期的含有和没有土壤湿度-大气相互作用的WRF 区域气候模式模拟评估了陆-气耦合对中国夏季高温热浪的影响. 结果表明陆-气耦合增加了中国的高温热浪. 尤其是, 在中国东部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 高温热浪的增加都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在这些地区, 陆-气耦合能够贡献30%~70%的高温热浪. 研究结果表明, 陆-气相互作用对中国高温热浪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科学家和科学集体活动成就之科学意义进行评价的问题,在最近十五年来成了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科学领导人、心理学家以及其他专业学者们的注意中心。企图以各种各样的标准和方式为基础建立对科学成果的估价系统之尝试已搞过不少次。自然,首先是把注意力放在为应用研究成果评价时所广泛使用的经济效果指标方面。然而,想用这些经济效率指标估价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初步企图均碰到了严重的困难。因为基础研究成果对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要通过应用性的科学一技术活动,并且经常有很长一段推迟的时间,虽然最后还是这类成果的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的形成年代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希涛 《科学通报》1979,24(21):995-995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洋与沿岸特有的一种主要由生物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和地貌类型。由于造礁珊瑚对生态环境,如水温、光线、盐度、溶解氧、基底和水动力因素等的要求相当严格,因此,珊瑚礁是恢复其生长时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探讨以后的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及地壳运动历史的重要标志。特别对海南岛沿岸位于现代造礁珊瑚生长区北缘其发育受到抑制,对环境因素反映最为敏感的珊瑚礁,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