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中梁山矿区北矿井揭露的地质构造,分析构造运动发展的变化规律.中梁山矿区受到三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入字型构造在矿区内普遍存在,平面上在主干断层附近38m内密度大,对生产影响严重;褶皱对回采生产影响较小,但易发生高浓度瓦斯涌出,给石门揭煤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三道岭矿区内聚煤盆地中,各地方的沉降幅度和频率有差异,导致煤的层数和厚度有别,通过对矿区内含煤性和可采性进行对比分析,可为后期开采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梁山矿区地质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梁山矿区所在的中梁山背斜属于川东褶带的重庆弧形构造的观音峡背斜之南延部分。背斜轴迹呈一个略向西凸出的弧形构造,背斜形态呈复舟状,其轴部的次级高点呈雁形排列。断裂发育大多数为压性及压扭性结构面,中梁山矿区成煤后的构造应力作用可分为先后不同的两期:第一期即喜玛拉雅早期,在南北向的反扭和东西向的挤压联合作用下,便产生了重庆弧形构造及中梁山背斜;第二期即喜玛拉雅晚期,由于川黔南北带活动,这种东西向的侧压力波及到本区,使中梁山背斜进一步加强,产生新的构造,又使原有断裂进一步活动,产生顺扭现象。重庆弧形构造与川黔南北带复合,对中梁山矿区起到了后期改造作用,从而形成了中梁山矿区现今的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4.
南桐矿区构造对破坏煤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研究南桐矿区破坏煤发育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区构造对破坏煤发育的控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应力是造成煤层破坏的直接因素;(2) 破坏煤是构造运动过程中压剪变形的产物,是构造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 煤层厚度、煤层在煤系剖面中的位置、煤层倾角和断裂发育情况控制了破坏煤的横向和纵向变化,其它因素的影响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根据许疃矿区内大量断层、褶皱的构造形迹和分布规律,系统的分析了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并从矿区所处聚煤盆地构造演化入手,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对矿区内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区内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的宽缓单斜构造,局部发育次级褶曲,并被一系列断层切割改造的复杂局面;矿区构造是经历了四期构造运动的结果,不同期次构造组合形成了矿井现今复杂的构造格局,燕山早期活动对总体构造轮廓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最终格局是在燕山期形迹基础上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对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更加突出,在煤矿矿区进行地应力测量,并分析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旗山煤矿-1000 m和-850 m深度利用应力解除法进行了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旗山矿区深部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构造应力占绝对优势,属于典型的构造应力场类型;地应力量级属于超高地应力;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SE向121°~140°,平均为130°。最后结合构造运动进一步探讨了矿区深部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和降低冲击地压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带来的危险,以抚顺老虎台矿区为研究对象,对老虎台矿区的活动断裂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地质动力区划的方法,通过应用地形测量图,并且结合卫星照片、地震震源分布图等,查明了老虎台矿区的Ⅰ~Ⅴ级活动断裂,确定了研究区域内的活动断裂,并且划分出了区域内断块结构.由各级活动断裂所划分出的断块结构表明了老虎台矿区现今构造运动的情况.通过现场考察,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明确了活动断裂对老虎台矿区冲击地压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断裂构造与区域地震的分布以及活动断裂对冲击地压和矿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陕北神木北部矿区的172个钻孔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方法,对矿区主采煤层5-2煤层底板标高进行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矿区内整体构造特征,并对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成因作了初步分析.矿区内总体构造为一向西倾伏的宽缓向斜,倾角为1~3°;大型次级褶皱共有5条,均为宽缓褶皱,轴向在NWW桸W,平面上呈平行式分布;大中型断层11条,其中查明的有7条,均为张性正断层,走向近NW桽E向,延伸小于16 km,断距10~80 m,倾角55~80°,推测断层有4条,均为张性正断层,平面上呈雁列式分布.这些构造样式是由三期构造运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矿井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建设与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查明潘二井田13-1煤层的地质构造特征,以便对未采掘区的构造进行预测预报,以大量构造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和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采区的构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潘二矿矿井构造特征.结果表明:潘二矿小断层走向以近EW向为主,倾向主要以NEE为主,且80%以上为正断层;不同区域、不同煤层之间断层发育存在较大差异,潘二矿矿区的构造样式是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落差较大的断层均为逆断层,建议在开采生产过程中引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温强生 《广东科技》2013,22(8):137-138
广西北流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长期的沉积作用,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与之有关的各种矿床。主要对北流市田子塘矿区的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地区找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中矿区控煤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矿区内主体复式向斜、滑覆断层、正断层、逆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影响,对今后矿井生产开发与邻近矿区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火中俊  任杰 《甘肃科技》2007,23(9):64-70
根据对辛曲金矿区的地层地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特征的分析,对矿区围岩蚀变、矿床特征、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为在该区及异地寻找同类金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下,通过对地震、测井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沉积物供给对珠江口盆地层序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近系经历了3次大的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盆地的整体抬升或局部抬升,形成层序边界的区域构造不整合,控制了二级层序发育的周期旋回。海平面的升降控制三级层序发育模式,在一个变化周期内,当海平面下降至坡折以下往往伴随着河流回春作用,在陆坡下形成由斜坡扇、盆底扇、低位楔组成的低位体系域;当海平面小幅度地下降至陆架坡折附近或短暂下降到坡折以下,低位期沉积则以泥质浊流沉积和滑塌体为主,斜坡扇和盆底扇不发育;当海平面未下降至陆架坡折带之下时,不发育低位体系域。沉积物供给量影响层序中准层序组类型,形成进积、退积和加积3种地层叠置方式。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沉积物供给3个主控因素从不同级次影响着层序发育的过程,形成了珠江口盆地不同特征的层序样式。  相似文献   

14.
(甲)地位和交通梁由位于汉江的南岸,为大巴山的余脉;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梁山在西北,山脚下有上梁山村;下梁山在东南,山脚下有下梁山村,以土地岭与上梁山分界,相距一公里半,中梁山在下梁山的西南,山脚下有小吴家坪村,以中梁寺与下梁山分界,相距一公里.如以小吴家坪为标点,东距汉中八公里,北距褒城十二公里,西北距沔县四十公里.汉水由沔县东流至上下梁山分界处与北来的  相似文献   

15.
林南仓煤矿矿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建设与生产最重要的地质因素.为了查明林南仓煤矿构造的展布、组合、形成与演化,并对未采掘区的构造进行预测预报,以大量的构造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和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采区的构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林南仓煤矿矿井构造特征.研究表明:唐山矿小断层走向以NWW向为主,倾向主要以SSW为主,且80%以上为正断层;不同区域、不同煤层之间断层发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林南仓矿区的构造样式是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  相似文献   

16.
张双楼矿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张双楼矿区构造发育情况,根据钻孔资料及井下揭露的构造特征,分析该矿区构造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张双楼矿区为一倾向NNW、走向略有变化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在18°~25°;褶皱主要为冯家向斜和后周田背斜;断层以张性断层为主,压性断层较少;浆岩活动发生在燕山晚期,以基性岩为主。矿区先后经历了NW—SE向挤压、SN向拉张、EW向拉张三期应力场的演化,构造特征为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该研究可为煤矿深度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构造运动对成矿建造或矿液运移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一、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变形,生成褶皱、断裂,为矿液提供运移通道和停积空间,即构造的空间控矿作用;二、构造沟通深部热源,构造运动促使深部含矿岩浆,热液循道运移;构造应力产生流体内压力差,驱动流体由高压向低压部位运移,即构造的动力控矿作用。这就是构造运动对成矿的双重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煤矿的断层、褶皱等主要构造分布特征,分析该矿井地质构造的分布发育特征。对照该镇矿区地质构造发展,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分析了矿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和形成机制,讨论了周期时间。结果显示:矿区构造呈近南北向东倾斜的总趋势,单斜构造,地层扭曲的方向大致沿走向自北向南;该矿区构造主要经历了三期地质构造运动,即印支期的运动、燕山期的运动和喜马拉雅期的运动,其中燕山运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斌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92-93
本文探讨<水浒传>中英雄人物从个体到群体再到集体的价值实现过程,以及人物借助于梁山这一作为"集体"形式的社会组织,如何实现其价值.侧重点在于宋江如何实现、维护梁山这一组织形式.通过宋江对梁山经营的分析找寻<水浒传>中英雄人物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了解许厂煤矿地质构造特征与断层、褶皱的关系,更好地为煤层开采服务,根据许厂矿区内大量断层、褶曲的构造形迹和分布规律,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内地质构造发育特征,从矿区所处聚煤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入手,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对矿区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许厂井田内发育一组走向北东、向南西倾伏的宽缓褶曲和一组北西向次级褶曲,断层以走向近南北的西倾高角度正断层和走向北西的南西倾高角度正断层为主,逆断层较少:表明井田内断层受区域性大断裂的显著控制作用。矿区构造是经历了三期构造运动的结果,不同期次构造组合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