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从韩非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析了韩非子对孔子从赞许、质疑到批判的认识转变。同时,提出了作者对韩非子这一转变的理解和评判。  相似文献   

2.
读《韩非子》——简析韩非子用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宏  沙丹 《科技信息》2009,(21):159-159,165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吸取了荀子的人性观中的某些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统治理论即:法、术、。本文通过对韩非子性恶论及“术”的分析,从而对韩非子思想中的用人观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一用人观原则及内容对我们当前社会管理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在历史上饱受非议,其著作《韩非子》使其背负了“刻薄寡恩”的千古恶名。然而,“非道德”并非完全“不道德”。“轻道德”更不能等同于“无道德”、“反道德”,故不能一概而论韩非子完全摒弃道德。事实上,道德在其政治统治思想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作用。从厘清“非道德主义”概念出发,剖析其政治道德观,提炼出其中内含的道德“实然”因素和“应然”作用,批判加之其身的“政治无道德”的传统论点,以期还历史著作和历史人物本然面目,并从中获得治国之道的有益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4.
《秦地文学和秦代无文学》一文认为,《韩非子》属于秦地文学,这是不确切的。《说难》、《孤愤》是韩非子在韩国时的作品。《韩非子》中只有半篇《存韩》作于秦国。  相似文献   

5.
韩非子用人观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组织应该如何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考核人才等。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韩非子用人观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不乏有益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过春秋战国的大震荡,中国社会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李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他从自己的人生哲学出发,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聚合了荀子的儒家思想和申不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儒法结合思想,付之实践,对秦朝社会和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原无锡国专教务长、校长、广西师范学院(现更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古代文学专家、诗人、教育家冯振先生(以下简称先生),长期从事先秦诸子学说的研究和教学,特别是对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学说研究甚深。先生在《韩非子论略及提要》自叙里(以下简称《提要》)说:“我授课多诸子,近更授韩非子。”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读其大著《提要》,深有所感,特从法、术、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在国内流传的几种主要版本可分为乾道本、道藏本、别流本三大系统,分析、梳理这三大系统中的“乾道本”、“丛刊本”、“藏本”、“迂评本”、“赵本”等版本,有助于对《韩非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韩非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在谈到法治问题时阐述了他的消费欲望观、消费道德观、消费与需求关系观、奢侈消费观,这些观点有对有错,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商鞅与韩非子是先秦时期法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商鞅是法家学派早期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思想开创了法家学派重法的传统,《商君书》是其法治思想的精华。韩非子是法家后期的思想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商鞅法治思想的特点是重“法”,相对忽视了“术”与“势”在国家治理当中的作用。韩非在商鞅重“法”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了法治中“术”和“势”的巨大作用,并最终形成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体系。在君臣关系问题上,商鞅强调“君臣共操”,即共同治理国家,使君臣关系和谐;韩非子则提倡以“术”御臣,容易造成君臣关系紧张。从法治思想的具体运用来看,商鞅相对重视“农战”,主张农业和战争相结合,其目的是富国强兵;韩非重君权,其法治思想以君主专制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立法艺术思想丰富,主要散见于《韩非子》中,主要表现在立法权的归属,立法时机的判断与选择,立法原则,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对当代中国立法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君主独裁的思想,郭沫若称之为“君主本位”。(见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首次提出了墨子、韩非子的服饰理论问题,并抓住其以物质性界定服饰本质、以功利性评判服饰价值的总体特征,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展开了定性定位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把《韩非子》中的副词看作是一个相对自足的封闭系统,根据意义和用法,把其中全部111个副词划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状、否定、语气、谦敬等七类,每类副词根据需要再区别为若干小类。通过量化分析,对《韩非子》副词的构成、意义类别、语法特点及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勾画出《韩非子》副词系统的主要架构,以此来窥探战国末期汉语副词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的人性论思想是"性恶论",三曹父子的人性论思想是"性偏论"。也正因如此,所以他们虽然都主张循名责实,依法而治,但是在有关文艺创作的社会价值、文质关系、历史属性的认识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也仍然有理由相信在对文艺创作审美价值的认识上,韩非子确有他独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从本文《韩非子》1思想内容所体现出的个性特证、逻辑论证的方法、寓言故事的运用、语言使用的骈文化倾向几个万面阐述了韩文所体现出来的峭刻犀利、劲急有力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文章学的角度看,《韩非子》是古代文体的集大成者,它不仅是诸多文体之流,而且是某些文体之源,体裁多样,在中国古代文体流变史上具有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经过春秋战国的大震荡,中国社会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李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他从自已的人生哲学出发,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聚合了荀子的儒家思想和申不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儒法结合思想,付之实践,对秦朝社会和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韩非子·显学》开篇提出:“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学代表下层平民文化,是劳动人民思想的集中体现,他的“兼爱”、“利人”、“非命”等道德主张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弘扬民族精神仍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应当注意从墨家伦理思想中汲取精华。  相似文献   

20.
当代欧美及日本一些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通过新的研究资料以及新的研究思路,开始对以往传统的马克斯·韦伯式讨论中国问题方法进行反思,进而重新评价早期中国的一些法律制度和思想。以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斯·温斯顿和日本京都大学的冒谷至对《韩非子》研究为例,他们采用不同以往的研究思路,去发现《韩非子》这类著作中具有“法治”意义的现代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