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漆酶活性及转录表达对不同温度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新808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培养下漆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特征.通过平板培养法测定4种温度(20℃、25℃、28℃和30℃)对香菇菌丝圈及氧化圈的影响,通过液体发酵测定漆酶活性,并采用qPCR技术检测漆酶同工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漆酶的活性及转录表达存在明显差异.25℃培养条件下香菇菌丝圈及氧化圈最大,漆酶活性最强(114.11 U/mL);而30℃时的菌丝圈和氧化圈最小,漆酶活性低(47.52 U/mL).不同温度培养下漆酶同工酶基因出现差异性表达,以25℃为对照组,20℃培养条件下9个漆酶基因(Llac1-3、Llac5和Llac7-11)表达量上调,28℃处理下除Llac5和Llac7基因以外,其余8个漆酶基因表达量发生上调,而30℃处理组6个漆酶基因(Llac1-2、Llac4、Llac7-8和Llac10)表达量下调.表明20℃处理下有助于漆酶基因的表达,而30℃处理下则抑制了其同工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以香菇新808为材料,利用苯酚-硫酸法和qPCR技术分析不同碳氮源下菌丝体多糖含量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测定其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硝酸铵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以麦麸处理的生物量最大(0.63g).以小分子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有机复合物(麦麸和黄豆芽)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酶活性更高,菌丝胞内多糖含量也明显提高.其中蔗糖和麦麸处理下的UGP基因表达量、酶活性和菌丝胞内多糖含量最高.香菇菌丝UGP基因表达量、酶活性以及胞内多糖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小分子碳源(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有机氮源(麦麸和黄豆芽)有助于香菇菌丝多糖的合成,其中蔗糖和麦麸可作为香菇液体发酵优势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是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生物体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以香菇新8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碳、氮源对香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发酵培养(25 °C,30天),烘干菌丝体称取其生物量,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碳氮源下菌丝体u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测定UGPase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PDA培养基比较,除以硝酸铵为氮源外,其余碳氮源均能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其中以麦麸为碳源的生物量最大(0.63g)。以小分子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有机复合物(麦麸和黄豆芽)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UGPase酶活性更高,同时,其香菇菌丝胞内多糖的含量也更高。其中分别以蔗糖为碳源,以麦麸作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UGPase酶活性(分别为4043.80U/mg和3873U/mg)和菌丝胞内多糖含量(分别为3.60%和3.86%)最高,ugp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19倍和6.52倍。【结论】香菇菌丝ug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UGPase酶活性以及菌丝胞内多糖含量三者之间显示出较高的正相关性。小分子碳源(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有机氮源(麦麸和黄豆芽)有助于香菇菌丝多糖的合成,其中蔗糖和麦麸可作为香菇液体发酵优势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4.
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大蜀山上采集了40余株木腐真菌,将其在含有α-萘酚的麸皮汁平板上分离纯化后,根据菌落周围产生紫色氧化圈的显著程度筛选出4株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将这4株真菌进行摇瓶培养,测定并比较它们所产漆酶的活性,得到一株产酶活力最高的菌株SY04.菌株SY04在液体培养3d后粗酶液漆酶活力为330U/mL,在对其漆酶粗酶液进行活性分析后发现,该菌所产漆酶在60℃下保温30min后,活性不受明显影响,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该菌所产漆酶具有较高的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Chaetoomium globosum与Panus rudis在共培养条件下的漆酶合成.平板对峙培养时,菌丝体生长呈僵持状态,接触区漆酶表达量提高;摇瓶发酵实验表明,C.globosum与P.rudis共培养时,漆酶活力达4 360 U.L-1(ABTS法),是P.rudis单独培养的14倍,而C.globosum单独培养时无漆酶分泌;改变初始发酵时添加的C.globosum菌丝体量,或者延长发酵时间,漆酶同工酶谱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以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其漆酶基因lac;基于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后,得到新型漆酶基因lacm;将其与大肠杆菌–毕赤酵母(E. coli-P. pastoris)穿梭表达载体pPIC9K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PIC9K-lacm;将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GS115中,实现该漆酶的胞外分泌表达,发酵液中重组漆酶(rLACM)活力达0.37 U/m L.经对rLACM酶学性质分析表明:rLACM的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8.0,在30~70℃、pH 5.0~9.0活力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病原真菌新型隐球酵母致病因子漆酶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不同血清型菌株漆酶表达调控有所不同.高毒性血清型A型菌株H99在稳定期初期漆酶活性高于血清型D型菌株,但漆酶活性最终值远低于D型菌株JEC21.铜离子的对二者漆酶的诱导作用也不一致.血清型A型菌株H99,漆酶的表达量随培养基中的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血清型D型菌株JEC21,则是在低浓度铜离子(10μmol/L)诱导时漆酶活性达最大值,而当培养基中铜离子的浓度继续增大,漆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与葡萄糖不同,培养基中氮源对漆酶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同氮源对漆酶的表达抑制作用不同.培养温度升高使漆酶活性降低,铜离子可以在有高糖、高温等抑制条件下诱导漆酶表达,这些观察均未见报道,对研究漆酶的生产应用和揭示其生物学功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在PDA培养基中添加愈创木酚和α-萘酚的平板法,对43株大型真菌进行产漆酶初筛,根据平板菌落周围产生的褐色和紫色氧化圈的显著程度初步筛选得到明显分泌漆酶的21个菌株.进一步将这21个菌株分别进行摇瓶发酵,用ABTS法检测发酵液中漆酶的活力,复筛出3个漆酶产量较高的菌株,分别为香菇L03、灵芝T1和糙皮侧耳5.33,其酶活分别为382.3、324.9和297. U·L-1.  相似文献   

9.
平菇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菇与香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经初筛获得5个新菌株,其茵丝生长速度、纤维素酶活力(FPA酶活、CMC酶活)、木质素酶活力(漆酶酶活)得到明显提高,其中R23菌株在26℃下培养茵丝生长速度最快,且漆酶产酶能力显著高于亲本,R8茵株最耐高温,R24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表现最优;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显示R4、R15、R24新菌株含有香菇和平菇双亲的酶谱条带.  相似文献   

10.
以Cerrena sp. HYB07菌株所产漆酶为研究对象,制备磁性Fe_3O_4-壳聚糖固定漆酶.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漆酶制备的最优条件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0.4μg·mL~(-1)、戊二醛质量浓度4 mg·mL~(-1)、交联时间12 h、给酶量160 U·mL~(-1)、固定化时间8 h.在此条件下,漆酶固定化率为78.03%,固定化漆酶活力为97.19 U·g~(-1).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固定化漆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3.0,最适反应温度为45℃.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漆酶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固定化漆酶用于蒽醌染料活性亮蓝脱色,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不仅染料脱色率优于游离酶,且在汞离子存在下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麦离体培养中影响遗传稳定性的因素,对大麦3个品系的花粉再生植株的诱导培养采用了不同温度、不同激素浓度及不同低温预处理的培养方式,对各种试验条件下诱导的再生植株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的酶谱条带较常规培养温度25℃的酶谱条带有较大变化;在培养基激素2,4-D为5mg/L浓度的酶谱条带较常规激素浓度2.5mg/L的酶谱条带也有较大变化;而低温预处理也不同程度地导致了酶谱的变化.根据同工酶酶谱分析,认为在大麦再生植株的诱导培养过程中,采用常规的25℃培养温度乖培养基激素2,4-D为2.5mg/L浓度的处理可以保持材料本身的遗传稳定性;而提高培养温度、培养基激素浓度及采用低温预处理的措施有可能影响其遗传稳定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多孔菌漆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孔菌漆酶的产酶曲线及酶作用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在该培养条件下,多孔菌第9天达产酶高峰,峰值酶活为412u/ml,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4.2,最适酶解温度为25℃,Mg2 、Mn2 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 、Fe3 和Cl-则能明显抑止漆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的融合表达及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大肠杆菌(SUGL)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从基因组扩增得到植酸酶基因ap-p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ORF读框包含1440个核苷酸.将该基因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中,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工程菌BL21(DE3)-pET32a-appA.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在30℃下,以0.1mmol/L IPTG诱导表达植酸酶,表达量达到10%以上.在37℃,用钒钼酸铵法测定了表达的植酸酶活性为40740.7U/g,同时观察不同加热温度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发现融合表达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均匀设计法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对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弹性蛋白多肽-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ELPs-PDOR)重组蛋白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装液量为30%,诱导剂浓度为6.3mmol·L-1,诱导温度为30℃,诱导时间为2h的优化条件下进行培养,重组菌融合蛋白表达量是原始表达量的3.3倍,酶活力提高到10.84mkat·L-1,提高2.1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云芝在PDY培养基中的漆酶活性;漆酶的产酶高峰在第9天出现,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酸碱度为pH4.6,K~ 、(Zn)~(2 )等离子可提高漆酶的活性,而Ag~ 离子则对漆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氧基改性的丙烯酸系树脂含环氧基,环氧基可在温和条件下与蛋白质上的亲核基团氨基反应而实现其固定化.研究了环氧基改性的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漆酶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时,在硫酸铵浓度为1.5mol·L-1、加酶量0.2U·g-1、pH 6.5、温度35℃条件下固定3h,测得固定化酶活性最好,比活力为0.026U·g-1,活力回收率为3.67%;该固定化酶催化反应的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 4.5,米氏常数(Km)为1.233×10-3 mmol·L-1.锰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在4×10-3~4×10-4 mol·L-1浓度之间时对固定化漆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在4×10-5~4×10-6 mol·L-1浓度之间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果聚糖的代谢过程不仅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也能有效地提高大蒜植株的抗逆性。为探讨低温胁迫对大蒜生长和果聚糖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正常培养(25℃)和低温胁迫(4℃)下探究大蒜幼苗处理0、3、6、9和12 d时的生长指标变化特征及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与果聚糖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对乐都紫皮大蒜幼苗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胁迫3 d时,乐都紫皮大蒜幼苗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茎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3. 45%、42. 22%、17. 63%和58. 10%,随后降低幅度变缓。(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低温处理使1-SST基因和1-FEH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且在胁迫第6天时达到最高值。1-SST基因和1-FEH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45倍和7. 56倍; 1-FEH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1-SST基因的表达量,故低温胁迫下果聚糖代谢酶关键基因的表达过程是一个"以合成为主,以水解为辐"的过程。低温胁迫抑制了乐都紫皮大蒜幼苗的生长,胁迫第6天是幼苗响应低温的关键时期,并推测乐都紫皮大蒜主要通过增强果聚糖的合成来响应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CBI数据库中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全部热激蛋白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一种中央区具有典型α-晶体蛋白质结构域的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shsp27(Gen Bank编号FK669241.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了四纹豆象4龄幼虫经不同温度(4、15、30、37℃以及4℃低温处理24 h后回复30℃)胁迫处理24 h后,shsp27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在4龄四纹豆象幼虫中,低温(4、15℃)与高温(37℃)胁迫处理后shsp27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30℃恒温培养组)均有上调响应,但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程度略强,低温回复处理组的相对表达量也略高于对照组,但上升不显著,初步认为shsp27基因表达与四纹豆象耐寒热的适应性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温度和植物抗性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对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 Nb)被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侵染后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进行实验,通过分子研究手段测定了温度对植物抗病毒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温(23°C)处理相比,病毒侵染在高温(30°C)处理下被抑制;且高温处理下水杨酸羟化酶(NahG)转基因烟草更显著.进一步检测表明,高温能够显著提高NahG烟草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在侵染后期,高温促使染病植株中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同时,RNA沉默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高温处理下的NahG烟草中均上调.上述结果表明,高温通过刺激RNA沉默及相关抗逆激素途径提高了植株对病毒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红菇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实验设置了两个不同阶段下,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的影响,第一阶段时间为两个星期,主要研究红菇菌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确定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第二阶段时间为一个星期,主要研究不同生长状况的红菇菌丝在相同的温度下的生长情况,验证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菌丝保存最适温度为4℃-10℃;温度过高会使菌丝体内的酶变性失活,温度过低则使菌丝体内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此实验为培养红菇菌丝的正常生长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