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大众媒介在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灾难的报道。本文从大众媒介和国家形象传播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大众媒介在5月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中对中国国家政府形象、领导人形象和民众形象等的传播,进而深化大众媒介对于传播中国完整的国家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各级政府来讲,如何有效地在互联网空间传播政府形象是一个新课题。以2011年的中国形象宣传片为例,根据相关调查,该宣传片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对改善和提高中国国际形象有很大的帮助。但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震既是灾难,也是契机。在抗震救灾中,政府反应迅速有序,信息透明,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观,显现了公民社会的茁壮成长,体现了中国政府较高水平的现代国家管理能力,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亲民形象、中国军队良好的机动能力和充满人性的中国军人形象,凸显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赢得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日报》有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之报道语料的及物性分析表明,《中国日报》主要通过物质、关系、心理、言语过程等表现手段,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立场出发,建构和表达中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者”“气候治理合作的推动者”和“国际气候秩序的引领者”的大国形象。这些报道,传播了中国气候治理理念,也对贬损中国的言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回应,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在气候变化上做出的贡献,使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知和善意理解,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赢得国际美誉。  相似文献   

5.
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需要转换经济与文化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优先序列,用文化优先替代经济优先,构建“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要有所作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亲善睦邻,营造“周边和谐”,是提升“和谐世界”理念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世界博览》2013,(11):8
国家形象调查结果出炉,中国获得2005年以来最低分。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其委托西方民调机构以及大学所作的一项各国国家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5个国家中,德国的国家形象最好,美国和中国排名第八、第九。这次调查共对全球近2.7万人进行问询,让他们对25个国家的影响力进行正面和负面评价。排在德国后面的依次是加拿大、英国、日本、法国,印度排在第12位,伊朗则再次垫底,其国际社会负面看法率为59%。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韩国电视连续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的火热程度再一次让我们领略到"韩流"的威力。进入21世纪以来,以韩国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以及游戏、服装等为代表的韩国流行文化风靡全球,成为继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经济因素之后,提升韩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其实,对韩国国家形象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经济和文化之外,还有国际社会对韩国人的认知。随着韩国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并深度融入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走出国  相似文献   

8.
城市带、省级的形象是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省级形象对地方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媒体时代下,以短视频为主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交流与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也为国家和地方形象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新的路径。通过对YouTube上排行前100名的关于安徽形象的热门视频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国际受众对安徽形象了解较单一,主要对旅游美食感兴趣;对新型社交媒体运用不够,特别是国内媒体对安徽形象视频制作与供给不足,英语视频资源缺乏;安徽形象的国际传播还存在格局视野狭窄,策略方法不当等问题。因此,要重视立体化的宣传理念,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新型传播介质,积极发挥网民主体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安徽形象,提升安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中国的国家形象因为难得历史机遇而面临着新的提升空间,那么对国家形象内涵、功能和定位的探讨就更需要不同学科角度的深入思考.虽然一个良好的当代中国形象,可以借助强大的综合国力、依靠成功的国际传播策略来主动塑造和鼎力提升,但还需要以公共关怀、普遍参与的方式,鼓励各行各业对中国丰富多彩的符号、形象、意象和信息系列进行价值观上的深入理解和意义把握,并让这种价值层面的开拓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实践层面和国际关系层面的公关工作相互联结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国力之间的对比。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量,然而中国的声音和文化影响,即软实力,却没有相应的地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形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国家媒体的话语权有关。为了能使中国的媒体尽快"成长",关于中国大众传媒的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不仅是信息传递和符号转换,也是跨文化的交流和促进心意互通.针对国内外受众的文化差异,我们不仅要重视中国形象在国际传播中的语言与符号转译,还需重视价值观的对话与观念沟通,才可能真正从容应对新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媒介”对当代社会的核心作用.目前我国核心价值观的英文译介涉及到中西理解多元与统一、分歧与共识、思与行关系上的诸多差异,这些可能形成理解障碍的观念差异需要我们更好地转译和更多地解释.  相似文献   

12.
谈铁凝小说的艺术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是当代引人注目的优秀青年女作家。她的创作对我国女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塑造了一系列多姿多彩,颇具个性的女性形象。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其对女性人生、命运的关注,为我们了解认识当代女性及其生存状态,探讨、研究当代社会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对其创作及独特艺术视角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规则制定权之争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各国竞争的主要形式。国际教育规则是国际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教育制度的核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的制定,有利于传播中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并推动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当前,中国参与国际教育规则的制定面临国际教育公约制定的参与度不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和国际理念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中国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国际社会提供的机遇,加大对国际教育公约制定的参与力度,增加专业人才储备,积极践行国际理念,将中国思想、中国价值及中国智慧贡献给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与这些社会变革密切相关的话语则为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研究素材。以此为背景,首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会议于2006年4月8-10日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南开大学、天津商学院、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与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四校联合主办,来自英国、奥地利、新西兰及国内30余所高校的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与此同时,诸如"中国威胁论"之类的误解和偏见也相伴而生。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有效地管理中国的国家形象,使中国在得到世界关注的同时赢得世界的尊敬,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关系 自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与国际互联网链接的国际端口,向全国和全世界各地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商业团体及社会各界隆重推出中国对外经贸信息权威性的政府站点以来,那精美的主页,一直令全球网民对中国政府的网上形象有着良好而深刻的记忆,每天的访问量始终以惊人的数字在增长。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政府部门登上因特阿。而且,已不再仅仅是展示自己的形象。济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柴书重告诉记者,单纯盖高楼大厦并不代表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真正反映…  相似文献   

17.
人体美是人类直观自身、直接欣赏自已的美.人体艺术以其直观可视的真实形象表现人体的美,是以人体为素材表视作者对人性的肯定与对肉体的赞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典型的妇女形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舍笔下的虎妞、杨沫笔下的林道静和李凖笔下的李双双都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典型的妇女形象,她们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祥林嫂是中国文学史上封建妇女的终结性典型形象;虎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为小市民出现的妇女形象,是反映中国妇女现代性萌芽的标志性人物;林道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为成长中的知识分子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妇女形象;李双双是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妇女主人翁的典型形象。从祥林嫂到虎妞,到林道静,再到李双双,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妇女典型形象的演变过程,概括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妇女的政治意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这些妇女形象还留给我们另外一些思考,即我们的文学创作者必须具有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观意图,而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树立“写时代、写历史”的创作理念,这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脱胎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有现实,使得"零余者"这一形象具有一番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作文的烦恼主要是没有写作素材,学生应学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素材,建立作文素材库。充实作文素材为的方法有储藏校园生活素材,撷取家乡生活素材,筛选搜集社会生活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