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潮》1999,(12)
从1973年到1988年的25年时间里,我曾先后8次进入雅鲁藏布下游大峡谷中进行科学探险和考察。对于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来讲,我用自己艰苦、诚实的劳动,总算实现了有所发现和创新。回首几十年的岁月,我感到欣慰的是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无愧于生我养我的热土,无愧于20世纪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一生有两件事最难以忘怀,我认为是完全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是1994年4月,中国科学家在长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包括测量成果在内的综合规模性的科学论证和对比,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河流大峡谷;二是1998年12月,中国人实现了人类首次徒步全程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壮举。在穿越和考察过程中,在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西兴拉——帕隆藏布汇入口之间),证实和发现了4大河床瀑布群.  相似文献   

2.
张继民 《科技潮》2006,(3):50-51
与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的地质、水文、植物、地理、环境、大气等学科的研究论文,科学家们发表了不少,出于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需要。尽管有些论文对于我来说似懂非懂,我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一些篇章。印象最深的,最能澄清我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模糊认识的。则是高登义先生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理论。近年来,我一直以这个理论去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整个藏东南的植被、冰川状况,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自197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曾先后于1973、1974年,1982~1984年、1991和1993年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先后徒步到达过派一白马格熊、希让—甘代的沿雅鲁藏布大峡谷河段,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参加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和新闻工作为人类首次徒步全程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打下了基础,他们不愧为先行者。然而,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河段,即自白马格熊—扎曲—甘代的沿河地段约90多公里,由于自然条件太艰险,科学家们并未能涉足。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和珠海天年高科技国际公司主办,由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11)
继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证实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之后,我国科学家去年成功实现人类首次徒步穿越大峡谷。作为大峡谷存在的背景,青藏高原也同时引起各界的关注。而最近几个月来,随着我国科学家关于青藏高原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的公布,青藏高原研究再次成为各界尤其是科技界的"热点"。最高的山脉、最高的高原、最大的峡谷、最大的山地冰川——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和南极、北极并称地球"三极",亘古就矗立在北半球,雄视天下,成为地球上最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长期以来,拥有无数不解之谜和独特之处的青藏高原,吸引了众多中外科学家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5)
去年10月9日,中国天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队出发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考察队随后将于10月19日正式出发开赴西藏。10月17日考察队决定我与其他几名考察队员驾驶汽车从北京出发到西藏与考察队大队会合。路途遥远,时间短暂,我们设计了从华北平原横跨黄土高原最后登上青藏高原的行车路线。所以,在对大峡谷考察之前,实际上也有了一次难得的对沿途几个省区进行环境考察和调研的好机会。跨越黄土地的沉重1998年10月19日13时30分,按照既定计划我们汽车分队从北京出发,两辆越野吉普车"大山猫"与"森林人"载着我们如离弦之箭向西南——黄土高原驰去。黄土高原在我们的心中是厚重  相似文献   

6.
立足西南披肝沥胆   在世人眼里,西南无疑是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群山连绵,河流急湍.这里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里有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这里有地球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里有神秘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霍尔帕湖:这里是“地球之肾“--长江、恒河等中外众多著名大江大河源于此处……   ……  相似文献   

7.
奔流于世界屋脊上的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当它流经西藏派乡后突然河道变窄,并围绕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狭谷急流,倾泻而下,直奔印度境内。1994年初,中国科学家参照过去考察资料,经过认真的计算分析,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处达5282米,谷底宽度仅80~200米,长度为496.3公里,并以此三个参数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柯尔卡大峡谷相比,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当之无愧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峡谷。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记者张继民向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之后,叶笃正、刘东来和孙鸿烈等院士认为,这是20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之一,它将改写世界地理教科书,并为人类深入认识自然作出贡献。自此,国内外科学家、探险家和新闻记  相似文献   

8.
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世界之最的重新测定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作大拐弯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简称大峡谷,下同),是中国科学家在长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包括精密测量在内的综合科学论证,与原来认为世界之最的峡谷进行对比后发现的(见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每日电讯报道)。什么叫发现?《辞海》云:本已有的事物或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开始知道叫作“发现”,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连续的V形大峡谷长达504.6公里,最深处为6009米,最狭谷底河床宽仅35米;峡谷平均坡降为9.14,最陡的地方坡降竟达75.35;实测供洪枯水位高差极值达21米…  相似文献   

9.
藏族历史悠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优秀成员。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藏族人口459.3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口211.47万人,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46%。1997年底,西藏人口244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5%以上,是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区。西藏有1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有世界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和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6国接壤,边境线近4000公里,是祖国大西南的天然屏障与门户。西藏平均海…  相似文献   

10.
徐霞客一生与地方志有不解之缘,年少时他最爱读图经地志,年长时地方志伴他游遍大半个中国。他一生酷嗜搜求志书,所集志书“充栋盈箱,几比四库。”而其游历日记亦因真实可靠,成为后世修志之取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曾评价《徐霞客游记》;“于山川脉络剖析详明,尤为有资料考证,是亦山经之别乘,舆记之外篇矣。”  相似文献   

11.
新书新碟     
《科技潮》2005,(2):60-60
《植物的私生活》出版:中国唱片总公司编辑推荐:大卫·艾登堡《把创新当成习惯》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编辑推荐:精彩的实例演示,浅显易懂的创新途径,创新大师告诉你,创新其实很容易!一本精妙的书,让你日日感受创新,一本轻松的书,天天改换你的面貌。《中国地理大发现》出版:山东画报出版社编辑推荐:该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中国地理探索与发现的图书,是专家学者写给广大社会公众的高品位的通俗读物。内容上自3千年前传说中的周穆王西巡,下迄最近几年来对天坑群、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探索与发现。《2004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蓝皮书》…  相似文献   

12.
黄河滔滔,历经九曲方能一泻入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勘探队伍,一路披荆斩棘,曲折回环,才完成心中的梦想。这正如我们漫长的人生旅程,不可能是一条平滑的直线,弯路无疑将会是他别无选择的旋律。(以比喻和类比开篇,点明话题。)弯路会使我们迷失方向,弯路会使我们摔得鼻青脸肿,但是,请别忘了,它同样是我们难得的人生经历。(辩证分析,表明观点。)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苏省江阴县南旸岐人。徐霞客是一个不应科举,不求名位,酷爱自然,专心致志把毕生精力献给旅游考察事业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旅行家;同时,也是一个在重科学、重实践的新潮流推动下,冲破封建传统观念,把我国古代地理学引向实际考察道路,开辟了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之所以成为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是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1998,(6)
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大峡谷切开了藏东南喜马拉雅山和高原地形的屏障,使南来的印度洋季风沿着峡谷深入高原内部,形成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沿峡谷进入高原的水分和热量,构成生命的基础,使热带的环境沿河谷向北推伸六个多纬度,使藏东南地区出现了世界最高的“绿洲”。4月,当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的旅行、地理考察实践以及一部《徐霞客游记》,有理由使他成为中国有口皆碑的人物。但是同样因为旅行,徐霞客也留下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劣迹。然而即使有人知道,出于为贤者讳,不是刻意隐瞒,就是故意回避,总之绝少提起。  相似文献   

16.
1637年,法国人雷奈·笛卡尔发表了题为“几何学”的论文,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使变数进入了数学,把几何与代数联系起来研究,建立了解析几何学。变数被引进数学,是数学领域里的一次重大革命,从此常量数学跃进到变量数学。对此,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从哲学的高度给予了科学的评价,指出:“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  相似文献   

17.
华亭 《世界博览》2012,(9):78-79
正美国"富二代"的中国禅心汉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作家、行者,都是他,又都不是他。他很佩服徐霞客,也想通过旅行的方式了解中国不一样的文化脚踏一双黑色布鞋,肩背一只黄色僧包,自1989年第一次来中国旅行,这身装扮就是比尔·波特的"标准配置"。一把大胡子留了十几年,几乎成了他的标志。可他却说,那是因为刮胡子很痛,也麻烦,懒得刮,却也没有特意留。他是一个很难贴上标签的、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的人。他说:"我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但我还是一个修行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麓柴达木盆地内甜参1井晚新近纪以来的砾岩层特征的研究,并结合砾岩层年代分析,初步探讨了砾岩层反映的青藏高原隆起信息:新近纪晚期青藏高原经历了一系列的隆起阶段,隆起频度较大;早更新世青藏高原处于相对平静的时期,以较短时期的相对隆起;中更新世高原进入强烈隆升时期,尤以晚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两次隆升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是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国土考察的先驱。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以岩溶学研究最为重要.他所研究的岩溶过程、热带岩溶和洞穴学诸领域,都是岩溶学的主要科目,徐霞客无庸置疑是世界岩溶学的伟大先驱者。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是现代地理学的资料宝库.  相似文献   

20.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抬升对高原的地形地貌甚至河流网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高原河流网络显现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色。为揭示青藏高原河网的发育规律和研究高原抬升对河流网络及地形地貌的影响,该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分析技术,从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RTM)数据中系统提取了青藏高原雅鲁藏布、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怒江和黄河上游这6条大河的河流网络,分析其典型河网参数,如河网分支比、长度比、面积比及坡降比等。通过与Horton定律描述的一般性河流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河网在高原内部的1到6级河流很好地符合一般性河网的规律,而处在高原边缘的最高级河流较大地偏离Horton定律,高原边缘的差异抬升和断裂构造是影响河网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