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9年 5月 4日 ,北京的学生面对卖国条约走上街头。他们的宣言和他们的游行标志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产生。事实上 ,这一代是在 1898年以来的两代知识分子奠定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他们是能够描绘现代中国新文化轮廓的人 ,他们具有的自学精神 ,是三代中国知识分子努力的成果。他们仍然遵循着中国知识分子世代相传的道路。他们以天下为己任。 1919年 ,当他们毅然唤醒国民的时候 ,他们不象前辈人那样盲目 ,他们更加自信 ,更准确迅速 ,更有效地行动 ,因为他们更年轻 ,也因为他们面临的时代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他们曾是中国直销业界中显赫一时的人物,在回首中国直销发展20年时,他们的名字注定需要提及,在他们身上,更体现出行业的悲壮。20年后我们回望中国直销的风雨历程,或许重新定义他们的价值已无需要。更或许他们的经历早已风散云淡,对于他们的经历,或许还会有一丝惋惜,但更希望的是能通过他们来铭记当年那一段段精彩往昔。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怎样称我的国家,叫希腊还是叫格里斯?”有些希腊朋友问我。当他们得知中国人称他们的国家为希腊时,都很高兴,并赞扬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尊重别的民族……”原来,他们不大愿意自己的国家被称作格里斯(Greece),也不愿自己的人民被叫为格里克,而希望他们的国家和人民被称为希腊(Hellas)和希腊人(Hellenes)。一位希腊学者向笔者介绍了如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任正红 《世界知识》2014,(20):68-69
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增多,有的外国人来华定居或加入中国国籍,有的中国公民赴国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对原内地中国公民而言,如果他们持有美国主管机关颁发的“美国绿卡”或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证明书”,是否意味着他们已丧失中国国籍?  相似文献   

5.
<正>民国时期有一个"疑古学派",一些中国历史学家怀疑中国历史记载、典籍的真实性,算是反思中国人自己的历史。现在也出现了一个"疑古学派",不过是一些中国学者怀疑外国历史记载、典籍的真实性,是要替外国人反思他们的历史,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因为对他们来说,世界主要分成中国和西方国家两个部分,说起外国差不多就等于西方国家了。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大学教师并不是不照顾中国留学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教学方法同中国老师不一样。笔者教过的一些学生,希望在本科毕业后到日本学习,提高日语水平、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还能学习对就业更有利的专业。早在笔者在日本读本科以及研究生的时候,周围就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也抱有类似的目标,因此学习很认真,上课的时候经常向老师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学习态度值得钦佩。  相似文献   

8.
与跨国公司比翼齐飞是我们的愿望,也是可能做到的;关键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实行正确的政策。’99《财富》全球论坛在上海红红火火地开过了,世界跨国公司的老板们在中国企业界和广大公众面前亮了相,交流了经验,展望了未来,增进了理解,彼此都有收获。老板们对中国的评价相当不错,许多人都说中国是他们进行投资的首选之地,很愿意同中国保持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言之凿凿.看来绝非溢美之词。但是他们对中国人有时提到的“与狼共舞”并不认同,而更喜欢用“比翼齐飞”这个比  相似文献   

9.
“五四”在社会政治观念上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标志着中国新音乐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礼乐之邦”美称的泱泱大国,当时面对西方音乐洪流的冲击。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产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生死存亡的深刻忧患,迫使他们不得不思考中国民族音乐的出路何在。因此,他们从整体上提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购房者是居于加拿大购房者之后的第二大购房群体,从加利福尼亚到纽约中国购房者不断攻城略地,他们喜欢用现金付款,购买的大都是数额巨大的豪宅。现在,很多中国富豪到美国投下巨款购买豪宅,他们最喜欢的是能够上美国名牌大学和名牌中学的学区房。他们买下豪宅,希望能够为  相似文献   

11.
立君 《科技智囊》2000,(10):27-28
仿佛一夜之间,做网站忽然成了中国大陆上一件最最时髦,最最有前途的事业。互联网经济的温度几乎又使人想到了中国大陆八、九年前的经商狂潮,只不过这次的舞台更大些。网站的发起者多半是具有较好知识背景又和国外有密切接触的感觉敏锐者。他们既看到了互联网在美国股市的成功,也看到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和潜在的资源。于是,他们决定在中国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特殊的“指代不明”的群体,在30年代日本向中国武装移民时形成,后成为日本战后的“弃儿”,善良的普通中国人将他们养大成人。现在他们多已近古稀,却在日本难以养老……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直销法草案的具体规定和中国直销市场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将准备进入中国直销市场的企业分为外资实力企业、外资黑马、内资实力企业、内资黑马、灰色企业。直销立法之后他们何去何从,每个群体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  相似文献   

14.
车韦 《华东科技》2001,(7):30-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令人鼓舞的经济发展前景和不断发展的庞大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应当说,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除了他们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模式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入乡随俗”,成功地融入中国“水土”。 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外资企业多来自于具有成熟市场体制和完备法律制度的国家,因此很注意“蹈循法律规则”,不少外资企业的技术性规范比国内法律规定的要求还要高,如果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他们便遵循最高的法律原则甚至更高、更抽象的法律精神,自觉把法律的最终价值取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外交部领导的了解,大都来自新闻媒体中外事活动的一些片断。毫无疑问,他们的上镜率远比其他部委的领导高。他们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代表,外交官形象的缩影。然而,大家通过这些渠道所看到和听到的只是他们风光的一面、荣耀的一面,其幕后的感人故事,他们的艰辛和忙碌,为国家  相似文献   

16.
张健康 《世界博览》2011,(12):29-35
<正>留学欧美的共同经历让他们成了中国政坛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漩涡之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再次被置于舆论臧否的风口浪尖。2011年6月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一篇题为《周小川为人民币改革巧施木马计?》(WereChina’s Leaders Conned?)的文章援引北京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说,2009年,周小川成功说服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17.
阎海东 《世界博览》2012,(12):66-68
正他们为什么来中国谋生?他们本来在自己的国家可能是失败者,但在中国,只要稍微勤奋一点,就能过得不错。不过,对外国人的宽容态度,也许该结束了。北京西城区后海附近的南锣鼓巷,无论白天夜晚都非常热闹。在这条酒吧店铺林立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和北京其他酒吧街一样密集的外国人群。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13,(21):10-10
有“土豪”朋友合理划算。跨国公司很清楚这一点。 在中国的新浪微博上,他们被提及超过5600万次,人人想做他们的朋友,但没人喜欢他们。他们似乎无所不在,挥金如土;但他们难觅行踪,回避媒体。他们对奢华的热衷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支柱,倒门也因品位差而遭鄙视、嘲笑和抨击。他们就是“土豪”——“土”意味着土气或粗野,“豪”意味着显赫、华丽。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有一股被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亲台势力,他们多年来一直从事反对中国人民和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活动,妄图阻挠台湾归回祖国,破坏我国统一的大业。1979年中美建交时,这股势力曾鼓噪过一阵,去年美国总统竞选运动中,他们又掀起过一阵风浪。这股势力是由哪些人物组成?又是怎样纠集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09,(2):8-8
在中国,这个著名“侦探”组织的人们很少休息。他们正在无情地寻找“猎物”。对了,他们的工作是免费的,足以让国际刑警组织或者国家安全部门汗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