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石油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引起的陆地系统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稳定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是研究石油污染胁迫下植物和土壤行为特征的有效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和植物在土壤石油污染下的反应,本研究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在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三叶草(C3光合作用途径、豆科植物)和扁穗冰草(C4光合作用途径)这两种植物及其生长土壤的δ13C和δ15N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石油污染导致土壤δ15N值随污染浓度升高而升高(1.9‰到3.2‰),δ13C值降低(-23.6‰到-26.8‰)。但是,三叶草δ13C值随土壤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29.8‰到-31.6‰),扁穗冰草δ13C值降低而三叶δ13C值相对保持稳定(-12.6‰到-13.1‰),说明两种植物对土壤污染不同的应对策略。特别在土壤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2.
关于孪生素数椭圆曲线的联立Pell方程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p、q是适合p 2=q的奇素数,δ∈{-1,1}。证明了:当且仅当p=3,q=5,δ=1时,联立Pell方程组x^2-py^2=δ和z^2-qy^2=δ有整数解(x,Y,z)=(7δ,4δ‘,9δ”),其中δ,δ‘,δ“∈{-1,1},适合y≠0。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胡杨两种形态叶片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生长在塔里木盆地的胡杨为研究材料,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探讨不同种群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两种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胡杨叶片的δ13C值为-29.81‰~-25.33‰,说明胡杨属于C3代谢途径;胡杨宽卵形叶片和披针形叶片的δ13C值差异显著,宽卵形叶片的δ13C值要比披针形叶片的明显偏正,平均偏正2.08‰,说明胡杨宽卵圆形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要高于披针形叶的.  相似文献   

4.
设δ是数域Fn维线性空间V上的一个线性变换,λ是δ的特征值,本文要说明的结论是λ的特征子空间Vλ与V上基的选取无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各种应变速率下,不同晶粒度对超塑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1gδ-1gδ的关系曲线,发现在从1.5×10~(-5)/秒-9.6×10~(-4)/秒的范围中,1gδ-1gδ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实验证明对Zn-A1共析合金采用超塑流变经验方程是合理的,并对n和P作了测定。 在不同晶粒度下,测定了各种应变速率和最大伸长率的关系。发现超过1.5×10~(-2)/秒,晶粒度增大时,超塑性明显下降,直至发生早期断裂。说明在一定应变速率下,超塑性对晶粒度是很敏感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定义理想的δ-极限点和δ-聚点的概念,讨论了在L-fuzzy拓扑空间中的Moore-Smith δ-收敛理论.  相似文献   

7.
树轮α-纤维素δ13C角分布及其气候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从中国天目山和庐山采集的4株树轮样,分析了树轮沿不同方位δ^13C的变化特点,讨论了角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树轮在不同方位上的木质α-纤维素δ^13C值不同,而且各方位上δ^13C的差异与分析期间历年平均值的年际差异在量级上大致相当。对各方位δ^13C作方差分析表明,各方位存在显性差异。说明δ^13C的角分布具有独立意义。对其中一棵柳杉树轮δ^13C角分布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方位的δ^13C值与年、季节和朋降水及温度相关,从而使树轮可记录住处分辨率提高、信息量增大。用树轮δ^13C的角分布重建的气候要素更能反映气候要素的实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证明了当δ(G)≥2,且I′(G)〉3时,G有分数2-因子,并说明此结论在一定意义上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设G=(X,Y;E)为二分图,其中|X|=|Y|=n.证明了:若n≥((a+b)2)/(b)-(a+b)/(b)且δ(G)≥(an)/(a+b),或δ(G)>a+b+n-2bn+1,则G有[a,b]-因子.并且将说明,条件δ(G)≥(a)/(a+b)n为最好的;而当b<n≤4b且bn+1为整数时,δ(G)>a+b+n-2bn+1也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义芋开集引入广义LF上与下δ-弱半连续和广义δ-弱连续多值映射等概念,并研究了它们的各种性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红外热像图局部熵差的泄漏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体泄漏流动的温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热像图局部熵差的密闭容器泄漏定位方法.通过带有压缩因子修正的焦耳-汤姆逊系数计算,推导泄漏节流温差,利用热成像方式采集充入冷却压缩空气前后的被测对象温度场,进而根据多帧红外图像的局部熵差确定泄漏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熵差算法有效克服了诊断过程中被测对象的外形和表面缺陷干扰,能够高效、准确地实现泄漏点定位.  相似文献   

12.
运用van der Waals状态方程讨论焦汤系数和转换温度,通过对CO2实际气体等焓膨胀的焦汤系数及转换温度与van der Waals理论值比较发现,CO2实际气体的焦汤系和转换温度与理论值偏差不大,基本能反映实际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的各种基本关系,可应用于一般热力学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实际气体的维里状态方程出发,导出了实际气体μJ-T的一般形式,并推导了低压条件下范德华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  相似文献   

14.
王威  程时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60-4763,4780
试井是人们测取油气井不同工作制度下井底压力和温度的过程。但在常规的试井中,温度被假定为常数。但在实际测试中,温度是变化的。针对此情况,在能量守恒的基础上,根据傅里叶定律推导出产层处温度与地层热力学性质的关系,绘制了温度理论图版。通过选取不同的热力学参数值,得到了影响温度试井的热力学敏感性参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立的温度试井模型,反求有代表性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随着CO2驱油技术的发展,高含CO2采出物在通过井口节流阀时由于焦耳-汤姆逊效应会造成阀后低温,继而可能产生冻堵的风险。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高含CO2采出物(CO2/天然气/N2/油/水)在通过节流阀时的温降情况,分别分析了阀前后压降、气液比、含水率等对节流温降的影响。研究发现:节流阀前后压降与节流温降呈线性关系;节流压降越大、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气液比越大、含水率越低,节流效应越明显,阀后温度也越低,藉此提出基于阀后温度确定井口防冻的临界气液比的方法,该研究为高含CO2油井井口防冻及集输工艺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吴义彬 《江西科学》2011,29(1):11-18,22
将玻尔兹曼分布律应用于实际气体紧靠容器壁处,厚度为气体分子有效作用距离s的边界区域保守力场中,用边界区域界面自由能作为状态参量之一,推导出实际气体的玻尔兹曼因子方程。进而应用该方程导出了理想气体物态方程、非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气体体系边界区域热力学函数和焦耳-汤姆逊效应的新解析。用与著名的范德瓦尓斯方程、维里方程对比分析的方式进一步论证了:玻尔兹曼因子方程不仅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而且比范氏方程、维里方程更能如实地描写实际气体在各种压强条件下的自然状态、更具合理性与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气井的节流系统对气井的生命周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节流工艺,不但可以延长气井开采寿命,还可降低成本。对国内超高压气井使用的节流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川西北气矿产气井不同节流工艺内流场进行仿真,运用流场分析软件对单级节流和两级节流工艺系统内部的压力、流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节流工艺系统合理CV值及开度,得到了不同节流工艺系统的最高流速,提出了现场不同节流工艺下的节流参数选择及使用建议。研究表明,3种节流工艺均可满足节流要求和现场生产情况,其中,单级节流工艺简单,但流速均在850 m/s以上,阀门冲蚀严重;一级固定二级可调节流的最大流速在550~600 m/s,低于单级节流,但最大产量受限;两级可调节流的最大流速与一级固定二级可调节流相仿,可实现按需调产,但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普光气田采气地面流程水合物形成预测与防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光气田为高含硫中等含二氧化碳干气气藏,在地面节流过程中容易形成水合物而堵塞集输管线.因此进行了水合物形成预测.基于渗流理论、产能方程和节流原理,通过Wellflo软件模拟计算了普光2井在不同产气量下井口的温度和压力值,并计算了不同节流级数和不同节流压力下节流后的温度,据此预测了节流阀后管线中能否生成水合物.结果表明:普光气田节流过程中容易形成水合物;地面流程为两级节流时,应重视一级节流参数的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面流程的节流原则和相应的水合物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类具有转向点超曲面的奇摄动椭圆型方程边值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n维空间中如下一类具有转向点超曲面的奇摄动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Lεu≡εLu ∑^ni=1fi(x1,……,xn)Эu/Эxi g(x1,……,xn)u=0,(x1,……,xn)∈Ω,u(x1,……,xn)│ЭΩ1=φ1(x1,……,xn-1),ai≤xi≤bi,u(x1,……,xn)│ЭΩ2=φ2(x1,……,xn-1),ai≤xi≤bi。其中:ε为一正参数,且L=∑ni,j=1aij(x1,……,xn)Э^2/ЭxiЭxj(aij=aji),∑ni,j=1aijξiξj≥λ∑ni=1ξ^2i,任意ξi∈R,i=1,2,……,n,λ>0。利用多重尺度法和比较定理、就形坐标和抛物柱函数,研究了该边值问题解的渐近性态。  相似文献   

20.
三维空间中一类非线性波动方程整体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研究了非线性波动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