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分析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形成的体制因素、文化传统的影响和本身的缺陷三方面原因,阐明进一步完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途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和监控机制,加强监督机构的总体协调;建立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设计。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反腐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变当前的尴尬处境,成为反腐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形成的体制因素、文化传统的影响和本身的缺陷三方面原因,阐明进一步完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途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和监控机制,加强监督机构的总体协调;建立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设计.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反腐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变当前的尴尬处境,成为反腐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3.
惩治官吏贪赃罪是我国古代吏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惩贪肃贿之刑法制度不断发展,至唐代趋于完善。以唐律为代表的唐代法律体系首创赃罪,立法严密。惩罚严厉,对有效预防和打击贪赃腐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唐代惩贪制度及其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依法治国、完善监察等方面得到启示,以指导现今反腐法律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着从我国《刑法》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现状入手,结合当前学界对此问题的争议,辩证地分析了我国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的不足所在。主张针时现行立法的不足,从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予以弥补和完善,以期进一步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更加有效地打击贪污腐败分子,加快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设立的本意是打击腐败分子 ,弥补贪污、贿赂罪的不足。但是 ,由于其在犯罪客观特征、法定刑、前置制度上存在着立法上的缺陷 ,使该罪在实践中存在违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并成为违法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保护伞的缺陷 ,故 ,建议完善、修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的概念应是家庭成员以暴力或胁迫、侮辱等手段,侵害其他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包括身体上、精神上和性方面的权利),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的特点有(1)主体具有特定性;(2)施暴行为的故意性;(3)暴力行为的隐蔽性;(4)暴力行为的周期性和反复性.完善家庭暴力法律救济应包括:《刑法》中增设家庭暴力罪;引进民事保护令制度;完善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制度;改进执法过程;完善司法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提高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符合打击腐败犯罪的要求,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然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现实中仍存在许多困境,为了解决该罪所产生的问题.必须从立法方面进一步完善.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8.
元代在犯人监收、狱具使用、罪囚衣粮、病囚医治、罪囚卫生条件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在承继唐宋的同时,又稍有变化。为使管理者尽力奉行,规定了报囚制度、检视制度和录囚制度。  相似文献   

9.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97型法新增设的一类罪。本在简要介绍犯罪立法沿革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规定的本类罪的特征进行了剖析,并对亟需完善之处提出了两点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刑法在保护环境资源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犯罪构成要件、立法完善为视角,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构成要件中关于主观罪过方面一些争议较多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力争对本罪有个宏观的整体把握,以期达到正确掌握该罪之犯罪特点,准确适用刑法指导实践,促进环境的刑事法制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则不仅为西方国家普遍承认,也是联合国人权宪章所确立的一项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此,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引入了该规则,从而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更加民主、文明。但目前该规则引发的争议仍然较多、立法矛盾尚存、相关配套制度也仍然欠缺,因此,应以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增加的一项刑事司法原则,但该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完善好该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刑法修正案(六)》第20条确立了枉法仲裁罪,从该修正案的草案阶段开始至今,围绕该罪是否应该设立,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现在,枉法仲裁罪的确立虽已尘埃落定,但各种批评意见却愈发热烈,且直指该罪存废问题。纵观仲裁员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诉求、理论基础、法律基础、现实条件及经济学依据五个方面,枉法仲裁行为刑事规制的正当性自然凸现。  相似文献   

14.
诈伪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诈伪字词的含义在春秋战国时期趋于完善,为诈伪罪的产生奠定基础。诈伪罪的产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道德的变迁相关,在西周时期,一般性诈伪罪出现。至迟在战国末期.政治性诈伪罪已经出现。诈伪罪的产生历程深刻印证着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罪名、客体、举证责任、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证据与法定刑完善等问题。主张以拒不说明巨额财产真实来源罪作为本罪的罪名更为科学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与威信 ;建议立法妥善解决说明是否圆满、财产持有人等问题 ;本罪的法定刑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其实行的是相对的严格责任 ,要充分发挥《刑法》第 395条的实效 ,必须完善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 ,并制订《阳光法》  相似文献   

17.
“非典”疫情的爆发。不仅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也为完善我国刑法相关法律规范提供了契机。以罪刑法定为基本尺度,对非法经营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存在的缺陷进行理性反思.将得出完善立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现行刑法新增加的罪名,文章就增设本罪的必要性,本罪的构成特征,认识本罪应注意的问题,本罪罪名的确立以及本罪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做了较大篇幅的修改,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明确写入立法,提高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法定刑、增设财产刑,设立特别累犯制度,对缓刑、减刑、假释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对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相关联的敲诈勒索罪、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从刑法解释论的角度对修改后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等问题进行解读,对完善我国刑法学理论和指导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做了较大篇幅的修改,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明确写入立法,提高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法定刑、增设财产刑,设立特别累犯制度,对缓刑、减刑、假释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对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相关联的敲诈勒索罪、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从刑法解释论的角度对修改后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等问题进行解读,对完善我国刑法学理论和指导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