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果树花期霜害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萌芽开花较早的核果类果树如桃、梅、李、杏以及仁果类果树苹果、梨等,花期易遭受春末发生的晚霜危害.严重年份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如1992年部分地区的晚霜危害,造成水果减产70%左右.因此,果树花期应注意预防霜冻的危害.预防措施有:  相似文献   

2.
银杏良种—江苏大佛手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大佛手在桂林引种表现生长快、长势好、生长期长、早实、丰产、质优等优良性状,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大砧嫁接、幼树整形修剪、加强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疏花疏果是江苏大佛手获得早实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大佛手在桂林引种表现生长快、长势好、生长期长、早实、丰产、质优等优良性状,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大砧嫁接、幼树整形修剪、加强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疏花疏果是江苏大佛手获得早实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除了采树品种遗传特性决定果实既定的品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如施肥、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和采收日期等,各种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果树施给N、P、K、Ca等营养元素,会对果实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元素的效应,不仅与其数量也与各元素之间的平衡有关。利用整形修剪增加树冠透光量,使树冠达到的透光面积愈大,产生优质果愈多。早期疏芽疏花可以节省树体养分,但疏果则有选优去劣的好处,而保留住有潜在能力的优质果。适期采收能在果实产量和品质上产生良好的效果,过早过晚采收果实,均造成色泽、肉质风味和耐贮性的降低,增加贮藏中的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5.
桃树温室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琼 《武夷科学》2005,21(1):150-152
栽培管理技术是温室桃树种植的重点所在。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土肥水管理、整形与修剪、保花果和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桃新品种"丽红"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期成熟品种“早凤王”为对照,对中早熟桃品种“丽红”休眠期及花期的抗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丽红”一年生冬态枝条表面有一层白色蜡质薄膜,可有效防止冬旱害的发生;越冬枝条有较高的电解质含量和较低的电解质渗出率;休眠枝、芽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含量均较高,水势较低,上述特点使其在休眠期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花期抗寒试验表明,0℃低温处理后“丽红”雌蕊的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MDA含量则低于对照,呼吸速率相对平稳。花粉萌发试验表明,0℃低温对“丽红”雌蕊刺激花粉萌发能力的影响较小。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栽培区域可适当北扩。  相似文献   

7.
桂花花期物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地区几个秋桂品种3 a花期物候的观察,比较了不同品种秋桂开花物候期及花芽和花部形态特点;同时分析了秋桂开花物候期与气温的关系,认为在花芽完成分化并发育到某种程度之后,日最低气温降至启动低温是进入花期的关键,表现为圆珠期花芽迅速膨大,进入顶壳期;顶壳期之后,对低温要求不严格。研究品种中‘早银桂’花期最早,随后‘早籽银桂’和‘雄黄桂’进入花期,‘晚银桂’、‘金球桂’、‘金狮桂’有大量花开的花期接近,均较迟。  相似文献   

8.
结合西和县两个核桃良种采穗圃的营建,从采穗圃营建、土肥水管理、良种嫁接、幼树整形修建、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科学、细致地阐述了核桃采穗圃的建立技术,对西和县核桃产业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牡丹品种花期在秦皇岛地区的物候情况,对引种至该地区的1个野生种以及29个牡丹品种的花期进行了物候观察。结果表明:1)引进牡丹在3月上旬进入萌芽期,4月上旬进入展叶期,4月中旬进入风铃期,4月中下旬进入露色期,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入始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入末花期9月中下旬进入枯黄期; 2) 30个引进牡丹种质资源,以始花期为判断标准,可分为早、中、晚等3类,其中野生卵叶牡丹花期最早,‘京玉天成’‘岛锦’‘旭港’‘海黄’花期晚;而根据开花持续时间,可分为超短、短、中等和长等4类,其中‘映红’开花持续时间最长可达到17 d,‘京玉天成’‘岛锦’和‘花王’开花持续时间最短,仅有7 d,最早和最晚开花之间相差20 d。  相似文献   

10.
野外定点观测了不同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伏牛山、武夷山、三清山和大别山种群)的开花物候,并统计分析了其花枝、花和果实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香果树单花花期以伏牛山种群最短,为5-6 d,其余种群的较长,为7-8 d;伏牛山种群始花期和终花期均较早(7月1日,8月3日),花期持续时间34 d显著短于其他种群,由伏牛山种群至武夷山种群,随着种群地理位置的南移,香果树的始花期逐渐推迟,花期持续时间逐渐增长;花枝、花和果实的分布及数量受其所在树冠的位置以及种群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较大.母树树冠的上层和阳面的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位置的数量.伏牛山种群虽然单株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较少,但单花枝产花的数量(184.08±28.71)和座果数量(1.62±0.20)显著高于其他种群,武夷山种群单株母树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比例最高,而单枝座果数量较低(0.74±0.07),与三清山种群差异不显著.开花物候指数与生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香果树开花物候对其生殖成功具有显著影响,开花数量越多的香果树母树的结实量越多;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的个体其结实量越多.  相似文献   

11.
<正>自1976年以来在成都、宜宾、乐山、重庆对黑胸网螱分飞作了连续八年生物学观察,认为黑胸网螱分飞期可分为分飞始期、分飞盛期、分飞未期三个阶段。适宜的气温是导致分飞的主要原因,分飞盛期出现早迟与当年各地3月25日前连续40天的积温相关。上述各地的分飞盛期都出现在相同的月、旬内,且所有盛飞日基本在宜宾地区刺槐始花和成都地区的刺槐大量谢花期之间。因此,只要用成都的积温或宜宾和成都的物候就可对成渝地区的分飞盛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品种海棠初花期物候特征,探究花期与温度的内在联系,并在品种水平上揭示花期稳定性差异及变化规律。【方法】使用67个海棠品种的4年初花期物候数据对多品种海棠初花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使用多年的气象数据对多品种海棠初花期群组物候标准偏差(σ)的计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2014—2016年多品种海棠初花期日期顺序与2013年的初花期均有较高的相关性。晚花期品种的σ值大于早、中花期σ值。早花期品种群与中花期品种群的σ值和开花前一年10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小于6 ℃的天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晚花期品种群σ值与开花前一年10月1日至开花当年2月1日期间小于4 ℃(P<0.05)及开花前一年10月1日至开花当年3月1日期间小于4 ℃(P<0.05)的天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低温对于海棠初花期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早、中花期品种相对于晚花期品种而言对低温需求更大,且休眠时间限制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晚花期品种间初花期顺序的稳定性更低。  相似文献   

13.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里 《宜宾科技》2010,(2):23-25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又名冬方蛀果蛾、桃拆心虫、梨小蛀果蛾。卷蛾科(Tortricdac),小卷蛾亚科(Olethrcntinac)中的世界性果树害虫。(1)危害杨梅、桃、核桃、杏、李、枇杷、海棠等果树的新梢,被害枝萎焉、枯干、下垂;(2)危害梨、苹、桃、枇杷、李、杏、山楂、木瓜、柿等果实,受害果常腐烂,不勘食用,李小果被害易脱落;(3)危害枇杷枝干韧皮部。  相似文献   

14.
王鹏 《汉中科技》2012,(1):47-47,43
春季是梨园周年管理的关键阶段,本文提出了合理修剪、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病虫防控等五项技术要点,对提高汉中的梨果高产、优质、高效具有参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农林厅组织的第二届“神园杯”江苏省优质水果评比近日揭晓,61个产品获得金奖,55个产品获得银奖。本刊理事单位江苏省太湖长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冠玉枇杷榜上有名。此次评比从今年6月到10月。获金奖的果品有冠玉枇杷、早红宝石油桃、银花露桃、金太阳杏、黄玉樱桃、夏黑葡萄等早熟果;爱甘水梨、巨玫瑰葡萄、湖景蜜露桃、美国八号苹果等中熟果;弘前富士苹果、泗洪大枣等晚熟果。  相似文献   

16.
覆盆子系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为多年生亚灌木,高1~3m,植株散生倒钩状皮刺,枝干由一年生幼枝、二年生果枝和三年生枯枝组成。春4月,二年生果枝首先自地下根状茎上萌发,逢节生花,常单朵,花期萌生一年生营养枝,同时上年果枝凋枯,此期三枝并存。野外多见实生苗、根蘖苗,也可扦插成苗。花期4~5月,果期6~7  相似文献   

17.
平谷区位于北京东北部,距京城70 公里,有16 个乡镇, 275 个行政村,人口39 万,其中农业人口28.63 万,面积1075 平方公里,果树面积35万亩。平谷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桃生长,发展桃产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优势得天独厚。平谷区桃的生产规模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得到了较快发展,实现了从一村一户的行为到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桃——品带动战略”,从单纯抓生产环节到“产、加、销”一体化;从以东北市场为主到全方位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实现了从数量效益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确立了平谷桃产业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8.
选择地径0.7~1.0 cm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苗作砧木,在4月11—25日之间用单芽切接的方法,可使金桔嫁接成活率达到94.92%.嫁接后及时抹芽,并多次摘心,加强肥水管理,使金桔快速成形.7月中下旬时,选择12个头以上的植株在夏梢停止生长起挖装盆.起苗时尽可能伤根不断根,盆土选用"坑塘土加草炭(体积比7∶3)",上盆后前7 d保持水分充足,以后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同时注意追施复合肥.用调节夏梢适期萌发和控水的办法来促花,用摇花、降温、疏花疏果和除芽等措施来保果,可以使金桔在北方实现当年嫁接、当年上盆、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的"四当"目标,使金桔冠径平均达到35 cm以上,每盆结果3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9.
柑桔园受冻后恢复生长是果农迫切需要掌握的管理技术。本文提出了查灾清园、灌水保根、追肥保叶、适时修剪、疏花疏果、防治病虫等冻害后恢复生长的管理技术措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杂交配合无性系选择是杨树改良最理想的途径。国内外许多优良的杨树无性系都是通过这一途径获得的。杨树的种子小且戒熟期短,其杂交工作可在室内进行。室内杂交避免了到高大树上进行杂交的困难,可克服亲本双方花期和产地的不一致,便于隔离和管理,还不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提前开花,便于尽早进行杂交工作。目前,国内外杨树室内杂交中普遍采用切枝水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