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斤澜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1)
林斤澜同志是温州人。正如他自己说的“大概因人老了,也思乡”,于去年四月间回到家乡。本校及其他单位,借此难得的机会,邀请他谈谈短篇小说创作。这里刊出的,是本校姜加标老师根据他两次讲话纪录的整理稿,曾经他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2.
苏童的短篇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堪称经典,而这种经典地位的获得与其在小说创作中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与阐释、对小说审美形式的高度自觉是分不开的。对苏童而言,小说是"灵魂的逆光",他将自己的灵魂--"人性"--注入小说空间,使小说具有深广的叙述张力;同时他又擅于在小说中营造诗意的审美氛围,通过意象的选取、童年的回忆姿态、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使小说呈现出诗意焕发、韵味遥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3.
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五月出版了《骆宾基短篇小说选》,这个选本集中了骆宾基短篇小说创作的精华。 《北望园的春天》是解放前骆宾基前期主要著名的短篇小说的汇集,它包括(老女仆》、《乡亲—康天刚》、《北望园的春天》等篇,它和后来一九四五年在四川重庆写的《一个坦白人的自述》,一九四六年在上海写的《由于爱》,以及建国后一九五○年写 相似文献
4.
钱英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王鲁彦是五四以后文坛上出现的有影响的乡土文学家,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他作过肯定和赞许。茅盾则称他为中国现代的典型作家,还写了《王鲁彦论》,发表在小说月报上。 他的作品除长篇《野火》(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版,后改为《愤怒的乡村》,由中兴出版社出版)外,短篇集有《柚子》(北新版)、《黄金》(人间版)、《童年的悲哀》(亚东版)、《小小的心》(天马版)、《屋顶下》(现代版)、《雀鼠集》(文化生活版)、《河边》(良友版)和《伤兵旅馆》等十多篇未收入集子的小说。此外尚有散文集《驴子和骡子》(生活版)、《旅人的心》(文化生活版)、《婴儿日记》(生活版)等数种。另外尚有不少的翻译。“从他开始写作到他逝世的二十多年中 相似文献
5.
试论凌叔华小说反讽的文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叔华从小在大家族里长大,对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客观冷静的叙事方式建构了她们矛盾的生存状态,形成其小说反讽模式。这种反讽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西文化的冲突,也体现在两种冲击下人物自身的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6.
凌叔华是新文学初期的著名女作家,她与冰心、庐隐一样善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中观照女性的命运,探寻女性的命题,书写自我生存的体验与感悟。她把目光对准了那些都市温饱人家和高门巨室中那些温柔端庄的温婉女性,通过对她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人生际遇的描述,揭示了封建家庭影壁、屏风后的生活内幕,讲述"五四"妇女运动以外的闺门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时代生活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7.
袁振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
巴金的艺术创作虽然以长中篇著称,但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也写下了为数不少的短篇佳作。要了解巴金创作的全貌,探讨其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是十分必要的。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写第一篇短篇小说《房东太太》,到一九七七年发表《杨林同志》,解放前后巴金共写了八十五篇短篇小说。其中,解放前写的分别收入十三个短篇小说集内,解放后写的十四篇收入《英雄的故事》(小说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巴金的短篇创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贯穿了巴金创作的各个时期,因而也就成为巴金思想和创作发展轨迹的鲜明体现。其中不少作品发表之后,立刻引起文艺界 相似文献
8.
史铁生中短篇小说创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被动写作到温情回忆再到焦虑冥思。这一变化是伴随着作家对生活和文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通过对作家这三个阶段创作主题的归类,探讨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之心路历程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琪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1,14(1):1-3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涉及英国人在国内和海外的各种生活,题材新颖,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多变,具有冷峻、客观的特色,被誉为"英国莫泊桑"。他的艺术风格构思新颖,叙述冷静客观,人物心理刻画细腻。 相似文献
10.
11.
杨晓莉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6):533-535
白朗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小说创作成就较高的女作家。对白朗短篇小说创作的结构和语言进行了分析,认为白朗擅长运用中国传统叙事和西方心理展示相融合的小说结构,语言直白、粗犷、明快,表现出浓烈的东北文学创作的美学特质和意蕴,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2.
王燕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81-83
即便与其成就卓绝的戏剧和长篇小说相比,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中短篇小说亦毫不逊色。但无论是读者还是学术界,对其中短篇小说关注不多。文章以《毛姆小说选》为蓝本,认为其中短篇小说采用陌生化的叙事方式,人物形象丰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创作历程的介绍与分析,本文阐述和探讨了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为现代英语短篇小说创新的领军人物,曼斯菲尔德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她的作品大多围绕妇女和孩童展开,情节与故事背景都比较简单,以展示生活中自然美与和谐美为主题,运用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瞬间,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散文体小说。 相似文献
14.
汪振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
(一) 高晓声是一位在解放初期开始发表作品,显示了文学才能,不幸在一九五七年那场政治风暴中受到摧残,被赶出文坛,而今重新沐浴着党的阳光,回到文学队伍里来的作家。如果不遭那场变故,也许会在创作上硕果累累,有很大成就;然而也很难预料,他是否会受到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走上背离现实主义的道路?所以从现在的既成事实看,却正应验了“坏事变好事”这句话。高晓声被放逐回家乡,恰似鱼儿归大海。使他长期在农村生活,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获得了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以至一旦重新拿起笔来,就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两年多写出了近二十篇短篇小说,成为文坛上 相似文献
15.
孙中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2)
在“五四”以来的文学战线上,茅盾是杰出的作家和坚强的战士。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光辉旗手——鲁迅的战友,在许多年代里,为实践、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为文学服务于民族解放和人民大众革命的方向,坚实的奋斗着。象周扬同志说的:我们杰出的作家茅盾,是三十年来新文艺运动战线上的老战士,他对革命文艺创作是作了很多贡献的。 相似文献
16.
谢凡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蹇先艾是“五四”后期登上文坛的老作家,也是第一个把边远贵州介绍给全国人民的很有特色的乡土作家。当“五四”文学革命由理论倡导进到文学建设的时候,蹇先艾还只是一个不满十六岁的中学生,就满怀热情地投入“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洪流。蹇先艾的文学生涯,是在新文学的哺育下开始的,又是追随着新文学的步伐前进的。在新文学(包括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他浇注了自己的汗水,贡献了自己的劳绩。蹇先艾在学生时代开始文学活动,以后长期从事教书生涯,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从事写作 相似文献
17.
吴广义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4):6-8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喜剧手法的成功使用,使中国小说的审美情趣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用喜剧手法揭示悲剧主题、以喜剧场面刻划人物复杂性格、以乐衬悲的反衬艺术,喜剧化的“大团圆”结局等。这与中国古代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民族审美观甚至宗教观,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奇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
1、在二、三十年代的北平文坛,凌叔华被誉为“东方典型美人”。这不仅是对她娇妍容貌的赞美,更是对她温婉雅淡文品的称许。的确,翻开她的小说,立刻会感受到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温婉氛围。凌叔华生长于书香仕宦之家,父亲是典型的旧式文人,曾与康有为同榜中进士,并点翰林,和京域骚客画师过从甚密。书画簪缨之族的养育,俊彦风流之士的熏染,造就了凌叔华诗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风范,玉成了她温柔含蓄的个性娴静淡雅的气质。另一方面,凌叔华的父亲又是一个官宦,他资财丰厚,妻妾成群。凌 相似文献
19.
20.
郭福平是粤北作家群中最有创作实绩、成果最为突出的一个作家,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村风味。这从创作精神、创作方向、创作原则上可探索出郭福平创作道路的轨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