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城市地铁施工区的交通通行特性分析,以广义费用为基础,研究地铁施工区段占用道路对于通行费用的影响,并且从燃油成本、时间成本、事故成本三个角度,构建了城市地铁施工区的能耗费用成本函数、时间成本费用函数以及事故安全成本费用函数,提出了定量计算受道路被施工区段占用影响的通行成本模型,以便于评估地铁施工对于城市道路正常运行带来的经济损失,可用于城市在建设地铁的可行性研究,便于人们在选择进一步优化施工区的交通管理方面做出参考。实例应用表明,由于地铁占道施工,施工前后产生的通行成本相差较大。同时,因施工增加的通行成本占建设成本的8%,应该作为建设地铁的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影响分析中阈值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阈值单一、未考虑道路交通状况差异性的问题,基于城市道路等效通行能力和密度比评价方法,提出了充分考虑道路不同交通状况的交通影响分析阈值计算方法.根据密度比评分标准,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划分为若干等级,对各等级道路提出了相应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出行阈值,同时在出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高层住宅公寓(10~25层)的交通影响分析规模阈值.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已有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两个潜在假设进行分析,指出采用道路上某一断面的通行能力作为整条道路通行能力的思想方法不适用于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实验交通工程学角度,提出了面向城市道路整体的"等效通行能力"概念,初步的调查结果验证了其优越性.最后给出了等效通行能力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许多道路必须扩建,而施工区广泛存在于路段和交叉口区域,城市道路施工区将改变车道的宽度,对车辆的正常行驶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大量排队和交通延误.针对城市路段施工区的交通流和交通延误进行了仿真,研究施工区域环境中不同因素对车辆延误的影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到达率,分析了受施工区影响的入口交通延误的特征,施工区的尺寸与位置等因素对路段施工区交通延误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城市路段施工区交通延误分析方法,并考虑了路段施工区长度、施工区宽度、大型车比例将对路段施工区的交通延误和平均通行速度产生显著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施工区交通延误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基于分析结果可制定合适的交通管理措施,减少路段施工区的交通拥堵降低延误和事故率.  相似文献   

5.
城市快速路施工区行车环境复杂,不仅是城市道路的瓶颈区域,亦是城市道路的事故多发点,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应用仿真方法,设计施工区的警示系统,以达到合理警示车流、提高施工区的安全和效率的目的。首先分析施工区的危险因素,再选取冲突率和交通量分别作为安全和效率指标,最后应用vissim仿真平台设计试验,探索不同因素对施工区的安全和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工区的交通需求、大车率和驾驶员对限速值的服从率对施工区的通行效率和安全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仿真试验结果,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对警度的阈值进行确定,进而对施工区的警示系统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机动车的需求和使用量有了飞速的增长,从而导致了城市交通量的激增,并由此引发了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文中就交通事故的占道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进行数学分析,论述了事故占道的形成机理。结合路内停车现状及调查数据,对事故占道行为和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形式的事故占道对动态交通的影响情况。着重探讨了事故占道对道路交通、路段车流及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缺乏方便实用的交通干线通行状态评价指标和方法,各地对干线通行状态的评价主要通过主观判断,缺少量化分析,不够科学合理。首先,总结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各类交通状态评价指标及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选取平均停车次数、平均行程时间等指标,并针对高峰、平峰等不同时段的管理目标设置各项指标权重。其次,采用实测车跟驰交通流的调查方式,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和计算。然后,采用加权平均法综合计算干线通行状态综合评估指数,依据指数值确定对应的通行状态等级。最后,选取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进行实地评测应用。结果显示,采用提出的方法进行干线通行状态评价,实现了各项指标的量化分析,评价结论可反映出干线交通组织管理水平,为管理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道路通行状态。  相似文献   

8.
应用PEMS技术测试了西宁市典型道路及其路段的交通状况,提出了基于PEMS的路段、行程、行程时间、行程平均车速、自由流行程时间、行程时间延误率及行程平均速度延误率等概念和计算方法,研究了基于行程时间延误率、行程平均速度延误率的城市道路路段交通状态判别方法,并对典型道路及路段交通拥堵进行分析判别.同时,研究了城市道路路段交通状态与车辆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辅助决策者合理评价以及选择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与从交通规划层面宏观评价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思想不同,从交通设计的微观层面入手,依据交通效益、交通安全性、土地使用效率和环保性四个准则,建立了较为实用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算例。算例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借助于路段饱和度、交叉口饱和度、排队长度、交通流、平均速度及延误时间六项指标,建立车辆通行模型和交通仿真模型.从不同评价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用VISSIM软件对三种不同开放类型的小区周围交通进行仿真模拟,得出最优的小区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道路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以宿州市城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交通运行状态的分析研究。通过GPS系统获得浮动车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修复和预处理;选用路段行程速度和交通流量作为评价参数,构建了路段行程速度计算模型。利用AGNES聚类算法对道路流量和平均车速进行聚类分析,以此对道路交通状态进行等级划分并确定不同等级的区间值。结果表明:宿州市主干路严重拥堵临界值为20 km/h,低于标准值(21 km/h);同时次干路的中度和重度拥堵阈值也明显低于规范值,原因可能是车道较窄、机非混行。该研究可以为利用交通数据评估城市交通状况提供新方法,可以提高交通管理者对道路结构的认识,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道路及交叉节点的拥堵界定及拥堵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交叉口及路段拥堵概念的提出,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提出适合我国城市交通运行特征的交叉口及路段拥堵界定方法。对交叉口及路段服务水平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实例研究了典型交叉口的延误仿真评价,并对交叉口与路段拥堵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成果对我国城市交通运行的评价和改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道路网通行能力、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从道路负荷度、车辆绕行及路侧停车需求三方面出发,构建针对城市办公区路网单行交通组织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最小干道路段平均饱和度、车辆最小绕行系数及最大停车泊位增长率为目标,力图优化单行方案以使目标函数最小;下层模型假定出行者遵循用户平衡分配原则选择路径,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算法处理多目标问题。最后对北京市某办公区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组织单行交通之前,干道饱和度明显降低,支路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在保证较低的车均绕行距离的前提下,路侧可设置泊位数增大,支路可增设的路侧停车泊位为实施单行交通组织前的2.9倍。由此可见,研究提出的优化模型可为办公区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中心区域组织单行交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随机松弛时间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动态计算模型。研究了交通系统内部车辆间相互干扰作用对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影响。运用交通流动力学理论建立模型,证明了模型的各项异性,并基于蒙特卡洛和欧拉折现法设计相应的求解算法。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给定交通供需条件下的行程时间可靠性退化规律,量化交通流内部车辆间相互干扰对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车辆间相互干扰程度的加剧会引起行程时间可靠性退化轨迹的明显改变,干扰越剧烈,动态行程时间可靠性的退化速度越快、达到稳定状态时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水平越低。拓展了传统行程时间可靠性计算模型仅考虑外部供需的局限性,探讨了交通流松弛时间的随机波动对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影响。所建模型和方法可以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大型设施的动态行程时间可靠性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交通流量的预测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和车主的出行规划提供很大帮助,如何进行准确且高效的交通流量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的交通流量预测数据通常是车速和行车轨迹,研究人员通过在高速上每隔一段距离布置交通传感器获得数据,这些方法应用于城郊地区和高速公路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城市道路人口密集且交通情况复杂,不适合大规模布置传感器获得所需交通数据,所以不能使用现有的方法进行预测。笔者提出了一种利用城市道路卡口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已有的交通数据分析来总结交通流量周期性变化的特点;然后,基于这些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来提取相应特征;最后,依据这些特征训练适用于城市卡口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基于真实交通数据集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值的RMSE和MAPE分别为15.3和7.3,即预测准确度可以达到92.7%。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达到现代化城镇道路交通系统的抗震减灾目标,依据网络可靠性分析理论,以新疆新兴城市北屯市的道路交通网络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道路单元可靠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北屯市现有道路的抗震可靠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以医疗救护系统连通可靠度为评价指标,计算了不同烈度下交通网络中各个节点与医疗救护点间的连通可靠度,找出了城市交通网络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北屯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干线信号交叉口是路网交通流汇合和分离的节点,是保障城市交通顺畅通行的关键所在。面对信号控制策略评估方法单一的问题,构建了一种面向交通效率、交通安全和交通环境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模型对城市干线信号控制方案展开综合评估。最后以太原市兴华街干线的三种信控方案为例,借助 VISSIM 软件和间接安全模型,获取所需的评价指标值,计算综合得分。结果可知,在城市干线中使用信号联控方案最优,能有效提高干线的综合水平,其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评估体系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城市干线信号系统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评价规划路网的服务水平,引入平均到达饱和度与延误率指标,以克服单一饱和度指标对路网交通流分配评价的不足.交通分配过程中,根据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路段交通量与出行时间成一个“侧峰曲线”关系,采用交通分配模拟法基于“侧峰”路阻进行交通分配,引入了到达交通量和通过交通量的概念,并提出了平均到达饱和度和延误率指标对道路网络交通流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预约出行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出行模式,为了确保预约出行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实施,交通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因此对面向预约出行的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前沿工作进行综述。以交通控制为研究主线,对面向预约出行的需求适应性交通控制方法、保障预约出行效益的车辆控制,以及控制与服务协同3个方向的前沿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出行方式,预约出行对于出行时间可靠性要求较高,交通控制需要保障预约出行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构建既有利于提升路网整体运行效益,又能保障预约出行车辆优先通行的控制方法。最后,需要推动交通控制技术和服务型交通管理技术的融合,实现交通控制与出行服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