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我们首先看看这6个名词:1.科学哲学;2.科学论;3.元科学;4.科学方法论;5.自然科学哲学问题;6.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元科学”在西方比较流行,我国也开始应用。“科学论”(wissenschaftstheorie)仅仅在西德流行。这三个名词的意义是基本相同的,都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同一个哲学学科。“科学方法论”在我国早已流行。英国的波普尔学派往往把“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现代自然科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社会科学(人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广泛涉猎各门新兴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的交叉科学专著。全书以天体、地球、生物、人类社会组合而成的“自然社会综合体”——天地人巨系统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了“天地人巨系统”的主要内涵,形成演化序列、结构与功能、运动与节律特征,进而概括出天地人巨系统的八条  相似文献   

3.
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建立--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从生态道德关系的角度,承担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学只建立了生态伦理(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的思维模式,而没有从理论上建立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行为模式。本文从人地关系角度,以行为地理学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这是对生态伦理学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把机体的假说作为哲学的基础应归功于莱布尼茨。撇开现象的数学物理秩序,深入实体的形而上学秩序,理解机体系列生长的共同根据,在原始力量中寻找派生力量的基础是莱布尼茨单子论的任务。单子论呈现了一个动态的、关系的宇宙图景,强调了实在的不确定性,指出了完满的协调、完整秩序和宇宙统一的可能性。怀特海的机体哲学是以单子论为出发点,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对关系本体论和动态宇宙观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论爱因斯坦的经验约定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爱因斯坦的主导哲学思想,中外学者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理性论的实在论”(Rationalistic Realism),按照传统的哲学概念,也可以称之为“理性论的唯物论”。对于这一观点,我没有什么异议。在本文,我要论证的是:经验约定论(Empirio-conventionalism)也是爱因斯坦主导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领域和某种程度上,它在爱因斯坦的思想中甚至和“理性论的实在论”一样强烈;而且,像理性论的实在论一样,经验约定论在爱因斯坦的早期思想中就占主导地位。这一点常常被许多研究者所忽略,有必要在此加以强调。下面,我将依次展开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从生产方式角度,以深圳发展奇迹为案例,考察其产业创新和城市发展,并引出几点结论,包括指出:自然辩证法要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就导致从自然论(哲学)、科学论(哲学)、技术论(哲学)的研究,发展到关于工程论(哲学)、产业论(哲学);从自然研究、科学研究、技术研究,发展到工程研究、产业研究。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试论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结构“·……周昌忠([·l)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一孙慕天(1·8)意义与科学进步“·”··”“·”·”·”·”·…曹秋华(l·14)玛利·赫斯的科学哲学理论”,”·”·…罗慧生(2.1)薛定愕科学哲学思想述评“·”····”一胡新和(2·9)图尔明关于理论评价问题的思想……王小光(3.1)嫡理论的哲学意义···”········“···……王维(3·8)科学哲学中的统计说明模型”····一顾速(3·17)科学、合理性和牛顿 ········.·””.……〔英〕W.牛顿一史密斯(4·l)论爱因…  相似文献   

8.
认识复杂的地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复杂的地球"是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直接产物.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地球,认识复杂的地球,必须更新我们以前所熟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科学家以建立"地球系统科学"入手对复杂的地球进行研究,而"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则是从哲学的角度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9.
“控制论原理研究计划”具有其明确的组织目标、独特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原理,力图建立一个“进化一控制论系统哲学或世界观”体系。进化系统哲学以进化论、自组织、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系统科学为基础,并进行概念、原则和方法的整合与统一,涵括了过程本体论,建构认识论,进化伦理观三个哲学层面。这种系统哲学或世界观将为一系列古老的哲学问题提供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中国古代风水说是一种大地有机说。它是由原始的“地母崇拜”思想发展而来。它用生气论和胎、息、孕、育等原理建立了自己的穴位体系,其中风水穴实为女阴的象征。作为一种大地有机说,它强调的是环境各部分的协调,同时强调最佳穴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