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油田措施规划的模糊期望值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措施规划对延长油田增产稳产年限、降低开采成本、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实现措施优化配置十分必要.以油田措施增产最大化为目标,兼顾成本、工作量等目标,建立了油田措施规划的模糊期望值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混合智能算法.实例表明,该模型理论基础严格,求解方法科学有效,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为油田措施规划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最大化措施增油量高于规划措施增油量这一事件的机会函数为目标,兼顾成本、措施量等目标,建立了油田增产措施随机相关机会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混合智能算法.实例表明,该模型理论基础严格,求解方法科学有效,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为油田增产措施配置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油田开发中的多目标问题 ,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 ,建立了措施增油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研究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以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方案为例 ,进行了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 ,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开采条件下确定油田经济效益最大时的产量组合 (最佳经济产量 )的过程称为油田产量优化。分析了影响油田最佳经济产量的因素 ,将油田产量细分为自然产量、措施产量和新建产能产量 ,提出了自然油变动成本、措施油变动成本和新建产能油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多约束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油田产量优化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油田的中、短期开发规划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优化决策的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油田开发中的多目标问题,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了措施增油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了油田开发目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以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方案为例,进行了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求解和优化策略分析,为油田开发措施增油提供了定量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开采中后期,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措施作业边际产量递减,措施作业边际费用递增,措施作业增量边际成本递增。通过对中后期油田油井措施作业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措施作业边际费用递增规律,措施增量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分析,把措施费用看作一项再投资,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原因和经济极限产量计算的方法,以油田单井增产措施为分析对象,提出了油田油井增产措施经济极限的分析模型。这对中后期油田油井开发经济效益的分析和关井时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田产量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现有开采条件下确定油田经济效益最大时的产量组合(最佳经济产量)的过程称为油田产量优化。分析了影响油田最佳经济产量的因素,将油田产量细分为自然产量、措施产量和新建产能产量,提出了自然油变动成本、措施油变动成本和新建产能油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约束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油田产量优化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油田的中、短期开发规划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功能模拟原理(微分模拟方法及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油田开发指标关联关系,研究并建立了油田开发规划的多目标产量分配优化模型。该模型成功地解决了油田的总产量及对应的工作量、成本等其它开发指标最优地分配到各二级开采单位的产量最优分配问题。针对非线性多目标规划问题,采用改进的HookeJeeves算法求解,并将该模型及算法应用于国内某中后期开发油田的开发规划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油田生产实际,确定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了最优规划模型,据此做出最佳的措施配置决策,并根据影子价格分析了决策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宋洪才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1621-1624,1628
本文对如何完成油田开发产量任务,合理地安排各种措施工作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计算机编写相关程序,求出最优方案,应用到具体的油田某区块产量规划实例中,解决了油田产量最优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规划是油藏经营管理的关键,以油气产量最大化为目标,成本、人员需求等为约束,建立了人力资源规划的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混合智能算法.实例表明,模型、方法科学有效,为油藏经营管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赵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316-2319
分析了原油储罐热油循环加热方式的工艺特点,以能耗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热油循环方案的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属于非线性混合变量优化设计问题。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采用分层优化策略进行求解。对大庆油田南三油库的热油循环工艺方案进行了优化。与优化前相比,系统耗电量降低16.4%,耗气量降低31.7%,总能耗费用节约28.9%。对储油罐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加热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热油循环加热方式下,储油罐在高液位,低温条件下运行更经济。  相似文献   

13.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提高采收率,基于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拟合氧化实验的压力降、产出气体含量,建立了注空气低温氧化(LTO)模拟模型,评价了注空气效果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及作用机理,对比了注空气与注N2的驱油效果及经济可行性。实际应用表明,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数值模拟方法可行;胜利油田渤南罗36断块注空气效果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大小依次为注气速度、油藏温度、剩余油饱和度、油藏倾角、射孔位置等;注空气相对于注N2而言成本低,驱油效果好。为胜利油田低渗油藏注空气动态监测及方案调整提供了依据,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开发方案的制订及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程序设计中软件开发还没有编制程序的一套标准方法,编制程序代码的质量不高,效率也不尽人意,提出一种迭代增量式构造程序的方法,给出程序的迭代增量构造模型和实现机制,通过具体实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供了一种能保证质量并且有法可循的程序构建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快速、高效构建一些较为复杂的程序,该方法的思想也同样适用其他类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侯志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5):1139-1141,1154
葡萄花油田属“三低”油田,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欠注形势严峻、治理难度加大,截止2010年底欠注井数占总开井数的28.3%,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无支撑小型酸压技术,通过室内实验优选酸液配方,借鉴清水压裂及大型酸压工艺技术思路,利用常规泵车开展不填充支撑剂的小型酸压试验,探索欠注井层的低成本治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A 油田在纵向上储层多,且各油层物性相差悬殊、流体性质各异、储量分散。油田在笼统注水或多层合采开
发过程中,势必会受储层非均质影响,逐渐暴露出注入水单层突进、含水上升快、储量动用程度不均、各层采出程度不
等、油藏采收率低等问题。如何提高此类纵向非均质油藏的采收率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为手段,根据A 油田均质模型进行了多层合采条件下层间干扰的单因素以及复合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并针对油田实际
非均质模型进行了不同开发方式下储层动用特征、开发效果评价以及开发指标对比,推荐了该油田切实可行的开发技
术方案、提出了指导类似油田开发的技术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problem of more and more severe world energy shortage, much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application of marginal cost analysis to the oil industry. Combined with particular characters, the definition of marginal cost in oil industry is given with the quantitative formula. Taking a certain oil field as an example, practical comput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coincide with general rules of marginal cost theory. Further researches are also made towards the use of marginal cost analysis to our natinal oil industry with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of our country. A new method is thus given for determining price and output of crude oil under the new economic run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8.
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而没有准确地把握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原因.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措施、项目所在地域、项目定位及可行性研究开展的时间这四个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途径,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