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研究微囊藻水华对鱼类的生态毒性及其机理.采用饲喂微囊藻水华浮沫的暴露方法对泥鳅进行口服暴露28 d,剂量为经腹腔注射微囊藻细胞抽取物LD50的1/10[即75 mg细胞抽提物/(kg.体重.d),约为10μgMC-RR/(kg.体重.d)].生长测定结果表明,饲喂微囊藻明显抑制泥鳅的生长,但没有改变实验鱼的肝体比.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实验鱼肝细胞结构有明显的改变,细胞器受到损伤.所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变化主要是内质网膨胀、细胞核变形等,但线粒体结构没有明显变化.显微观察还发现了脾细胞结构的变化,说明微囊藻毒素对泥鳅脾脏也有损伤作用.蛋白磷酸酶抑制测定法检测发现,受试泥鳅肌肉中没有微囊藻毒素的积累,可能是由于低剂量的微囊藻毒素暴露没有引起生物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2.
L-赖氨酸锌的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L-赖氨酸锌的亚慢笥毒性作用,以该药喂养大鼠90d进行实验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赖氨酸锌对大鼠具有明显的增加质量的作用,一般状况、血象、生化指标等无明显改变,脏器和组织等亦均无特殊病变发生,证明L0-赖氨酸锌对大鼠玩任何毒害作用,亦无蓄积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3.
观察除草啶经口饲喂90 d对大鼠血液、尿液、脏器重,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为期90 d的毒性实验。结果,试验期间各组动物一般情况良好,无死亡、厌食和其它异常行为;中、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周平均体重从第2周开始至实验结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的食物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学检查可见中剂量组雄性大鼠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无剂量-反应关系。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RBC和HG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雌性大鼠的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改变。血清生化测定结果可见雄性大鼠中剂量组的B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无剂量-反应关系;中、高剂量组的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组的GL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受检样品对雄性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有一定影响;雌性大鼠中、高剂量组的AL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的A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L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受检样品对雌性大鼠肝功能、糖代谢有一定影响。中剂量的CH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无剂量-反应关系。尿常规检查: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脏器检查和脏器重量系数测定:试验结束进行大体解剖,各剂量组动物大体解剖结果均未见异常。脏器重量系数测定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脑、肝、肾、睾丸重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脑、肝重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高剂量组一只雌性大鼠肾小管管型;其它各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除草啶原药对雄、雌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215.0 mg/kg bw.d及以上时,对大鼠有毒性效应。除草啶原药对雄、雌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7.5 mg/kg bw.d。除草啶原药对血脂代谢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两种乳化剂对大鳞副泥鳅胚胎,鱼苗的亚慢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瑞典制订的欧洲国家标准法的鱼类胚胎-鱼苗毒性测定技术,进行了农乳2201及吐温-80两种常用乳化剂对大鳞副泥鳅胚胎-鱼苗阶段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鱼苗比鱼卵对这两种乳化剂更敏感,农乳2201对鱼苗的最低影响浓度(LOEC)为0.14mg/L,最高无影响浓度(NOEC)为0.07mg/L,而吐温-80则分别为50、25mg/L。与由经验公式推算的结果相比较,差别比较大,尽管在鱼类毒性试验中通常要求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两年慢性毒性联合致癌性试验中SD 大鼠的体质量、死亡率、血常规值和血生化值的变化。方法 SPF 级雄性SD 大鼠135 只,雌性138 只,4~ 17 周龄间每周测量体质量1 次,18 ~ 108 周龄间每4 周测定动物体 质量1 次并计算动物的死亡率; 分别于8 周龄、30 周龄、56 周龄、82 周龄和108 周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 结果雌性大鼠在6 ~ 108 周的体质量与雄性大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82 ~ 108 周龄是大鼠死亡率增 长的快速期。随着周龄的增加,雌鼠和雄鼠血液指标的变异系数增大。性别对大鼠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具有明 显的影响,但雌鼠与雄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血液指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在进行安全性评价试 验中,性别、周龄对SD 大鼠体质量、血常规值、血生化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雌雄宜分开统计,并需使用相同 周龄的动物背景数据作为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口暴露大剂量和小剂量高效氟吡甲禾灵90d后大鼠血液、尿液、脏器重、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方法: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其分别进行了为期90 d的毒性实验.结果:大剂量暴露组28 mg/kg以上剂量时雄、雌性大鼠周平均体重从第2周开始至实验结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小剂量暴露各剂量组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基本无差异.大剂量暴露组28 mg/kg以上剂量组雄、雌性大鼠的食物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雄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水平都随剂量增加有下降;而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 d后,仅rbc和hb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wbc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 <0.05,p<0.01),各剂量组rbc及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还是具有显著性的(p<0.05),hb在剂量达到1.78 mg/kg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剂量组r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雄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p <0.05,p<0.01),各剂量组血清ALP、TBIL、CHE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TP、TG呈下降趋势,各剂量组T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 <0.01);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 d后,ALT、AST基本无变化,与大剂量暴露一样,ALP、CHE随剂量增高指标有所增高,TBIL、TP(p<0.05),TG的变化与大剂量暴露相似,也呈下降趋势.有意思的是,在小剂量暴露后雄性大鼠血糖,胆固醇呈下降趋势(P<0.05),大剂量暴露时GLU、CHOL指标则无此变化.雌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 d后,各剂量组ALT、AST、AL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p <0.05,p<0.01),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各剂量组血清ALB(p<0.01)、TP(p <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下降,肾功能中BUN(p <0.01)、CREA(p <0.05)与对照比较呈下降,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极显著地影响了CHOL、TG水平(P<0.01);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5),显著降低了血CHOL和TG水平,其中血TG水平下降迭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暴露和小剂量暴露产生了不同的毒性效应,98%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对雄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1.78 mg/kg·bw·d、雌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7 mg/kg·bw·d以上时,对大鼠有毒性效应,雄性大鼠靶器官是睾丸.对雄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0.18 mg/kg·bw·d、雌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1.78 mg/kg·bw ·d以下时,对大鼠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大鼠农药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实验是费时最长、参加人员最多、消耗财力和物质最大、操作繁琐复杂而又经不起重复的一个高难度研究工作,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实验开始前的实验设计质量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束后的资料整理和实验报告质量控制。简言之,就是"确实做好预测,周密设计剂量,精心饲养动物,细心观察反应,认真测定指标,实事求是总结"。  相似文献   

8.
参照瑞典制订的欧洲国家标准法的鱼类胚胎-鱼苗毒性测定技术,进行了农乳2201及吐温-80两种常用乳化剂对大鳞副泥鳅胚胎-鱼苗阶段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鱼苗比鱼卵对这两种乳化剂更敏感。农乳2201对鱼苗的最低影响浓度(LOEC)为0.14mg/L,最高无影响浓度(NOEC)为0.07mg/L,而吐温-80则分别为50、25mg/L.与由经验公式推算的结果相比较,差别比较大。尽管在鱼类毒性试验中通常要求溶剂及乳化剂不得超过0.1mg/L,但这个浓度对农乳2201来说仍有亚慢性效应。此外,由于浓度的吐温-80对饥饿状态的鱼苗有延长存活时间作用,故在使用欧洲国家标准法进行试验时,不适合使用这种乳化剂.  相似文献   

9.
亚硒酸钠对麦穗鱼的遗传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ppm的Na2SeO3对麦穗鱼的微核率有显的影响(P<0.05),所以se在定浓度下是致突变剂,而0.1ppm的NaSeO3对麦穗鱼的核异常率有极显的影响(P<0.01),因此,0.1ppm应视为有毒效应浓度。麦穗鱼可用作淡水水体致突变物污染的监测生物。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皮下给予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SD 大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剂量建立阳性模型,积累实验室背景数据。方法取7 ~ 8 周龄健康SD 大鼠176 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 Veh) 、环磷酰胺低( L: 10 mg·kg - 1 ) 、中( M: 20 mg·kg - 1 ) 、高( H: 40 mg·kg - 1 ) 剂量组,每组44 只,雌性各半。雄鼠于交配前28 d 开始给药,每周一次,给药期持续整个交配期直至处死; 雌鼠于交配前14 d 开始给药,交配前每周1 次,交配成功后第0 天给药1 次,总共给药3 次。雄鼠及未交配成功雌鼠于交配结束后处死剖检,雌鼠于受孕后第15 d 剖检,统计各剂量组雄鼠生育率; 雌鼠性周期、妊娠率; 孕鼠死亡率和死胎率。结果环磷酰胺低、中、高各剂量组对SD 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随给药剂量增加,毒性作用增强。结论皮下给予SD 大鼠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高剂量组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较为明显,故选择此剂量作为本实验室的阳性模型。  相似文献   

11.
慢性镉暴露诱发大鼠肝脏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SD雄性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镉暴露中剂量组(M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天分别饲喂含镉0、5、10mg/kg饲料的大鼠全价饲料,分别于第3周和第6周检测肝脏中的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两(AKP).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各组间体重、肝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第3周,与C组相比,只有H组M活性显著增强,其余各组两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第6周,与C组相比,M组AKP活性差异不显著,GCT、LDH活性有显著增强,H组AKP和LDH活性显著增强,GGT活性极显著增强.可见,镉引起肝毒性的机制与酶的活性间存在一定关系.其中GGT是一种敏感性较强的检测镉致肝慢性中毒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乙酰氨基己酸锌的一般生殖毒性。方法:采用Ⅰ段生殖毒性试验。设高剂量3.0mg?kg、中剂量1.5mg?kg、低剂量1.0mg?kg及溶剂(空白)对照组,对SD雌、雄性大鼠进行灌服给药。雄鼠交配前连续给药63天,交配过程中继续给药至剖检(约两周);雌鼠交配前连续给药14天,交配后(以孕0天开始计算)继续给药至妊娠8天,对照组灌服溶剂0.5%甲基纤维素。结果:表明乙酰氨基己酸锌各剂量对大鼠的体重和部分脏器有影响,表现为高剂组对雄性大鼠体重增长有所抑制,但未对交配率、生育率有影响,也未对生殖器脏器重量增加抑制;乙酰氨基己酸锌剂量组对雄大鼠心脏、肝脏增长有所抑制;乙酰氨己酸锌低剂组对雄大鼠肝脏增长有所抑制;但对食量、饮水量、交配率、生育率,孕鼠生育率、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死胎数及胎鼠体重、外观、内脏组织、骨骼等各指标均无影响。结论:受试剂量下,该药对雄鼠具有一般生殖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4种典型纳米材料(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染毒受孕1 d Wistar大鼠,连续给药7 d,染毒剂量为10 mg/kg体重,对照组滴注相同体积的纳米颗粒悬液--新生小牛血清;于妊娠第20 d处死动物,剖腹取胎,记录大鼠最终妊娠数、胎鼠数;测量胎仔体重、身长、尾长及股骨长.结果表明mano-C、nano-ZnO、CNT和nano-SiO2>组孕鼠的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CT)(P<0.05);nano-ZnO组的孕鼠的产仔数,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与各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nano-C组胎鼠的体重、股骨长与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NT和nano-SiO2组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及股骨长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纳米材料降低受孕大鼠妊娠力;不同种类的纳米材料对胎鼠的毒性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三唑醇为研究对象,参照标准方法进行三唑酮对大型溞的21 d慢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溞产幼溞数和体长是对三唑醇最敏感的毒性指标,其慢性毒性下限值和慢性毒性上限值分别为152.4和304.8μg/L,小溞数目下降半数有效浓度为1 729.6μg/L.三唑醇对染毒的F1代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子代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一种复合混合菌粉的28 d经口毒性,为其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和制备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分别灌胃给予雌、雄大鼠不同剂量的乳酸菌R9639+Zhang+P9+V9+P-8+XLTG11混合菌粉,连续28 d,旨在观察不同组中动物基本情况、体质量、血液学检查、脏器指数和重要脏器病理学状态等。结果 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混合菌粉后,各组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检查及尿常规等指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脏器指数、重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形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28d经口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菌粉对大鼠无显著毒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型蚤21天暴露和子代21天恢复实验法,研究了PFOS对大型蚤的慢性毒性效应及其子代F1(1st)和F1(3rd)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PFOS质量浓度高于20mg/L时,F0代总产卵量、终点体长和内禀增长率都受到显著抑制。3个指标在最高浓度组与空白组相比,依次降低了62.2%,40.6%,34.0%(p<0.01)。随PFOS暴露浓度增加,其对大型蚤毒性逐渐加重,PFOS暴露浓度与对大型蚤毒性之间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PFOS质量浓度高于30mg/L时,F1(lst)代总产卵量和终点体长受到显著抑制。F1(3rd)代比F1(1st)代大型蚤恢复程度更好,除暴露于50mg/L的总产卵量、终点体长和内禀增长率仍受显著抑制,其他指标都恢复到接近空白组水平。大型蚤总产卵量、终点体长和内禀增长率作为最敏感的指标,建议将其用于评价PFOS的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17.
微囊藻毒素对澳洲水泡螺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梯度浓度的微囊藻毒素(6.7μg/L、26.7μg/L、66.7μg/L、166.7μg/L、333.8μg/L、1 335.2μg/L)和人工培养的有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7806)对澳洲水泡螺(Bulinus australinanus)分别进行急性和亚慢性毒性暴露,观察对螺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澳洲水泡螺对微囊藻毒素有很强的耐受力,试验期间(5 d)未发现螺中毒死亡情况,甚至当微囊藻毒素高达1 335.2μg/L时,仍无死亡.亚慢性口服毒性实验结果发现,澳洲水泡螺可以取食微囊藻,但不能消化;微囊藻严重影响螺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微囊藻的长期喂食暴露会使螺因饥饿或染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广谱低毒农药三氯异氰尿酸对徐州长刺蚤、滇池短腹平直蚤两种枝角类的21d慢性毒性试验.它对于短腹平直蚤以及长刺蚤的21d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387mg/L和0.183mg/L.结果表明,三氯异氰尿酸对于两种蚤类的母蚤的存活率、生长发育、繁殖及其F1代幼蚤的存活率等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农药三氯异氰尿酸对于水环境的慢性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探讨健心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慢性心力衰竭(HF)时循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系统的作用及机理。方法:观察健心颗粒对15周龄SHR大鼠血浆醛固酮(ALD)及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结果:健心颗粒能显著降低各剂量组的循环ALD、AngⅡ水平。结论:健心颗粒作用于循环RAAS系统,改善SHR大鼠的ALD、AngⅡ水平,进而抑制心肌肥大,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0.
将雌雄各半的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5,mL/100,g、0.75,mL/100,g和0.325,mL/100,g 3种剂量的小白菊注射液给药组,每组20只,连续35,d腹腔注射,进行小白菊注射液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给药直至35,d均无死亡,3个给药组大鼠体重、进食量、脏器系数、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小白菊注射液在1.5,mL/100,g、0.75,mL/100,g和0.325,mL/100,g剂量下连续腹腔注射35,d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