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河漫滩沉积物磁化率对环境污染的指示,采用重力浅钻法采集了长江下游镇江—扬州河段3个100 cm的河漫滩沉积岩芯,对岩芯沉积物进行质量磁化率和微量元素的测定。研究发现:老河漫滩沉积柱SY7的磁化率在12.11×10~(-8)~30.60×10~(-8) m~3/kg之间,平均值为20.79×10~(-8) m~3/kg;现代河漫滩沉积柱SY5和Z2的磁化率明显较高,是老的江心洲河漫滩沉积物磁化率的5~6倍,SY5的平均值最高,为123.20×10~(-8) m~3/kg。通过对研究区河漫滩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与长江流域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的对比研究发现,Cu、Ni、Cr的污染比较严重,新生成河漫滩明显比老河漫滩污染严重。简便、快速测定的磁化率分析可以作为河漫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磁学参数作为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现代环境污染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许昌市清潩河表层沉积物磁化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清潩河北段磁化率均值为36.8×10-8m3·kg~(-1),中段均值为29.8×10-8m3·kg~(-1),南段均值为44×10-8m3·kg~(-1).南段磁化率最高,北段次之,中段最低.受到污染严重的区域磁化率值较高,污染轻的区域磁化率值较低,磁化率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性.城市河流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的测定,可以为城市河流污染监测、城市污染空间判断提供一种便捷手段.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演化多与黄河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在分析鲁西南南四湖DS2孔沉积物磁化率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记载资料,探讨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的湖泊沉积物响应.2400aB.P.左右南四湖地区环境演变出现明显的变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曲线显示黄河泛滥开始影响该区域.公元前400~公元170年与1200~1870年期间是黄河影响DS孔湖泊沉积的主要时期.2400aB.P.以前南四湖地区的独山湖一带湖泊尚未形成.推测当时为泗河、城河冲积扇前缘的洼地.13世纪以来为保证运河漕运进行的人类活动与黄河泛滥加速了现代南四湖形成.  相似文献   

4.
公路边土壤的磁化率特征及其对污染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徐州郊区某典型路段两侧农田的表层土壤开展详细的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公路边土壤的磁性明显增强,磁化率(χlf)高达497.6×10-8m3/kg,比正常值高出近7倍。结合频率磁化率(χfd)的分析可知,公路边土壤磁性的增强主要是源于道路交通污染的影响。垂直公路方向的土壤磁化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采样点距离公路0~15 m内,表土磁化率变化显著,且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但在距离为15~40 m内磁化率值较低且变化幅度很小,接近于距离公路500 m区域的磁化率值,受交通污染的影响很小。表明磁化率测量对于快速推断公路边表层土壤的交通污染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磁性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岩石磁学研究中常用的能够指示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的几种磁性参数及其组合。研究表明:磁化率是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之一,其值的高低反映气候的暖冷和沉积颗粒的细粗,用参数HSIRM,Bcr,HSIRM/k可以识别磁性矿物类型,较多磁铁矿的存在指示暖湿的沉积环境,反映沉积物颗粒细;而较多赤铁矿的存在则指示干冷的沉积环境,反映沉积物颗粒粗。HARM,Ber,HSIRM/k,S比(HSIRM-100mT/HSIRM)在环境监测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都平原4 ka以来地层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成都金沙遗址IT6814探坑约4 m厚地层的5 cm间距磁化率分析,建立了成都平原4 ka以来的质量磁化率曲线和频率磁化率曲线.根据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特征结合粒度中值曲线对比,探讨了金沙遗址4 000 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划分出成都平原的三个气候阶段:4 000~3 380 aBP,气候偏湿;3 380~1 700 aBP,气候条件相对湿热;1 700 aBP~20世纪90年代初,气候逐渐偏干冷.  相似文献   

7.
新近发现的萧县黄土剖面是关于淮河北部地区黄土堆积的初次报导.野外观察表明,该剖面可划分为4层古土壤和4层黄土.对该剖面磁化率测量表明,该剖面的磁化率曲线与古土壤一黄土系列有着高度的一致性.9个磁化率阶段的划分,说明磁化率测量比野外观察更能反映物质组成和古气候的细微变化.磁化率曲线峰谷变化的特征暗示该剖面堆积过程中气候转型事件的存在,这一剖面的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地区缺少黄土堆积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以苏贝淖湖滨剖面沉积物为例,研究了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各粒级组份与磁化率大小变化的相关关系。探讨沉积物磁性矿物的可能来源及富集状态,揭示它们在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所反映的古环境信息。结果显示:1沉积物磁化率和粒度自下而上分别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细到粗的总体变化趋势,代表了一种由湖滨浅湖相到风成沉积相过渡的沉积环境;沉积物整体粒径较粗,主要为砂(63μm)和粉砂[(4~63)μm],二者的平均含量之和达到99.04%,剖面风成沉积物与现代风成沙的粒度曲线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2磁化率与砂粒级的颗粒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粉砂和黏土无明显相关关系或呈负相关,说明磁性矿物主要赋存在砂粒级颗粒中,主要原因是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外源为主;3沉积物高磁化率值对应较粗的沉积物颗粒,指示湖区风沙活动较强,气候干旱;低磁化率值对应较细的沉积物颗粒,反映湖区环境相对较湿润。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土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红土,由于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其磁化率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南方红土磁化率的研究表明,母岩和磁性颗粒物的粒度是控制红土磁化率变化的主导因素,而有机质和风化过程的存在使这种控制过程更加复杂.利用南方红土磁化率来进行古环境的重建和恢复目前争议较大,对红土形成机制及此过程中磁性矿物变化过程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解决这一争议.南方红土磁化率研究的系统化、定量化及标准剖面的建立是磁化率在南方古环境演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漳卫河流域ZKD-3 钻孔前78.6m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和粒度、磁化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还原了漳卫河流域220kaB.P.以来的古环境的演化历史。根据测试结果,可将漳卫河流域220ka BP以来古环境分为5个变化阶段:223.4~196.5ka B.P气候温暖湿润;196.3~187.3ka B.P.气候开始转向寒冷干燥;185.6~87.4ka B.P. 气候为寒冷干燥,并逐渐转向温暖湿润;84.5~12.6ka B.P.气候整体为寒冷干燥,;9.87~0.68 ka B.P.经历了温凉略干→温暖湿润→温凉偏干。漳卫河流域的气候演化即具有全球气候变化一致性特征,同时也受区域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土环境意义的研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研究黄土磁化率曲线又是研究黄土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文运用便携式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现场测试了黄土的力学性能。通过具体实例,比较分析了黄土的触探曲线和磁化率曲线,探讨了这两类曲线可比性的原因。比较结果表明,黄土触探曲线不仅能反映黄土力学强度的变化,而且比磁化率曲线更细微、更精确。黄土触探曲线和磁化率曲线的良好比较性使得可以通过研究黄土触探曲线来间接地研究黄土的气候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将塬堡剖面15万年以一的黄土磁化率率气候记录与其它气候记录信息如孢粉,有机质含量,粒度,CaCO3含量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十分吻合。文章还运用吕厚远的黄土磁化率关于降水,温度的回归方程推算塬堡地区的古温度,古降水,其结果也为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对东经90°海岭北部ODP758站位远洋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得到了3.6 Ma以来非碳酸盐组分的粒度变化曲线,得出在3.6~2.8 Ma之间,非碳酸盐组分的粒度以2μm为主;2.8Ma至今,粒度增大至3μm左右,并且比较稳定地保持增大趋势的结论,这与南亚冬季风的爆发和加强密切相关。印证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亚州季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省水系沉积物磷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地层以震旦-寒武系中磷含量最高,岩浆岩以碱性岩中磷含量最高,基性岩次之,同时磷地球化学异常充分继承了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磷矿、峨眉山玄武岩、碱性岩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塬堡剖面15万年以来的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与其它气候记录信息如孢粉、有机质含量、粒度、CaCO3含量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十分吻合.文章还运用吕厚远的黄土磁化率关于降水、温度的回归方程,推算塬堡地区的古温度、古降水,其结果也较为理想.但是,黄土磁化率随地区而异,还随埋藏深度发生变化,因而利用黄土磁化率定量地恢复古环境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东经90°海岭北部ODP758站位远洋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得到了3.6Ma以来非碳酸盐组分的粒度变化曲线,得出在3.6~2.8Ma之间,非碳酸盐组分的粒度以2bLm为主;2.8Ma至今,粒度增大至3μm左右,并且比较稳定地保持增大趋势的结论,这与南亚冬季风的爆发和加强密切相关。印证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亚州季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农田土壤剖面系统的测量与采样,分析了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元素垂直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磁化率随深度增加而递减,重金属元素Cu、Ni、Cd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增,Zn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磁化率与重金属元素Cu、Ni、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频率依赖系数与重金属元素含量不相关.说明磁性物质对重金属元素含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以通过检测褐土中磁化率快速地诊断褐土中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8.
澧水下游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澧水下游野外考察、河漫滩沉积物取样和沉积物粒度分析,以期探讨澧水下游漫滩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澧水下游漫滩21个站点沉积物中黏土-粉砂-砂含量的百分比平均值分别是13.4%、58.15%、28.36%;平均粒径(M_Z)的范围在3.18~6.28Φ、标准偏差(σ_I)的范围在2.72~1.69、偏度(Sk_I)的范围在-0.21~0.57、峰态(K_G)的范围在0.80~1.27、中值粒径(D_(50))的范围在2.24~6.24Φ.澧水下游漫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与河水动力条件呈正比关系,河水动能越强,沉积物粒度越大,反之沉积物粒度越小.这与河流系统的自身行为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河流拐弯和汇合等使河流流速变大,沉积物的颗粒也相对变大,砂组分比重增加;人类活动如农业灌溉使河流径流量显著减少,河流水动能减弱,沉积物颗粒随之变小.  相似文献   

19.
南极阿德雷岛地表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及对环境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取南极阿德雷岛沉积物柱状样各层次的总DNA,利用PCR-RFLP方法,对沉积物中的细菌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细菌多样性丰富,分属于8个类群,以CFB(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ioides)类群和Proteobacteria类群的β-,γ-亚群为主.在7 cm左右深度的沉积物中,可培养微生物和16 S rDNA序列多样性与其他深度的沉积物有明显不同,推测与环境的变化有关.同时还发现了大量与降解有机化合物相关的细菌,表明阿德雷岛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土壤频率磁化率与矿物粒度的关系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土壤频率磁化率(xfd)与磁性矿物颗粒大小的关系及其环境意义进行了讨论.频率磁化率主要反映超顺磁性(SP)—稳定单畴(SSD)过渡态磁性颗粒的数量,对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土壤成因磁性矿物具有指示作用.结果表明热带亚热带土壤表现为随风化成土作用的进行SP和SSD颗粒逐渐增多,其xfd和非滞后剩磁(ARM)逐渐增大,导致土壤磁化率增大.统计分析证明,土壤磁化率与xfd和ARM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的xfd与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认为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与xfd有相同的环境意义.根据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分析可将xfd 10%作为土壤中存在相当数量SP颗粒的指标.对xfd在环境变迁、古气候演变、土壤性态、土壤侵蚀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及其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