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石珊瑚起源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石珊瑚是现代最重要的造礁动物,在地质史的过去和现在都非常重要。石珊瑚的起源一直是珊瑚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重大问题:石珊瑚究竟是起源于古生代的皱壁珊瑚、一种石珊瑚形珊瑚,还是一类软体海葵,目前还很难下定论。建立在现代石珊瑚及其化石的形态学特征基础上的传统研究手段和新兴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手段,是研究石珊瑚起源问题的2种主要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珊瑚的18S rDNA,构建了珊瑚纲珊瑚的系统发育树,对当前国际上争论纷纷的有关石珊瑚起源问题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更好地解决石珊瑚起源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4.
对弓背蚁属12种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获得了长度为487 bp的序列片段.基于Cytb基因序列数据,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相似法(ML)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弓背蚁属12种蚂蚁分成4支:第一个支系包括杂色弓背蚁C.variegates、拟光腹弓背蚁C.pseudoirritans、黄斑弓背蚁C.albosparsus和弓背蚁C.sp1;第二个支系由尼科巴弓背蚁C.nicobarensis、弓背蚁C.sp2和日本弓背蚁C.japonicus组成;第三个支系包含哀弓背蚁C.dolendus、少毛弓背蚁C.spanis与平和弓背蚁C.mitis;第四个支系由弓背蚁C.sp和浅毛弓背蚁C.albivillosus组成,属内种间的分类关系明确.遗传距离的分子数据支持将未定种弓背蚁C.sp定为弓背蚁属的新种. 相似文献
5.
6.
: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技术及银浸法对阔口游仆虫的活体、纤毛图式和银线系做了研究 .其结构特征如下 :额腹 :横 :尾一缘棘毛按 9:5:4模式排列 ;口围带小膜平均为 48片 ;背触毛多为 8 9列 ,其中背触毛列约含 1 8对毛基粒 ;大核“з”或“C”型 ;银线系为典型的“double eurystomus”型 .文中另对属内相近种作了形态学比较 相似文献
7.
应用细胞学染色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和描述了闪瞬目虫的形态结构和形态发生过程。实验第一次发现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周期中伴随着后仔虫口器发生过程的一个特殊现象,即后仔虫口器的“移位”现象。本文从该虫的口器特点及口原基发生特点上,解释了这种“移位”现象。闪瞬目虫的口器“移位”运动分两步进行:当后仔虫的口原基发育到三片口小膜和一片波动膜基本分化成形以后,口原基先由纵向排列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到近似水平的位置(约 90°旋转),再由水平位置过时针旋转到倾斜位置(约60°旋转)。从而保证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后期前、后仔虫的口器在纵轴位置和倾斜角度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细胞学染色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和描述了闪瞬目虫的形态结构和形态发生过程。实验第一次发现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周期中伴随着后仔虫口器发生过程的一个特殊现象,即后仔虫口器的“移位”现象。本文从该虫的口器特点及口原基发生特点上,解释了这种“移位”现象。闪瞬目虫的口器“移位”运动分两步进行:当后仔虫的口原基发育到三片口小膜和一片波动膜基本分化成形以后,口原基先由纵向排列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到近似水平的位置(约90°旋转),再由水平位置逆时针旋转到倾斜位置(约60°旋转)。从而保证了闪瞬目虫无性生殖后期前、后仔虫的口器在纵轴位置和倾斜角度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研究了腹毛类纤毛虫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us)中由纤毛器、纤毛器附属微管和非纤毛器微管组成的皮层微管胞器.其中纤毛器、纤毛器附属微管包括口围带及小膜托架微管,波动膜及基部微管骨架网,额腹横棘毛、左缘棘毛及基部的前纵维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背触毛及基部的玫瑰花环附属微管等;非纤毛器皮层微管包括背腹面的细小网格状微管,背面的斜向微管层及贯穿于细胞纵长的纵微管层等.形态发生中,老口围带被前仔虫继承,前、后仔虫的额腹横棘毛发生及分化过程中老纤毛器基部微管退化,并且老棘毛及其附属微管可能具有定位和定向作用,但未见直接的物质联系.所得结果为揭示腹毛目纤毛虫皮层微管胞器建构的多样性、细胞皮层微管的分化及其细胞调控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