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 Cu2+ 催化溶解 O2 氧化对苯二胺( P P D) 的化学反应,极谱法检测氧化产物,建立了示波极谱法测定对苯二胺的新方法. 实验表明, 对苯二胺在 0.02m ol/ L Cu2+ - 0.2m ol/ L Na2 H P O4 - 0.1m ol/ L K H2 P O4 介质中能够产生一灵敏的阴极还原波, 峰电位为 - 0.44 V(vs. S C E),峰电流与对苯二胺的浓度在10 ~200ng/m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7.0ng/m l.可应用于低含量工业废水中对苯二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pH=5-12的乙醇水溶液中,Cu62+与丙酮醛双,N.N‘-缩氨基硫脲可形成1:1型络合物,其λmax=488nm,ε488=1.09×10^4L.mol^-1.Cu^2+浓度在0-5.0mg/L内服从比耳定律;若用氯仿萃取后测定,其ε488=1.77×10^5L.mol^-1cm^-2,Cu^2+浓度在0-0.50mg/L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3.
铜—肌苷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25mol/L H3BO3-NaOH和0.1mol/L KCL支持电解质中(pH6.5),Cu(Ⅱ)-肌苷的络合物在-0.52V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据此建立了测定肌苷的新方法,该波波高与肌苷浓度在8.0×10^-7~2.0×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此法已成功地用于药物中肌苷的测定,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Cr2O7^2—阳极形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解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在0.1mol/LCr2(SO4)3+1mol/LNa2SO4溶液中Pt和PbO2电极上Cr2O7^2-阳极形成和O2析出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95V下,Pt电极上O2和Cr2O7^2-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7.4kj/mol和61.3kj/mol;PbO2电极上O2和Cr2O7^2-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0.2kj/mol和46.2kj/mol。温度对于Cr2O7  相似文献   

5.
Cu 2+ / 对离体培养下黄瓜子叶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子叶离体培养为实验系统,研究了Cu^2+对离体子叶外植体花芽分化的影响,育苗期的培养基中缺乏Cu^2+显著地降低离子叶外植体花芽,营养芽间接花的分化率;离体子叶外植体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的CuSO4培养基中,外植体花芽和营养芽的分化率随Cu^2+浓度升高,其中以0.4μmol/L为最佳;离体子叶外植体在培养的不同时期给予Cu^2+脉冲处理24h,发现第5天给予0.4μmol/L脉冲处理显著地促  相似文献   

6.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阶跃电位法研究铜微电极在HCl和H2SO4溶液中的点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在HCl和H2SO4溶液中腐蚀机理不同。Cl^-对Cu氧化膜具有破坏作用。Cu在0.1mol/L H2SO4溶液中的I-t曲线的初始部分呈性关系,为动力学控制。  相似文献   

7.
用^27AlNMR方法研究了碱化度(B),Al^3+/SO^2-4摩尔比及水中稀释过程对PACS(含SO^2-4的聚合氯化铝)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S中铝含量大于0.9mol/L时,水中稀释PACS聚合度影响较大,小于0.9mol/L后水中稀释对PACS聚合度影响较小,水中稀释可使聚合大分子向Al13结构转化,这种转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PACS中B的高低和Al^3+/SO^2-4摩尔比的大  相似文献   

8.
在H2SO4 介质中, 氯酸钾可以氧化曙红而使其褪色, Cu2 + 对此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从而建立了测定Cu2 + 的新方法.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 ~20μg/L, 检出限为0-22μg/L.  相似文献   

9.
报道一种经亚硝化后用极谱定量二苯胺的极谱测定方法。在0.2mol/LHAc-0.025mol/LH_2SO_4-4×10 ̄(-6)mol/LNaNO_2底液中,二苯胺的亚硝化产物有一良好的极谱还原波,峰电位为-0.61V(vs,SCE),峰高与二苯胺浓度在2×10 ̄(-7)~1×10 ̄(-5)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r=0.9999)。  相似文献   

10.
报道KIO3存在下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新型极谱催化波。在0.1mol.L^-1Na2HPO4^-KH2PO4(pH6.8)缓冲介质中,BSA于-0.60V(vs.Ag/AgCl)处产生一个可逆的极谱还原波。用极谱电流法测定BSA还原波的电子数,证实该波的BSA中的两个双硫键还原所致。  相似文献   

11.
在0.36mol/LNH4Cl-0.04mol/LNH3H2O(pH8.31)支持电解质中,溶菌酶(LE)产生一个极谱催化氢波,峰电位为-1.80V(vs SCE).该极谱催化氢波二阶导数峰电流与LE浓度在 1.2 × 10-8-5.6 × 10-8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用于鸡蛋清中LE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Cu^2+,Zn^2+)对罗非鱼嗅电图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Cu2+、Zn2+溶液灌入嗅觉器官,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对鱼类嗅电图(EOG)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正常鱼体上DL-Met剂量的log值──EOG反应间呈指数函数关系R=21.0(1ologc/4.935);2)Cu2+、Zn2+对10-5mol/LMet刺激产生的EOG反应呈抑制效应,抑制的程度随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Cu2+的抑制效应大于Zn2+,约为10余倍,Cu2+的有效IC50为22.38μg/L,Zn2+为354.8μpg/L.  相似文献   

13.
Cu2(OH)3Cl-CuO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铜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2(OH)3Cl-CuO纳米粉体,并借助XRD、TEM及IR等技术对粉体结构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体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uCl2浓度为0.5-3.0mol/L,NaOH浓度为4.0-6.0mol  相似文献   

14.
在0.8~2.0mol/L硫酸及90℃下,An3+对Ce4+氧化Hg_2~(2+)反应有强烈催化作用。用对氯代苯羟乙酸还原Ce(Ⅳ)中止反应,生成极谱活性物质对氯苯甲醛(EP=-0.83Vvs.SCE)。用固定时间法建立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0.15ng/mL和0.30~4.5ng/mL金的催化反应-导数示波极谱分析法。矿样中痕量金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应用悬汞电极和金属铂电极测试了牛红细胞Cu2Zn2SOD分别在PH7.0的0.05mol/L硫酸钠溶液2及PH7.26的0.1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发现-0.016V处有一还原峰,+0.705V处有一氧化峰,并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0.050mol/L HCl和0.015mol/L KNO3溶液中,安定在碳糊是极上于-0.77V左右产生一灵敏的吸附阴极溶出伏安峰。线性范畴为1.0×10^-7 ̄4.0×10^-5mol/L,检测下限为5.0×10^-8mol/L,测定了血清中的安定含量,结果满意,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证实安定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为反应物吸附。  相似文献   

17.
介绍测定痕量钴的一种方法。在0.01mol/L NH3·H2O-NH4Cl和1.0×10^-6mol/L酸性铬兰K(ACBK)溶液中,Co(Ⅱ)产生很灵敏的还原波,其峰电位是-0.52V(vs、SCE).Co(Ⅱ)的浓度在2.0×10^-8 ̄5.0×10^-7mol/L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成直线关系,检测限是5.0×10^-9mol/L。这一方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0.65mol/LH2SO4-0.16mg/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条件下,赤霉素的氧化产物于-1.0V(vsSCE)处产生的灵敏的2.5次微分极谱波的极谱行为,建立一个测定0.08μg/mL~6μg/mL赤霉素的极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镍钨合金电沉积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以钛或铁为基体的Ni-W合金电镀,阴极极化曲线表明,以Ti为基体的Ni-W合金镀层为阴极,电解300g/LNaCl(25℃),3.0A/dm^2能降低析氢过电势420mV,电解1mol/L MnSO4+0.5mol/LH2SO4能降低810mV,说明Ni-W镀层是析氢的优良电催化阴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次黄嘌呤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以1.96×10^-3 ̄4×10^-4mol·L^-1NaOH作支持电解质时,在-0.25 ̄-0.40V的电位范围内有一灵敏的阴极峰,它是吸附于铜电极表面的Hxa与Cu^+络合物的溶出伏安峰,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峰高与Hxa的浓度在1.46×10^-6 ̄2×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5.6×10^-8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