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一个工程实际问题简化为单自由度、双质量系统,分析了其在冲击和干摩擦力作用下的位移响应,由此推导了吸振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设计吸振弹簧的刚度确定了理论基础,并用Matlab编程计算了一个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冲击载荷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很大,纠正了以往设计减振器时使用小刚度弹簧的错误,对于大刚度的金属弹簧设计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选用橡胶材料并修改减振器的结构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种动态载荷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种逆优化系统识别动态载荷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一般载荷识别中频响函数求逆运算中由于矩阵病态而引起的运算及运算失败,从而提高了识别精度,为动态载荷,特别是宽频带、瞬态冲击载荷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使齿面修形设计能够兼顾齿轮传动系统最常用载荷和其他载荷,提出一种考虑实测载荷谱的渐开线斜齿轮减振修形设计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首先,在齿面修形设计之前,需要得到齿轮传动系统的载荷谱,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齿轮传动系统工作载荷范围、最常用载荷以及载荷出现概率等数据;其次,基于载荷谱中的一系列载荷及其出现概率,进行...  相似文献   

4.
减振装置节流阀片均布载荷变形解析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环形阀片受相关载荷作用时挠曲变形量的一种研究方法.建立阀片的物理模型,利用薄板变形微分方程以及内外径处的边界条件推导环形阀片受均布载荷作用时的挠曲变形解析式,整理得出了便于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的表达形式.与现有技术中环形薄板近似解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及其优越性,研究了不同载荷以及节流阀片相关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对其任意半径处变形量的影响规律.得出的解析式和结论为减振装置阻尼阀的精确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着重介绍了大块式弹簧减振基础的动态测试,计算和结果分析,指出了大块式弹簧减振基础的振动特性,分析了地基刚度、阻尼、弹簧阻尼等因素对弹簧减振基础振动的影响,检验了弹簧减振基础的作用效果,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为设计工作和有关部门修订相应的规范与规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提出环形阀片受相关载荷作用时挠曲变形量的一种研究方法。建立阀片的物理模型,利用薄板变形微分方程以及内外径处的边界条件推导环形阀片受均布载荷作用时的挠曲变形解析式,整理得出了便于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的表达形式。与现有技术中环形薄板近似解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及其优越性,研究了不同载荷以及节流阀片相关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对其任意半径处变形量的影响规律。得出的解析式和结论为减振装置阻尼阀的精确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矿井提升系统钢丝绳的分布质量模型,采用该模型,应用振动理论,研究了钢丝绳的动态载荷及其特性,给出了求解动态载荷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织机系统的减振设计问题.建立了织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减振器的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动态优化设计.应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仿真织机加装减振器后的振动响应.获得了具有最佳减振效果的减振器结构参数为铅垂:铅垂向刚度25.1×104N/m,铅垂向阻尼6273N.s/m.振动响应测试表明,减振器的动态响应及隔振效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转子系统轴承载荷传感器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用于多支承转子轴承系统的二维轴承载荷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从理论分析出发,合理建模,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传感器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模态分析,提取了传感器前六阶阵型的固有频率,并进一步对X,Y,Z三个方向的主阵型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得到位移频率曲线.该结论对于实际工作中实现不失真测量和避免共振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动态载荷的频域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动态载荷识别的频域方法归结为统一的形式 ,不论是随机激励还是确定性载荷 ,均可利用实测的系统响应及响应与激励间的广义传递矩阵进行动载荷的识别 .通过对识别过程中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选择响应测点以提高识别精度的方法 ,有利于工程应用 .  相似文献   

11.
新型码垛机械手的动态载荷计算与选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TH-l型码垛机械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选择驱动元件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动态载荷计算结果作为选型的主要依据,通过对TH-l型码垛机械手进行动态载荷分析与计算,给出了将动态载荷作为主要选型依据的证明,并据此选择了驱动汽缸型号.应用实例表明,考虑动态载荷选择的驱动元件实现了码垛机械手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内、外部激励下机电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提出一种新型自减振行星传动形式:TVD-PG(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planetary gear)传动系统,采用扭转减振装置取代传统行星齿轮中某一构件与箱体固连的方式.考虑传动轴扭转变形和行星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建立电机和适用于变速工况下的TVD-PG传动系统的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TVD-PG传动系统在启动和稳定工况时的动态响应特性,并与传统的行星齿轮传动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启动阶段,TVD-PG传动系统可快速减小电机电磁转矩波动,使电机和输出端转速快速平稳上升,同时改善了启动和稳定工况下行星齿轮系统的动态啮合力状况.由于机电耦合作用,在系统稳定时可清晰观察到齿轮系统内部激励参数对电机部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黏弹性材料动态恢复力由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和非线性阻尼力叠加而成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动态恢复力模型,着重揭示一阶、三阶和五阶动刚度对激励频率和振幅的依赖性。运用最小二乘拟合法确定各阶动刚度中所含未知参数,并利用理论模型重构恢复力-位移回线,最终将其与试验曲线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其动态刚度与振幅和频率之间呈复杂的曲面关系;本文所建动态力学模型可为钢轨扣件减振橡胶的动态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15.
以轮心六分力作为输入,研究了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计算方法.以五连杆后悬架作为建模对象,建立了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系统总约束力进行分解,得到各部件所受动态载荷的解析表达式.与传统拉格朗日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借助拉格朗日乘子,降低了建模复杂程度.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将数值计算结果与传统建模软件Adams/Car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计算所得动态载荷与Adams/Car仿真结果均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实车试验中,进行了某SUV后悬架的动态载荷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振动载荷的质量对铁轨动态响应的影响。在动态分析过程中,考虑进了激振载荷的质量,分析了振动载荷质量对放置在弹性基础上梁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影响轴类零件的随机动态载荷的主要因素,设定多层次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用于随机动态载荷的分析评定中.该方法将轴类零件所受的复杂的随机动态载荷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各层次上对随机动态载荷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随机动态载荷的分级标准,为合理载荷模型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牙种植体全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动态加载,以比较两种载荷下种植体骨内段位移的差异.方法:在同一牙种植体全瓷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施加静态载荷和一个周期为0.875s的动态载荷,应用ANSYS软件比较种植体骨内段位移量与位移云图.结果:种植体骨内段位移在静、动态载荷下种植体颈部位移大,位移集中在颊舌侧并向根端减少,位移主方向沿作用力方向.最大位移量在静态舌斜向颊载荷(8.967 μm)>静态颊斜向舌载荷(7.019 μm)>静态垂直载荷(3.777 μm );在一个周期动态载荷时,舌斜向颊载荷阶段最大位移量(25.559 μm)>颊斜向舌载荷阶段最大位移量(14.619 μm)>垂直载荷阶段最大位移量(8.884 μm).结论:种植体骨内段位移量在静态与动态载荷下均有统计学差异,动态载荷时大于静态载荷,但其位移分布规律相似;一个周期动态载荷下,种植体骨内段最大位移量产生在舌斜向颊载荷阶段,卸载后种植体仍有位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结构势能原理的动态载荷等效静态转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结构动态响应优化过程中动态分析的复杂性和高耗时性,以及直接进行动态优化的不可行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势能的动态载荷等效静态转化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结构势能的本构方程,应用动态应力解空间谱元离散的关键点识别方法得到了结构最危险的时刻,然后建立了基于结构势能原理的动态载荷等效静态转化数学模型,应用区域细分算法求解,最终实现了动态载荷等效静态转化,并以10杆桁架结构、124杆桁架结构以及两层桁架结构为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得到的位移比文献方法更接近实际位移的6。74%,4。57%,8。50%,说明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功能梯度材料梁在沿轴向移动的集中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其中考虑功能梯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沿厚度方向以幂指数形式连续变化。首先基于经典Euler梁理论建立动态响应控制方程,并求解获得功能梯度两端简支梁的固有频率及主振型,同时推导证明了其主振型的正交性。然后采用模态叠加法研究梁在轴向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及共振特性,求解获得了中点最大挠度随时间的变化及共振速度的解析解,并采用数值结果分析了共振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