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孙立华 《科学之友》2001,(12):21-22
高技术条件下,空战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方式.而在所有空战飞机中,轰炸机作战威力最大,成为空战的"杀手锏".轰炸机携带炸弹、鱼雷或空地导弹对敌方地面和海上目标实施杀伤与破坏.按照用途和任务性质分为战术与战略轰炸机,按照起飞重量和航程,分为轻型(近程)、中型(中程)、重型(远程)轰炸机.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9时整,布什总统对萨达姆发出的最后通牒到期。3月21日凌晨2时零5分左右,美军开始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大规模空袭,在随后的几天里,美军主要使用了有“最致命”武器之称的B—1、B—2、B—52战略轰炸机,对伊拉克境内重要目标实施高强度的轰炸,基本削弱了伊拉克地面的防空能力,为地面进攻铺平了道路。目前,按照用途和任务性质区分,美军轰炸机可分为战术与战略轰炸机;按照起飞重量和航程,可分为轻型(近程)、中型(中程)、重型(远程)轰炸机。而重型轰炸机都是战略轰炸机,主要用于深入敌后,对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3.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之后,再没有哪一种装备像 B—2隐身轰炸机那样被美国置于如此严密的保护下。B—2轰炸机于1988年11月22日首次在帕姆代尔基地向公众亮相以后,起初虽在公众中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倒萨”的紧锣密鼓声中,美国空军的B-1B型战略轰炸机飞入了印度洋上的珊瑚岛迪戈加西亚。这一事件使人们想起,曾经在二战中风光无限的战略轰炸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已经迈入了它的黄昏。 在二战期间,美国生产了数量惊人的战略轰炸机。其中波音B-17“空中堡垒”、12731架;北美B-25“米切尔”11000架;康维尔B-24“解放者”18181架;波音B-29“超级空中堡垒”2174架。  相似文献   

5.
<正>1940年8月15日,德军分别出动520架轰炸机和1270架歼击机,向英国主要目标全面出击。在英国上空,英军战斗机与德军轰炸机展开了世界战史上空前规模的大空战。当时的作战区域内,轰炸机隆隆轰鸣,爆炸声不绝于耳,战斗机腾升俯冲,穿梭交织,枪炮声惊天动地。最终,英军战斗机击溃了德军大轰炸机编队,让希特勒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破产。这样激烈的大规模空战已经属于上个世纪,但是战争的雾霾如同一  相似文献   

6.
孙立华 《科学之友》2001,(12):22-23
俄军轰炸机主要有图-2、16、20、22、26、160,米亚-4,苏-7、17、24,米格-27等型号,其中图式轰炸机家族作战威力最大,也是当今世界能与美军轰炸机相抗衡的主要机种之一.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后,俄罗斯军事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空中力量已从辅助支援地位上升为空中打击的主攻手段.在战争开始时,初始打击至关重要,它将对后期军事行动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强大的初始打击,可以使对手瘫痪,使其难以恢复元气.但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不可能在短期建立起打赢这种现代战争所需的全部常规力量,因此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一旦其核设施或其他重要目标遭到打击,采取核报复是可能的.不管是常规打击还是核报复,轰炸机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装备作战平台.  相似文献   

7.
人们往往以为军事机密总是锁在重要部门的保险柜里,有重兵把守,有先进、严密的防范措施。可谁曾想到,垃圾堆里竟也隐藏着特级机密。故事发生在1970年。当时,苏联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远距离轰炸机,在军事战争中的威慑作用很大,这让美国军方坐立不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工作人员四处活动,挖空心思想刺探这种苏联轰炸机的情报。经过艰难搜寻,他们已经掌握了有关轰炸机的不少情况,但对其重要的航程和炸弹的载重量却毫无所获。他们知道,要测出航程和炸弹的载重量,首先应弄清用于制造飞机的合金。可这种特殊的合金属于苏联的特级机密,中央情报局不惜耗…  相似文献   

8.
设计“奢移”的战斗轰炸机 ——“四兄”苏-34 苏-27出世以后,苏霍伊设计局就在考虑:能不能将苏-27改装成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斗轰炸机? 苏霍伊飞机设计局最初设计苏-33时,曾准备用苏-27改进一种用于训练舰载机飞行员的教练机,这种教练机的座舱设计布局为双座并排排列,这样能使教员和受训飞行员在飞行中很好配合,着舰时向前和向下的视线好。后来由于经费缩减,该计划受阻。这个时候正好空军需要一种双座、能替代苏-24M前线轰炸机的飞机,苏霍伊设计局的双座教练机计划被选中,作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坐在船上,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突然看见了海盗的旗帜,那你可就要大难临头了。俄罗斯有一种很有威慑力的轰炸机——图-160,北约组织给它起了一个绰号:“海盗旗”。从这个绰号上人们就可以看出这种轰炸机的厉害。那么,图-160到底有多厉害呢? 图-160是一种4发变后掠翼多用途超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它既能在高空、超音速的情况下作战,发射具有火力圈外攻击能力的巡航导弹;又可以以亚音速低空突防,用核炸弹或导弹攻击重要目标;还可进行防空压制,发射短距攻击导弹。它的两个武器舱内可以挂旋转  相似文献   

10.
空地导弹是现代战略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武装直升机以及反潜巡逻机的主要攻击武器。目前,空地导弹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据不完全统计,各国现役和已在研制的约90多种。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战略空地导弹和战术空地导弹;按弹道型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空地导弹;按攻击目标,可分为通用战术空地导弹,反辐射专用战术导弹,反舰专用战术导弹和反坦克专用战术导弹等。  相似文献   

11.
B-52轰炸机——“同温层堡垒” B-52是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一种重型亚音速战略轰炸机,因其研制思想是作战使用高度1.2万米以上、具有洲际航程,并能携带核弹,所以被称为“同温层堡垒”(同温层是地面以上约10~50公里高空的大气层)。 B-52原型机于1952年4月15日首次试飞,1955年6月第一批生产型开始装备部队。到1962年10月停产,  相似文献   

12.
1948年苏联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后,美国陷入了深深的核恐惧。用当时美国报界的话讲,就是“不间断的忧虑,就像是一场整个国家都无法摆脱的持续低烧。”苏联可能研发的战略远程轰炸机和洲际导弹,让美国军方噩梦于怀。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详尽地侦察。间谍派出了,常规的侦察机:RB-29、英国制造的“堪培拉”型侦察轰炸机也派出了,除了遭到苏军战斗机拦截射击外,并没有得到清晰的照片和有价值的情报。1953年,驻莫斯科的一名美国使馆军事人员侦察到一架大型轰炸机,它就是米亚-4,西方代号“野牛”,使用喷气式发动机,能跨越大洋对美国实施轰炸。从…  相似文献   

13.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前苏联北部顿涅茨河地区的西南战线上,苏军的重型轰炸机群奉命升空执行轰炸任务,地面上的战勤人员看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风驰电掣的机群竞像地面上行驶的汽车来了一个急刹车一样,一下子停立在蓝色的天空上,一动不动了。几秒种后,机群才仿佛大梦初醒似的,步履维艰地向前挪动了。无独有偶,二战时,美国的轰炸机群在一次飞往日本的途中突然悬停在空中.像中了“定身法”似的,不久竟还倒退起来。飞行员惊恐不安,以为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一架形状古怪、全身漆黑的美军战斗轰炸机,在没有任何护航机掩护的情况下,借着夜色,大摇大摆地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飞去。几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代隐身技术的崛起,出现了所谓的隐形兵器。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隐形兵器已成为兵器大家庭里的一颗新星,越来越兴旺。隐形飞机隐形飞机如“黑色魔影”一样创造出一个虚假碧空,超高空隐形侦察机飞行在最高层,隐形战斗机和隐形战略轰炸机占居中高层,隐形战斗轰炸机和隐形直升机分布在低空和超低空,这些战场高手如入无人之境,令人防不胜防。隐形飞机综合应用了多项现代高新科技成果,其外形设计独特,并大量采用吸波和透波材料做“外衣”,使雷达、红外、光电和目视等侦察手段失效,因而技压群雄,在现代空战中独领风骚。当今世界正…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外刊不断发布西方发达国家从飞机上用激光向水下潜艇传递信息的新闻,并且指出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发明。读者一定会问,为何具有这么大的意义,究竟有什么奥妙?神秘的核武运载工具当今,陆基弹道导弹、潜基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核战打击能力,拥有了它们,才称得上具备了完整的核威慑力量。被誉为火眼金睛的卫星、雷达等监视系统,每时每刻都在盯着对方。无论是战略轰炸机基地,还是伪装巧妙的地下发射井,都逃脱不掉监视系统的视线,很容易受到致命打击,唯有隐蔽性好,攻击能力强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飞机"疯狂"速度的新实验美国空军不满足于自己飞机的速度刚刚超越音速,他们的想法是要把声音远远抛在飞机的后面才行,于是他们不断研发高速度飞机,开拓出军事飞机速度一个又一个的新极限。2013年5月1日,美国空军进行了一次"极限速度"飞机的试飞行动。这架无人飞机先搭乘一架自爱德华空军基地起飞的轰炸机飞临太平洋上空,然后自轰炸机的左翼下方被抛投而出,继而以5倍音速以上的速度"疯狂"地飞行而去。一眨眼的工夫,这架"5倍音速"已经不见了踪影,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为了给士兵提神专门发明了一种眼镜装置,其原理是在一副特制的眼镜框上装上光纤。该光纤放出的白色强光与日出时的晨曦光谱一样,令士兵既提神而又不影响视觉。这种新发明的眼镜在北约空袭南斯拉夫期间投入使用,美国的轰炸机飞行员使用此眼镜由密苏里的轰炸机基地飞往欧洲,全程36小时都保持了清醒的状态。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是海湾战争的3倍,难道美军是铜墙铁臂般的机械人,具有连续作战的能力?其实不然,美军也不得不与另一个敌人进行战斗:疲劳!由于最初的地面进攻及向巴格达推进的速度太快…  相似文献   

19.
《中国B-6轰炸机俗称轰六,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一种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适用于执行战略轰炸任务,也可进行空中侦察。该机1964年投入试制,1968年12月244日由徐文宏首次飞行成功。之后,该型机不断改型生产。从而成为人民空军及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机种。 轰六采用细长蜂腰流线型机身,后掠机翼、尾翼设计,机身上有前后2个气密座舱,2台涡轮8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前后两侧翼根部处,机上乘员6人。轰六炸弹舱位于机身中部,可运载常规炸弹和核弹。当运载常规炸弹时,正常载弹量为3000千克,最大载弹量为9000  相似文献   

20.
提起隐形技术,人们就会想到在海湾战争中出尽风头的 F—117A 隐形战斗轰炸机。它以精心设计的独特隐射外形。轻而易举地避开了伊军防空雷达网,在巴格达上空投下了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它担负了空袭巴格达任务的95%,却在"领衔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