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涛的《“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突破了文学史研究原有的“范式”,绕开了从观念到观念、从文本到文本的叙述模式,不仅显示出文学史写作观念上的变化,也体现了文学史叙述策略上的探索,从而体现了“开放问题”的研究格局。  相似文献   

2.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新诗创作并发表诗作的诗人,可称为“初期白话三诗人”。在中国现代新诗的草创期,“初期白话三诗人”的新诗理论和新诗创作都是很有探索意义的,对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我国早期用语体写新诗的拓荒者之一,对“五四”时代新诗的形成和发展,作过不凡的贡献。然而拿他自己的谦逊之话说,“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做新诗是为了“打打边鼓,凑凑热闹。”“五四”前夕,鲁迅虽在教育部任佥事,实则正处在抄古籍的沉默生活之中,但内心却蕴藏着燃烧的火种,他是受到时代巨浪的激荡,才提笔写出了中国现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同时又创作了《梦》等几首新诗,以文学为战斗武器,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之中。这些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他们的花园》、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最初的喧嚣之后,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1920年代初的“新诗”一度十分沉寂。面对这种情势,以徐志摩为代表的诗人意识到,必须在创作上有所作为,才能真正使“新诗”获得一种自立的地位。于是,一群诗歌观念相近的写作者集结于《晨报副镌.诗镌》,为“新诗”的美学合法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年以来,伴随着新诗的繁荣,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三个“崛起”的理论——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这三篇文章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对一九七九、一九八○年的新诗进行了评价,并且以“崛起”这样一个令人瞩目的词语来概括的。如果说前两个“崛起”只是提出一般理论的话,那么第三个“崛起”即《崛起的诗群》,则是比较有“力度”的纲领。他们认为:八十年代的新诗  相似文献   

6.
当五四文学革命的洪涛在中国汹涌澎湃之际,“诗体大解放”的壮潮,神速、迅猛地冲坍文言旧诗的堤坝,以鲜活灵动的现代白话诗使诗坛色彩为之一新。在这新诗创作、讨论的热潮中,被胡适称为“新诗人”的鲁迅,不仅连续在《新青年》上发表《梦》、《爱之神》、《桃花》、《他们的花园》、《人与时》、《他》等六首被人赞为“全然摆脱了旧镣铐”的新诗,而且还有精辟的诗论。鲁迅早在1907年,就已写成了长篇诗论《摩罗诗力说》,该文近二万字,纵论西方“摩罗”(即“浪漫”)派诗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942年,冯至出版了《十四行集》,包括27首十四行诗.《十四行集》的出版,标志着冯至新诗创作走向成熟.从早期的《昨日的歌》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集》,诗人的创作进入中年成熟期,把中国新诗从浪漫主义经过象征主义推进到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十四行集》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创作的成熟.从二十年代十四行体的输入和三十年代的进化,终于结出成熟的果实,“冯至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优美的中国式的十四行诗”.“他比中国其他任何诗人都更致力于架设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寻思、寻形、寻言,这就是冯至《十四行集》所作的追求,它孕育着诗人的成熟风格.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群星璀璨的中国现代诗坛赫然闪耀着一颗新星,他就是戴望舒.一首绝唱──《雨巷》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坚实地位,使他从此济具现代诗坛,成为名噪一时的“雨巷诗人”.《雨巷》的发表,引起了中国现代评论界的注意,叶圣陶称赞戴望舒“开了中国新诗音节的新纪元”,在新诗韵律、节奏的建构上做了开创性的探索.但是,关于《两番》的思想内容,却莫衷一是,各持一端,这种争论局面形成了《而巷》诗义的两大异说:一些人认为,《而售》是一首准政治诗,是减包田政治受挫后的国废借给的反映,它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的消…  相似文献   

9.
《礼记·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业不能长进。创作上也是如此。陶渊明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说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至杜甫,更为重视友朋间的观摩磋商,相互学习。在《杜少陵集》中,“论文”(六朝以无韵为笔,有韵为文,后世沿用,所以“文”也就是指诗)一语屡屡见诸篇什,如:(1)何时一樽酒,共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杜甫和李白在开元二十九年(741)第一次相会的时候,曾经非常愉快地畅谈过创作上的体会(见《遣怀》等诗)。他无限怀念那一次的讨论,渴望能与李白再次细细地“论文”谈诗,互证心得。(2)叹息高生老,新诗日…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诗是中国新诗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历来为论者所注目。但是,对“五四”新诗在诗体形式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似乎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鉴于新诗诗体形式的问题是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分歧点,而“五四”新诗在这方面的探索又是前无古人却后有来者的,因此对“五四”新诗的诗体作一番评述,也许不无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一个时期的诗体形式和一个时期的审美追求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审美追求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那么诗体形式必然是多样的而不是单调的。纵观“五四”时期的新诗,在诗体形式上可谓繁花争艳。鲁迅的《野草》奠定了散文诗的基石,郭沫若等人的诗剧,刘半农、刘大白等人的民歌体新诗,穆木天等人的“素体诗”(即不加标点  相似文献   

11.
经典的遴选是有难度的。它的选择不仅与编选者的审美标准有关,同时还深受编选者所处的时代语境及其文学制度的影响。《中国新诗总系》(十卷本)是新世纪以来由多位专家、学者在总结近三十年来中国新诗研究成果编辑而成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仅呈现了三十年来中国新诗研究所达到的高度,同时也重构了百年来中国新诗新的经典。而《中国新诗总系》中的《1950年代卷》、《1960年代卷》、《1970年代卷》所选诗歌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波诡云谲时期的诗歌实践,它们彰显了中国新诗(文学)在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纠缠迎拒的复杂关系。编选者在编辑这三卷时的趣味、标准及其矛盾昭示了中国新诗经典的"重构",不仅是编选者们的一次美学行为,更是一场文化对话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最早引进了西方象征派手法的现代诗人李金发,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诗作之特别使其赢得了“诗怪”这一褒贬不定的称号。文章试图从李金发的个性、生活经历、所处环境等方面来探求其“怪”之根源,并由此分析体现在其诗作中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之“怪”。  相似文献   

13.
《社戏》作为《呐喊》的最后一篇,与一个多月后所作的《自序》相合在何处?重读借镜日本文章与五四戏剧改良的《社戏》,叙述者在对中国戏的文化建构中,呈现出和《自序》在“寂寞”的“梦”的“幻化”与“经验”的“反省”之间态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 ,胡适是中国白话新诗的始作俑者 ,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白话新诗较之他以前的文言诗的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祝宽在《五四新诗史》中评价道 :胡适“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一 )突破旧诗藩篱 ,大胆创建新体。 (二 )破坏旧诗格律 ,探索新诗的音韵。 (三)在探索中 ,重视了形象思维 ,创造性地运用了具体描写的艺术手法。 (四 )采用明白晓畅、接近口语的语言创作新诗。”我认为祝宽所说的这些方面 ,都是值得肯定的 ,也是实事求是的。当然 ,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部诗集亦无例外。在《尝试…  相似文献   

15.
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是建国初期较为重要的以现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著作,与王瑶、丁易和刘绶松的文学史著作共同奠定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基础。在新诗叙述上,《新文学史纲》呈现出独特的书写形态。张毕来在认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前提下论述新诗发展的格局和新诗阵营的分化,以政治的标准评判诗人诗作,将资产阶级诗人作为批判的靶子列入文学史的叙述之中,同时把郭沫若的文学史形象提高到新的高度,肯定了他的浪漫主义本质,有"破"有"立"地塑造了评价不一的文学史诗人形象,表现出"诗"从"论"出的新诗叙述形态。  相似文献   

16.
《蚕马》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被朱自清先生誉为“五四”新诗中“堪称独步的四首叙事长诗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蚕马》取材于我国古代传奇小说《女化蚕》。关于《蚕马》的内容,有论者认为长诗是“叙写”了古代传说中一个“幽婉动人而又凄清迷离的爱情故事‘骏马求爱,女儿化蚕’”,“写了一匹马对一位少女的坚贞不渝的爱。”它“为自己深爱的少女跑遍天涯,将她的父亲找回,父亲却残  相似文献   

17.
蒲风的诗论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诗,社团众多,流派纷呈,佳作如林,真称得上花团锦簇。诗人们在辛勤地从事创作的同时,还研究古代诗论词话,介绍外国诗人、名篇、思潮、流派,同时不懈地进行理论建设,探讨新诗美学的零篇散章不计其数,单是出版的专著就有郭沫若、田汉、宗白华的通信集《三叶集》、朱自清的《新诗杂话》、李广田的《诗的艺术》、艾青的《诗论》、黄药眠的《论诗》  相似文献   

18.
中青 《科技信息》2004,(2):25-25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撰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提出了一个研究结论:中国已经成为“初等发达国家”。2月6日的《新京报》采访了该报告的负责人何传启主任。何先生详尽地解释了“初等发达国家”的来龙去脉。 其实,“初等发达国家”是何先生两年前创造的“旧概念”。何先生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中就得出过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悲秋”文学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同时也可窥见中国传统士人悲剧性命运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胡适于 1918年发表了白话新诗 ,开创了新诗的革命 ,他的《尝试集》 ,清晰划出了旧诗与新诗的界限 ,为中国新诗的发展 ,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胡适新诗的首创之功 ,受到新文学倡导者和拥护者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