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介词虽为小品词,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英语介词。在英语中除了一些简单句如"Iamateach.er"等外,完全摒弃介词是构不成一个完美句子的。无论是英语介词还是汉语介词,都可表示多种关系。例如:英语的"at"可表示地点、时间、原因等多种关系;汉语的"在"可表示地点、方向和时间等关系。从语言学习的意义来看,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介词作一个比较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英汉介词特点比较(一)英语介词(thepreopition)现代英语介词绝大多数早已固定下来,如"at"for"in"Of"等。个另u介词是由其它词类演变而来的,并保留有明显…  相似文献   

2.
形合、意合,英汉句子互译之准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学家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类,一类叫综合语(Synthetic Ianguage);这类语言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词序、介词及连词来表示。另一类叫分析语(analytical language);如德语、俄语,主要靠曲折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汉语和英语同属分析语,在句子结构及语义表达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则应了解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之中的大相径庭之处。即英语的句子构成均主要为“形合法”(hypotaxis),意即英语各分句或从句之间都应有  相似文献   

3.
岳宏艳 《科技信息》2011,(30):177-178
表示空间关系的方所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表达的介词短语是完全不同的,本文通过分析方所在两种语言中形式、目标体和参照体的次序、表达方式和功用上的不同,从而说明在英语中如何正确使用介词短语。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介词"经"是从表示"经由(某处)"的运行动词"经"发展而来的。介词"经"有四种功能,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范围等。"经"是首先获得表示处所的功能,然后陆续获得其他三种功能的。近代汉语介词"经"的诸功能均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5.
汉英介词都属虚词,不能单独运用。汉语介词与名词、代词或词组一起组成介词结构,英语介词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介词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英语介词最活跃,具有搭配能力强、词义丰实多变的特点,而汉语中的介词即少而又很不活跃。现把它们的主要区别和汉译方法简述如下。 一、英语介词表示意思有时比汉语复杂,可用全译或半译 英语中有些介词除了表示汉语的“介词”外,还可表示汉语的“方位词”。汉译时,必须注意汉语的习惯,把介词及其后面的方位词全译出来。如:  相似文献   

6.
一、名和实介词Prepeisition在英语中原称前置词(Pre-意为“前”,position意为“位置”、“置”),就是“放置在前面的一类词”。它们通常用在名词词组前面,表示该名词与介词前的另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关系(所属关系、数量关系、内容关系、来源关系、主调关系、动宾关系、对象关系、还有时间、地点、方式、方面、原因、结果、目的、条件、让步、程度等关系)。介词前的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同介词之间往往有固定的搭配关系,如ananswrtoyourletter,carefor,beafraidof,besatisfiedwAn,farfr~here.介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英汉空间语义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英、汉空间识解异同对中国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上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对三类对应的习得有影响,但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他们的目标语空间识解能力发展没有同步对应关系。(2)在英语介词习得过程中,与汉语空间语义对应的空间语义最易习得,不对应最难,难度从对应、准对应到不对应逐渐上升。(3)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对同一空间场景的空间识解机制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介词数量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多义词,但这些意义都是相互联系的。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介词意义的扩展是从最初表示的方位意义到表示抽象概念的一个过程,介词所表示的方位意义是介词意义扩展一隐喻化的重要过程的基础。文章主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通过简单的英汉对比来浅析方位介词意义的扩展及其对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希望能够在日常的介词教学中帮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介词的隐喻意义,促进介词的习得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两者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汉语喜欢用大量的动词。请看这样一个英语句子及其译文: Party officials worked long hours on meagre food, in cold caves, by dim lamps. 党的干部吃简陋的饮食,住寒冷的窑洞,靠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 在上面这句英语句子中,只有"worked"一个动词,而译成汉语,就有"吃"、"住""靠"及"工作"四个动词;其中,"吃"、"住"及"靠"这三个动词都是由英语介词转译成汉语动词的。英语介词有时可译成汉语动词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呢?回答是肯定的,本文想对这个问题作一点探索。现将笔者在乎时教学和阅读中之所见,整理出来,以求教于同行。根据英语介词短语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在以下四种情况下,英语介词常可译成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10.
虚拟语气是体现英汉两种语言习惯区别的一个语法现象。在汉语里表示假设虚拟的情况常用一些虚词来表示,例如"假设"、"如果"等等;而英文中表示虚拟的情况,不但有虚词的提示,谓语动词也要做相应的变化。虚拟语气一直都被认为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便成为了各类考试的热点,因此弄清虚拟语气的结构及不同情况下的用法,对英语的学习显得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英语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能否掌握好英语介词的使用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特别是在英译汉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造成了翻译上的种种困难.本文力求通过一些英语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怎样既忠实英语介词的原意,又尊重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译出通俗的汉语进行探讨,即采用把一些带有动态意义的英语介词翻译成汉语动词的方法,找出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和规律,以利于翻译.  相似文献   

12.
比较汉语"但是"、"却"和英语"but"的语义异同,探讨了它们互译时的制约条件及英汉两种语言把它们分别归于不同词类系统的原因所在,指出汉语语法论著在解释汉语转折连词以及转折连词和副词连用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汉语转折词用与不用以及用什么转折词所表现出的语气强弱的差异和英语的互译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虚拟语气中的含蓄用法英语语言中,区分为陈述语气、祈使句及虚拟语气三种。虚拟语气(SubunchveMood)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极其陌生的概念,这是由于汉语语法中没有其相对应的现象,这就增加了外语学习的难度。虚拟语气是英语中用来表示与过去、现在、未来事实相反的主观愿望、建议及猜测的一种语法现象。虚拟语气中的含蓄用法常用于含蓄余件句或暗含于上下文中.1.常暗含于虚拟句中的介词短语中。如:①Iwoulddieofhungerwithoutyourhelp.没有你的帮助,我会死于饥饿的.(条件暗含在介词短语训thoutyourhelp中)②Butfory…  相似文献   

14.
在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指导下,对汉语及英语中的人体词"头"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基于相同或是相似的生活经验,"头"在汉语、英语中有许多共同的语义范畴,但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等诸多差异,人体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会出现不对应的情况。通过身体部位器官隐喻分析可以更加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内涵,据此进一步发掘语言、词汇与文化各个层面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词(PREPOSITION)是用于名词词组或相当于名词词组的结构之前,表示词语之间意义关系的词类。英语介词繁多,用法各异,本文就英语介词中常见分词on等十余个介词的特殊意义及用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历史,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表达方式,比较两种语言的修辞格,可以互相借,互相补充,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格,可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 ,各种语言里都有丰富的词汇表示和形容颜色。这些颜色不但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而且表示这些颜色的词及与这些颜色有关的惯用语也给人类的语言增色不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许多表示颜色的词是对等的 ,如“红”red,“蓝”blue,“黄”yellow,“黑”black等。但有时这些词汇并不是指色彩 ,而是用来表达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 ,如英语中 see  red是“发怒”的意思 ,blue是“忧郁”,而 green是“幼稚”等等。下面介绍英语中几种常见颜色词构成的惯用语。一 .Red“红色”在我们汉语中一般是表示“喜庆”的颜色 ,…  相似文献   

18.
肖莉 《科技信息》2009,(7):244-244,325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在构词方面有许多共同点。本文就英汉构词的一下几种形式进行比较:合成、派生、缩略等。从而找出英汉构词的相似之处,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出掌握英语词汇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重复"这一修辞手法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的运用,指出"重复"在汉语语篇中出现的几率要高于英语,并从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出发分析其原因,最后列举了"重复"在英汉互译时所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突显的语言。这是由于在各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原始语结的分化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