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载体,是现代城镇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和发展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通过对吉州工业园区规划的用地空间布局、空间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和探讨,提出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载体,是现代城镇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和发展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通过对吉州工业园区规划的用地空间布局、空间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和探讨,提出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招远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招远市为例,研究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用GIS软件建立空间数据库,用空间叠加分析、空间缓冲分析、空间数据的集合分析和查询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综合评价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级,分析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提出合理性建议,各乡镇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分别采用合适的模式.本论文对招远市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作为未来城镇规划用地选择的基础依据,倍受众多规划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以GIS为主要技术平台,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中的邻域分析工具,基于25 m×25 m的长寿区DEM数据,提取平均海拔、相对高程、平地面积,运用地形起伏度模型计算长寿区地形适宜度的空间分布,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揭示了现有建设用地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长寿区整体建设用地地形适宜性较高;②现有建设用地中,最适宜地形占49.85%,适宜地形占37.68%,较适宜地形占10.07%,不适宜地形占2.06%,最不适宜地形占0.33%;③长寿区城镇群发展潜力可观。实证表明本研究结果可为长寿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城镇规划选址等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作为未来城镇规划用地选择的基础依据,倍受众多规划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以GIS为
主要技术平台,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中的邻域分析工具,基于25m×25m的长寿区DEM数据,提取平均海拔、相
对高程、平地面积,运用地形起伏度模型计算长寿区地形适宜度的空间分布,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揭示了现有建设用
地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长寿区整体建设用地地形适宜性较高;②现有建设用地中,最适宜地形占49.85%,适宜地形
占37.68%,较适宜地形占10.07%,不适宜地形占2.06%,最不适宜地形占0.33%;③长寿区城镇群发展潜力可观。实
证表明本研究结果可为长寿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城镇规划选址等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形态是城市内涵的空间表现形式,体现城市现在以及未来发展演变趋势。佛山市自建国以来,城市形态经历单核型孤立生长阶段、走廊型轴向伸展阶段到目前网络化集约发展阶段,城镇发展已进入综合快速发展时期。针对目前佛山城镇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分析了佛山城镇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包括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明确了城镇的“团块”分布和“轴线”分布相结合发展的模式,构成以禅城一顺德为核心呈“指状”或放射状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运用ARCGIS技术对珠海市近23a来旅游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时空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规模呈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②地类结构中林地和建设用地比重变化显著;③新增旅游用地绝大部分来源于林地,来源于耕地的比重较小;④总体空间形态演变呈现出"十"字形特征.分析了珠海市旅游用地时空演变的内力和外力驱动因子,认为:①珠海市旅游用地时间变化的主要内部驱动因子是人口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交通设施改善;②其空间变化与旅游资源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交通线路变化、城镇中心距离等内部驱动因子的关系密切;③国家、省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等外部因子为珠海市旅游用地增长提供了契机,但当地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与规划导向是最主要的外部驱动.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浦氏方法提取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聚落边界,运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对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指状型聚落规模一般比较大、数量较多,团状型聚落规模小,带状型聚落数量最少,并且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聚落的用地结构有4种模式.聚落的形态、大小和用地结构与湖岛的地形地势和可达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后对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系统分类,并分析其用地结构特征,发现聚落空间存在的问题;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聚落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乡村农业产业用地规划主要依据发展定位和理论优化产业用地布局,对于田园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多有忽略,造成田园资源和用地布局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以益阳市碧云峰村为例,引入田园资源禀赋理念与农业产业用地规划相结合,分析两者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农业产业用地现状问题,并以“打造三产融合的产业新村”为目标,提出从政策引导、结构控制和分区塑造3个层面营造乡村农业产业用地空间,进而得出完善产业用地政策,拓展农业产业用地空间;调整用地结构布局,构建多元复合用地空间;打造多元融合模式,形成特色产业用地分区的规划策略,并将这些策略应用于碧云峰村农业产业用地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0.
基于苏州2006-2010年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苏州人均土地面积持续降低,生态亏损严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利用效率不高;耕地量质同降,粮食安全遭受威胁;生态空间相对稳定,生态效益低;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为此提出转变城市化发展模式、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强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布局等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是建立城市可持续交通、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该文首先对城市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特性的关系及其动态演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态与交通系统的理想模式,指出实现合理的城市结构、高密度的土地利用和就业岗位与居住布局协调一致的用地形态,以及保留适当的绿地、公共空间至关重要。最后,提出了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的层次划分、规划工作流程和互动反馈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空间增长迅速,城镇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本文结合图底理论、城镇非建设用地,研究城镇空间结构及其演化与城镇生态安全的关系,提出城镇空间格局的概念,探索适合不断变化的城镇空间形态的分析理论及方法,为城镇空间结构的解析提供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91年、1999年、2004年三个时期的广西都安县城土地利用TM影像图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四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都安县城城镇用地扩展面积、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城镇用地弹性系数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9年间,都安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都安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以交通—河流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都安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因素、交通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14.
城镇空间发展与布局是城镇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与区域自然结构相互交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研究小城镇空间布局及其发展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指导意义。将小城镇空间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协调,是小城镇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政策路径。通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东莞石龙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硬核界定的基础上,从我国典型特大城市中心区的分析入手,通过大量基础条件相近的中心区案例的量化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心区圈核结构发展演化的深层次规律.研究从3个方面展开:硬核的规模分析,包括主亚核用地比重关系及主核圈层的厚度分析;空间分布模型,包括硬核重心研究、主亚核的空间关系及空间模型;空间整体效率,包括硬核的等级差、聚集度、容积率、平均高度、街区面积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圈核结构模式中硬核的特征指标,并分析其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价值、规划布局的关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据此建立基于圈核结构模式的城市硬核区空间布局理想图式.  相似文献   

16.
寒地林业小城镇是资源再生型城镇,随着资源面临枯竭与林业政策的调整,城镇发展逐渐陷入困境。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研究寒地林业小城镇用地结构与规划调整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从大量的调查数据入手,调研林区小城镇。通过调研对林区小城镇用地调整提出2点对策建议,保证城镇用地性质的连续性、灵活性和弹性,这对小城镇用地调整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碳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坐标,城镇建设用地作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分析城市用地空间扩张与碳排放的相关效应,对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沙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特征与城市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测算了城市用地空间扩张速度和碳排放变化速率,利用协同扩张指数计算两个指标的量化关系,得出城市用地空间扩张与碳排放的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河池市金城江区1991,1999,2006年三期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城镇用地的遥感信息机理,提取了研究区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不均匀,城镇用地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城镇用地在中心城镇高度集聚.旱地、荒草地、独立工矿用地和坑塘水面是城镇用地扩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镇土地利用的范围、形态、结构、功能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有利于针对性地调控城市土地资源。以典型喀斯特河谷型城镇思南县2000年、2009年、2014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统一分类标准解译提取出土地利用专题信息再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扩展具有阶段性:2000—2009年,城镇扩展速度较缓慢,扩张范围大部分位于河东片区,扩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自耕地和草地转化,其占建设用地的面积百分比分别约为5.24%和17.97%;2009—2014年,建成区进入高速扩张阶段,扩张以乌江河西和城北为主。2)喀斯特河谷城镇扩展方向及形态布局严格受地形和交通条件的制约,由于建成区地处河谷,城镇空间拓展难度大,用地结构具有绿地、交通用地比例低,建成区人口密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碳排放概念内涵及计量方法的基础上,从建成环境与城镇建设用地碳排放的关系出发,按照密度、功能和形态3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碳排放产生影响的建成环境要素。分析表明,未来研究需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碳排放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转向与空间规划管理单元相衔接的地块空间分析尺度的研究,关注城镇建设用地碳排放在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碳排放效应分析方法,增加对于建成环境与城镇建设用地碳排放关系分析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