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的井下采区变电所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采区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系统由监控中心、通信接口和智能测控保护单元组成。重点研究了智能测控保护单元部分软硬件设计和测控保护算法;针对井下采区变电站的实际应用环境,设计了适合井下供电系统的测控部分模拟量交流采样算法和微机保护算法,以提高测量精度,实现及时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地铁直流牵引系统框架保护是供电系统的重要保护,该文对地铁供电系统的框架保护及轨电位装置进行了介绍,分析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框架保护及轨电位限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根据广州地铁三号线的整定值设置,分析框架保护与轨电位限制整定值之间的匹配关系,随着地铁运营日期的延长,轨电位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调整和日常的维护校验,能有效地防范保护框架的误动作,进一步阐述框架保护与轨电位限制装置之间配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刘扬 《科技资讯》2009,(17):96-97
随着地铁系统的快速发展,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牵引供电系统框架保护是危害行车安全的最大供电事故。本文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段牵引变电所框架保护动作后,正线向车辆段越区供电的演练操作流程。通过分析演练过程,提出演练注意事项及供电系统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提高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电力装置,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供电企业电力系统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逐渐朝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而微机保护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5.
RCS-9000分布式系统将保护功能和测控功能按对象进行设计,集合保护、测控功能于一个装置之中,可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减少大量的二次接线,装置仅通过通信电缆或光纤与上层系统联系,取消了大量信号、测量、控制、保护、电缆接入主控室,节省了投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通车运营使得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该文简要说明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低压配电系统组成与主要功能;突出了设计管理、配合施工两方面优点;分析了一号线低压配电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提出了对后续线路建设的建议。该文工作有助于对苏州后续城轨线路和周边城市城轨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微机保护控制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微机保护的特点基础上。对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的数据采集、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回路等硬件组成、软件实现方法和装置抗干扰防护做了详细的阐述。该保护控制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变电站保护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还能与其他功能单元协同工作,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东北首条地铁线路——沈阳地铁一号线于2010年9月正式通车,这标志着沈阳已正式进入“地铁时代”。沈阳地铁一号线采用国家标准B型车,每列6辆编组(3动3拖),最高时速80公里,其辅助供电系统(SIV)具有将直流1500V悬链线电压转变成三相交流电380V及直流110V、24V的功能。具体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一号线直流供电系统,其基本原理是接触网采用1500V直流双边供电。在牵引所中通过整流机组把33KV等级的电压通过降压整流,转变成为1500V的直流电通过直流开关输送到接触网上,给机车提供动力电源。接触网本身不具备电气保护功能,上网电缆、接触网等设备出现故障,需要通过直流开关柜来判断故障,进行电气保护。所以对于直流供电系统来说直流开关柜的地位相当重要,研究直流开关的结构特点及保护功能的实现对地铁运营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盂华 《科技信息》2013,(4):412-413
本文介绍了中洛线变电所采用的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对此系统的组件,即:上位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和通讯单元的设备选型、相关功能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其实际应用状况得出结论:此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李晓琳 《科技资讯》2013,(1):112-112
为提高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配电自动化的可靠性,牵引变电所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双层网络结构,通信管理单元与牵引变电所内的保护测控单元通过双环光纤网络在第一层环形网络上进行通信,在第二层通过以太网与当地监控计算机和远方相连,构成数据传输的功能。本文主要探讨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韩妮乐  于勉 《科技资讯》2013,(8):148-148
本文结合地铁供电故障实例,深入剖析了直流牵引系统保护情况及短路故障原因,并结合重合闸原理,总结出了直流系统短路故障的判断方法及处理措施,使地铁维保人员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故障点,及时进行处理,减少故障对地铁运营的影响,对地铁供电系统的应急抢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SCADA是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它完成对轨道交通全线变电所、接触网设备运行的远程实时控制、监视及测量,处理各种异常事故及报警事件,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升供电系统调度、管理及维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轨道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电力供应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采集与监控的SCADA系统,在上海地铁六号线和沈阳地铁一号线的实践经验上进行了改进,改善了系统的功能。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基本可以达到对城市轨道交通电力供应监控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黄英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9):39-40,70
被誉为供电系统“心脏”的继电保护①,近年来已经全面向微机化发展,如何正确使用微机保护,挖掘其中的功能,使其更好的为电力系统服务,是基层电气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所在,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重点阐述了自主在GE—F650综合保护器中实现TV断线功能,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开发了GE综合保护器的保护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详细介绍了钱家营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的构建,对电力监控系统各部分硬件组成及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工业以太网通讯、基于DSP微机综合保护,实现了井下供电系统实时监控一体化。实现了预防供电系统越级跳闸、大面积掉电,迅速定位供电系统故障,缩短恢复送电时间,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张承海  韩志坤 《科技信息》2011,(31):I0285-I0286
2001年左右投运的5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全国大约有200多套监控系统采用了西门子的6MB524测控装置+南瑞科技的Bsj-2200站级监控系统,新乡供电公司500kV获嘉变监控系统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6MB524测控装置性能稳定,运行年限为15年。而BsJ-2200站级监控系统配置的硬件设备运行年限为8-10年,在变电站监控系统投运8—10年时,提出仅针对站级监控系统进行技改大修的方案。这种方案既考虑了测控装置的长运行周期,保护了原有的投资,又完善了监控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在新乡供电公司500kV获嘉变的应用实践。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孙奇 《科技信息》2010,(27):39-39,306
随着煤矿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井下供电距离的增加,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用低压馈电开关是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配电系统的关键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本文研究了基于AT89C51矿用低压馈电开关测控系统。本系统的控制核心——中央处理单元扩展的外部A/D转换器采样准确且速度较快,人机交互界面友好,保证了整个保护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整个系统的软件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了监控主程序和各功能模块子程序。  相似文献   

18.
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开挖与纵向地下管线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次采用空间8节点非协调等参元方法,研究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沉降沿基坑纵向的分布规律,并与上海地铁一号线徐家汇地铁车站的实测结果比较。引进了沉降传递系数的概念。据此可根据地表沉降值估算地下管线变形值,以保护沿基坑纵向的地下管线安全,所得结论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外煤矿中压供电系统构成和特征,对其供电方案和技术参数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煤矿井下供电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两套矿井3.3kV供电系统方案和综合保护系统方案,为我国制定3.3kV供电系统的技术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蓓 《科技资讯》2010,(24):134-134,136
本文着重论述轨道供电系统的保护设置的主要原则保护定值的控制和保护系统对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的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轨道交通供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