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凝土徐变效应的计算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AAEM)法编制了考虑混凝土徐变效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在程序中将CEG-FIP1978模式的徐变系数所用图表改用函数表达式写出,并用算例验证了该程序.计算结果还表明加载初期不可恢复的变形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收缩徐变效应在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和建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其会引起桥梁的变形,诱发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平稳性受到影响。针对该问题,首先选取中国高速铁路中大量采用的32 m简支箱梁桥结构,考虑结构配筋及施工步骤,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JTG2012标准中的收缩徐变模型,分析收缩徐变引起的桥面变形。在此基础上,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将收缩徐变导致的桥面变形视为边界条件,建立考虑收缩徐变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借助该模型,研究收缩徐变效应对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收缩徐变效应主要影响高速列车的动态特性,而对轨道和桥梁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影响较小;在收缩徐变效应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超高层建筑在传统模拟过程中未考虑施工过程和时变荷载效应的问题,本文以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工程背景,用Midas/Gen软件将结构分成了25个施工阶段进行了施工全过程模拟.研究了考虑收缩徐变作用下核心筒和巨柱的竖向累积变形规律及其变形差异.模拟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变形约占总变形的一半,其影响不能忽略;同时研究了结构的带状桁架、伸臂桁架、巨型斜撑和V型支撑等关键部位随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结构不同位置的杆件受力情况不同,桁架层的弦杆应力随施工阶段变化较小而腹杆应力随施工阶段变化较大,结构设计中可针对不同受力的构件设计不同截面.结构竣工后杆件所受应力均小于材料强度设计值.  相似文献   

4.
自锚式混凝土吊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理论的自锚式混凝土吊桥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考虑了主缆垂度效应、大位移效应、初始内力效应、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对结构非线性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施工阶段塔顶鞍座顶推滑移和加劲梁与支架间接触非线性的影响。利用所编制的程序对1座跨径240 m的自锚式混凝土吊桥——吉林兰旗松花江大桥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桥的活载非线性和长期非线性行为,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建立某巨型支撑外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基于CEB-FIP(1990)模型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按实际工况考虑施工分层加载的影响,分析该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效应,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徐变效应对该结构的竖向变形影响较大,框架柱与核心筒的时变性能差异将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差;考虑收缩徐变的施工过程分析可以较准确地模拟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竖向位移状况.  相似文献   

6.
对于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体系,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筒体的缩短并通过连系梁影响钢柱的缩短,从而影响柱筒竖向变形差.本文采用由时间因子控制的.同时考虑施工过程及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位移法递推方程研究了上述问题.分析表明,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长期效应非常显著,湿度的减小将加剧这种影响.考虑截至结构主体施工完毕3年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时,结构顶部筒体的累积缩短值将超过钢柱的累积缩短值;钢柱轴力的增加一般超过10%;结构顶部楼层筒体的轴力将变为拉力;部分钢梁弯矩将发生反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跨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同时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利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分析时变性,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随机有限元法分析其不确定性,从而提出了一种考虑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分析方法,达到同时考虑收缩徐变不确定性和时变性的目的.同时,通过APDL参数化技术,在ANSYS分析程序中嵌入混凝土弹性...  相似文献   

8.
有限元仿真分析是施工监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为节段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和主梁最终达到设计线形提供理论分析依据。针对流溪河特大桥的实际情况,利用Midas/civil进行全桥梁单元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中考虑该桥的施工过程及后期的收缩徐变效应。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代斜拉桥结构设计理论的悬臂施工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以最佳成桥状态作为施工控制的最终目标,以实施最佳施工阶段为技术路线,以索力调整为核心内容的斜拉桥施工控制理论,简称为最佳成桥状态法;以斜拉桥主梁标高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主梁内力(弯矩)为约束条件,以索力为优化变量,建立了最佳施工阶段的索力调整计算模型;推导了考虑徐变收缩效应的索力调整计算公式;用最佳成桥状态法对一实桥工程进行了施工控制全过程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层混合结构竖向变形差的计算与工程对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超高层混合结构竖向变形差的计算方法.在结构分析中,采用刚度逐层形成、荷载逐层施加的方法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根据ACI规范混凝土徐变收缩计算公式,假设构件荷载线性增加,引入平均龄期影响系数和平均持荷影响系数计算变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用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分析了构件配筋率对构件徐变的影响.分析中还考虑了核心筒超前施工的影响.然后,通过算例分析,给出了减小混合结构竖向变形差的工程对策.该法简单实用,可以在超高层混合结构设计中计算竖向变形差时使用.  相似文献   

11.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建造过程的收缩徐变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建造过程的收缩徐变变形的结构分析理论及方法,采用较精确的弹性老化徐变理论的徐变公式,导出简单的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力和位移的本构方程,通过直接积分得出近似解析解,并和有限元法结合,建立了高层建筑考虑建造过程,收缩和徐变效应的计算模式,同时编制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TBSCE),可节省大量计算机内存和机时,文中给出了30层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建造过程和收缩徐变效应明显,应引起工程界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型钢混凝土(SRC)构件实际受力机制,引入主从约束方法推导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子结构单元模型,解决了徐变效应下钢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问题.采用有效模量法(AEMM)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徐变计算理论,以Visual C++和ObjectARX为工具研发了高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过程分析软件(SRCCM),并与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算例表明:采用主从约束方法的子结构单元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型钢混凝土构件实际受力机制,基于该模型所编制的高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过程分析模拟软件能够在工程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考虑时间因子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体系的竖向变形差问题.分析表明,施工方案中的时间参数可以确定结构计算中需要考虑的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数量和参与作用的时间,从而使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体系竖向变形差以及各构件内力分配的影响发生明显变化.适当增大结构混凝土部分相对于钢结构部分提前施工的层数是减小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施工期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构件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施工期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值和徐变值,得到了施工阶段的结构弯矩图;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收缩徐变对施工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失效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收缩徐变的施工期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失效概率偏大;收缩徐变对柱端弯矩和梁跨中弯矩影响有利;第2层结构拆模时梁失效概率最大,此阶段梁应进行重点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徐变效应对曲线组合梁长期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基于弹性理论和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AEMM),建立徐变效应下曲线组合梁界面滑移与轴向力控制微分方程.以简支曲线组合梁为研究对象,求得均布荷载作用下微分方程解析公式,着重考察不同时刻和不同平面弯曲转角作用下界面滑移与轴向力沿梁长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荷载和滑移刚度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无背索斜塔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仿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了无背索斜塔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以及成桥后的线形要求,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考虑了温度、收缩徐变以及各种施工荷载,进行了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给出了施工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指标,如临时墩的立模标高、成桥阶段主梁和索塔的应力和位移以及斜拉索的索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钢箱梁及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和运营阶段的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施工控制的角度说明了济南纬六路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的目的,分析了济南纬六路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的计算结果,说明了此效应对施工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3种C6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徐变试验,研究其徐变特性,并与规范规定的徐变系数进行了对比。对一座85+135+85m的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模拟施工全过程,分析计算了铺轨后20年间由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引起的徐变变形。将试验结果应用到实桥后期徐变变形的预测中,从而为该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我国新建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应用及有关规范的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华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26-126,44
从施工控制的角度说明了济南纬六路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的目的,分析了济南纬六路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的计算结果,说明了此效应对施工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简支箱梁桥徐变上拱的测试及仿真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嘉 《甘肃科技》2004,20(9):73-75
根据对小凌河特大桥32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实桥试验,对简支箱梁桥的徐变上拱和徐变应变进行了分析,并将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与一般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场试验所测得的各项预应力损失、材料的力学特性、环境条件等.实现了对简支箱梁的施工过程的逼真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