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民族精神凝聚之路的几个典型时期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民族精神凝聚的再认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的革命岁月中如何代表先进的中国人的广泛精神追求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凝聚民族精神的锐利武器,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凝聚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当代的语境下重构传统,而我们正是需要钱穆“温情与敬意”的宏大的文化视野来面对传统与未来。钱穆视野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和融合的人文主义正是传统自身的核心,正是传统生生不息的原因,中国社会正是在这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延续发展的,而且中国文学艺术正是这种文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这种文化观的发展延伸。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中,温和的民族主义立场,雅化的发展逻辑,融合通达的人文主义精神必将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某种指归。钱穆正是基于此而建立起一套以儒家精神为核心的民族文艺观。这种文艺观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文化建设的某种指引。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历经多次社会的变革,逐步形成了爱国和革命的传统,追求直理、重视学术的传统,既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又重视保存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这种吸纳与传承、融合与创造的精神,彰显出中国大学精神和大学理想的内核。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与激变,强势的西方文化把整个中国都卷入到“西化”的浪潮中。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高举中国传统文化,以复兴传统文化来振兴民族精神。他们与新文化派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中西文化之争便成了世纪之初我们民族精神生命层面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这种多元化发展,建立在各民族文化丰富性的基础上,而发展中国设计也必须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前的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在此背景下把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鲜明地引入现代设计,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中国传统水墨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历代画家积累的许多经验和其中的民族传统元素为中国现代设计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渗透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掌中一个重要的教掌任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市场营销掌中中国古代哲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教育应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在《市场营销掌》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对阎连科小说中“在绝望中抗争”主题的分析,阐述了这种精神品格的文化意义在于:它其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当代文化语境中,讴歌这样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阎连科也以对于民魂的这样刻画表达了他对河南民风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1.自强不息的民族责任感;2.推己及人,成己成物的社会道德;3.注重和谐,坚持中道,贵和持中的民族精神;4.求是务实的教育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密切关系,能够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民族的创新,都应该在批判继承本民族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中华民族亦不例外。本文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理论创新精神,否定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受思维方式限制,缺乏理论创新精神”的论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民族精神的涵义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民族精神的区别,坚持辩证统一的民族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是中国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之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文化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果对民族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和建设,成为了相关工作者讨论的思考的话题,该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对民族文化生态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的时代呼唤着民族精神,新的实践孕育和催生着民族精神。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突出表现出来的这些方面,既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精神,也展示出21世纪新时代的特点和风采,丰富和发展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的时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道家文化中的与时迁移的超越精神、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节欲尚俭的生活态度等,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维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仍彰显着鲜活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元代文学具有其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在这种背景下,《史记》在元代的接受研究就更具价值与意义。《史记》精神源远流长,滋养了后世文学,在元杂剧中主要表现在对《史记》批判精神、侠义精神、悲剧精神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其通俗与时代性的话语展示了中华民族深长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培养与提升公民的道德感、精神气节上与优秀民族传统精神交相辉映;社会主义荣辱观孕育在民族文化厚实肥沃的土壤中,这种民族性特质赋予其强大的亲和力、生命力,并将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与接受,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6.
回族人在漫长的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诸如爱国奉献、重商求知等鲜明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回族人深受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双重影响的"二元同构"的文化心理特征,也深刻反映了回族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孕育、建构、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而在另一个方面,民族精神又对传统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种积极的能动作用。完全抛掉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或者完全抛掉了民族精神的单纯的传统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亚洲东方延续几千年,当然也有他自己的精神支柱,这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应让中国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培养民族精神,凝结民族情结,宏扬民族文化,贯彻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介绍了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五千年而历久不衰.在漫漫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火种。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世世代代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