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为大量快速提取小菜蛾幼虫基因组DNA而改进的CTAB(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简单、经济、有效,提取的基因组DNA完全能够满足PCR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利用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研究.试验了表面活性剂含量、试剂比、油内比、油水比及海水中不同离子对提取溴的影响,找到了适当的分离参数.  相似文献   

3.
液膜技术在海水中提取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近年来利用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部分研究工作。采用聚醚FG7921和煤油形成膜体,以不同浓度的Na2CO3作内相构成乳状液膜体系,对含溴为0.065g·L^-1的海水进行快速而有效的分离提取,探索出最佳操作条件,分离效率可达97%以上,为液膜技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四氯化碳萃取回收溴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从含溴离子的水溶液中回收溴的新工艺, 即在酸性条件下经由氯气氧化后以四氯化碳为萃取剂进行萃取, 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可直接用于有机溴化反应, 溴化反应结束后, 蒸馏出四氯化碳供循环使用, 溴的回收率达97 % 以上; 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四氯化碳中的溴, 再用硫酸中和制得纯溴, 溴的回收率达95 % 。与其它回收方法相比,该方法成本低、设备简单、污染少。  相似文献   

5.
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石油炼制、有机合成、照相材料、高分子材料、军工等生产。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溴的需用量增长很快,据资料统计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溴的生产量增长了200多倍。以往的制溴生产是从晒盐后的付产物苦卤里提取,由于苦卤受天气和地理条件限制,往往不能充分回收,苦卤制溴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祖国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6.
用煤油和兰113B形成膜体,Na2CO3作内相液构成乳状液膜体系,用0.005%甲基橙酸性溶液对用乳状液膜提取后的溴进行测定,并对液膜法提溴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菲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直接溴化法研究了9-溴菲的合成,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产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9-溴菲的过程中,原料菲的纯度、反应物配比、液溴滴加时间、回流反应时间对产率影响较大,而溶剂用量对产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乳状液膜法提取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煤油和兰113B形成膜体,Na2CO3作内相液构成乳状液膜体系,用0.005%甲基橙酸性溶液对用乳状液膜提取后的溴进行测定,并对液膜法提溴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物细胞RNA提取的适宜方法各不相同.本实验分析、比较了QIAGEN试剂盒法和西曲溴铵(CTAB)法用于赤潮藻细胞总RNA提取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获得高质量的总RNA.比较而言,CTAB法比QIAGEN试剂盒更可取,适合藻细胞RNA的大量提取.  相似文献   

10.
研究系列1-烷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对石菖蒲挥发油量和成分的影响,建立离子液体辅助提取石菖蒲挥发油的条件。以水、水-Na Cl、水离子液体为提取剂,同时改变离子液体-水体系中离子液体的种类、比例、加入方式,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依据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1-辛基-3-甲基咪唑溴离子液体([OMIM]Br)辅助提取明显提高挥发油的提取率,且[OMIM]Br与水的体积比为1∶20时提取率达3.95%;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N甲基咪唑类溴离子液体的提取率均比纯水提取率高,且极性小的提取效果更好;四氟硼酸盐和六氟磷酸盐的提取率均低于纯水提取率。离子液体的特殊属性能够改变药材中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1-氨基-2-溴-4-羟基蒽醌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并研究了1-氨基-2-溴蒽醌在溴化钾引发下,以硼酸为催化剂,协调4-位溴化、水解和溴离子氧化成溴素的反应速度,一浴同步直接进行羟基化的可能性和反应条件,进而提出了由-1氨基蒽酯出发,溴化-水解一浴合成1-氨基-2-溴-4-羟基蒽酯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属脂环族溴系添加型阻燃剂,是仅次于多溴联苯醚和四溴双酚A的世界第三大用量的阻燃剂产品。六溴环十二烷目前是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候选化合物,其在水体、土壤、沉积物、鱼体、鸟类、哺乳动物和人体中均有检出,应对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给予关注。本文对六溴环十二烷分析的主要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目前动物组织中六溴环十二烷残留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主要方法。质谱法检测六溴环十二烷残留的前处理步骤为样品提取、净化和浓缩富集,通常经C18色谱柱或手性柱分离,由ESI负离子模式下质谱检测。本文同时也对六溴环十二烷的生物富集和选择性代谢降解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体种六溴环十二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将鼠里糖与醋酸酐及溴化氢的冰醋酸溶液一锅反应直接得到三乙酰溴代鼠里糖.这种方法制备三乙酰溴代鼠里糖操作方便,收率高.  相似文献   

14.
在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的存在下,将烟酸和异烟酸分别与乙酰化溴代葡萄糖、乙酰化溴代半乳糖反应制得相应糖酯a~e(b,d,e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和IR确认.  相似文献   

15.
将1,3-二溴丙烷与醇、羧酸和胺反应得到烯丙基化合物。本文运用“一锅法”策略,首先以雌二醇为原料在碱作用下与1,3-二溴丙烷反应,并考察此烯丙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之后在最佳条件下将其他醇、羧酸和胺替代雌二醇进行反应。实验结果显示,雌二醇与1,3-二溴丙烷在NaH作用下反应得到3,17β-二烯丙氧基雌二醇-1,3,5(10)-三烯而非3-溴丙基衍生物。因此,1,3-二溴丙烷与其他醇、羧酸和胺的“一锅法”反应可在温和条件下以较高产率得到烯丙醚、烯丙酯和烯丙胺。  相似文献   

16.
半微分阴极溶出伏安法研究溴离子的测定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微分阴极溶出伏安法研究溴离子的测定条件@张华丽@杨国新半微分阴极溶出伏安法研究溴离子的测定条件张华丽杨国新*(化学系)在文[1~3]的基础上,为寻求更多的测定溴离子的途径,我们用半微分阴极溶出伏安法,采用醋酸、醋酸钠和柠檬酸钠络合性混合底液,研究用银基汞...  相似文献   

17.
获得高质量的DNA通常是开展分子水平研究的关键一步.采用经典CTAB法、改良CTAB法、简易CTAB法、SDS微量法及Zigenhagen法对华山松的茎、叶及胚乳的DNA进行提取,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和标准差及标准误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华山松针叶DNA提取,改良CTAB法提取DNA浓度适中,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方法稳定性好;对于华山松茎段DNA提取,Zigenhagen法提取DNA浓度高,纯度好,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方法的稳定性最好;对于华山松胚乳DNA提取,简易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最高,纯度最好,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方法的稳定性最好.这也说明对于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DNA的提取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摸索,获得最大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罗库溴铵中溴丙烯的含量的方法,实验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Kromasil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1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5.0)—乙腈(4∶6),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5μL.结果表明,以溴丙烯浓度(C)对峰面积(A)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A=34337.41C-2682.68,r=0.9999.在检测浓度为,0.528μg/mL~105.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6%~100.2%,RSD=0.9%(n=9),精密度试验RSD=0.9%.实验证实,采用HPLC法测定罗库溴铵中溴丙烯的含量,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裂殖壶菌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有机溶剂提取法、酸热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于裂殖壶菌油脂的提取能力.酸热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得率高于有机溶剂提取法.当氯仿和甲醇以1:1的体积比混合时,油脂提取得率最高.当氯仿和甲醇以2:1的体积比混合时,提取所得油脂中的DHA含量最高.但总提取得率还是以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混合比为1:1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利用介孔材料SBA-15表面的羟基,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负载到SBA-15表面,得到氨基化的SBA-15(SBA-15-NH2),再通过SBA-15表面的氨基和2-溴异丁酰溴(BIBB)中的酰溴基团的反应,将2-溴异丁酰溴负载到SBA-15表面,得到溴代的SBA-15(SBA-15-Br)。然后以SBA-15-Br为引发剂,荧光素为催化剂,具有pH敏感性的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EMA)和具有荧光特征的铕配合物为单体,通过无金属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metal-free ATRP)方法制备具有pH敏感和荧光功能的SBA-15-g-PDEAEMA-co-Eu配合物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SBA-15-g-PDEAEMA-co-Eu配合物杂化材料,杂化材料具有pH敏感性和荧光特性;杂化材料的药物释放试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远大于在碱性条件下的释放,显示出了明显的pH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