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洋 《科技信息》2009,(36):I0367-I0368
在营造园林水景时,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将景观美学与生态系统保护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目前的水生植物造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才能营造功能与美观相结合的现代园林水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中,在营造园林水景时,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将景观美学与生态系统保护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目前的水生植物造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才能营造功能与美观相结合的现代园林水景。  相似文献   

3.
水体景观营造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该文结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体景观营造原则,分析了城市园林水体景观的营造方法,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体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借助微气候数字模拟软件,研究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的具体微气候效应,从微气候角度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要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营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小型园林空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州留园中部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气候现场实测,探索冬夏两季研究对象的基本微气候特征和热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选取ENVI-met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一步对留园进行景观要素的量变模拟,逐一解析水体面积、植被郁闭度、建筑密度及高度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结果】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对微气候的影响程度不同,3种要素对风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水体面积与郁闭度对温湿度的调节作用比景观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明显。前两者在日间均有较强的降温、增湿的作用,尤其在夏季中午时段影响最为显著,但对热环境的调节效能却并不随其参数增加而等比增大。【结论】根据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设置各要素的合适阈值,才能在游园功能、景观感受与热舒适性间找到平衡,从而更加有效地调节庭园的风热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水景的应用技术发展很快,许多技术已大量应用于实践中,水体能够在景观中发挥特殊的作用,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水体景观已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工程分支,但在工程设计实践中系统的指导理论尚不完善。本文根据工作经验对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工作的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郝颖  李杨  刘延芳 《科技信息》2011,(24):295-295
园林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驻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的划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园林绿地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园林水体景观功能及其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园林设计要素之一的水体,容易提升城市园林作品的品位,亦容易成为败笔.从水体景观功能出发讨论水体景观的实现途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国内园林水体景观的评价还是以单向的、随机性的评价为主,评价体系缺乏系统和标准等情况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较为正确的水体景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水体景观是现代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阐述水体方式的多样性及特点谈起,并以成宁市为例。探讨水体景观在旅游城市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结合秀峰公园实例,从景观、游憩和生态等方面对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注重视觉美化、亲水可游和生态环境提升三者的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富魅力的要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在园林规划中,重视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关系,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水景观在水景设计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对风景园林中水景的设计进行探讨,以期设计者更好的把握水景设计与设计意图的表达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范学院校园景观环境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校园景观环境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营造特色校园景观应具备的特征,从总体布局、建筑、景观绿化、植物配置、道路交通、水体和校园文化等七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漳州师范学院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中的特色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对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自然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及特点,将其自然景观分为山体景观、平坦地区景观、水体景观3大类,在景观分区上划分为2大片区, 即: 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包括6大景区.研究表明公园总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山地景观、稀树草坪、山麓与草坪过渡区均具明显特色.其发展规划应是综合中国传统园林特点与西方自然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卫星湖旅游度假村环境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的实例,突出了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观赏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关系,强调了两种效应的有机结合,以营造更高境界的植物景观来表达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4.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介绍了相生相克物质的种类和特性,分析了影响其作用的因素。对相生相克效应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分别是杂草的生物控制和防治,有益景观的维持,有利于改良土壤、促进生长,减少相生相克效应造成的损失,降低景观养护费用和营造健康的休闲环境。提出了相生相克效应在园林中的应用原则,并对其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色彩在园林种植设计中的地位,指出色彩对园林种植设计的作用所在,详细阐述了色彩在园林种植设计中使用的技巧与方法,为设计师在园林植物景观的造景过程中提供了色彩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水体作为可塑性极高的园林要素之一,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安庆菱湖公园作为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水面占总面积比例超过45%。本文以菱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园林设计中的主要理水手法。分析结果表明,菱湖公园的水体布局合理有序,空间层次分明。菱湖公园结合自然水域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多种水体形态特征与滨水景观的合理应用,较好地实现水体、环境、人文三者统一的园林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自然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及特点,将其自然景观分为山体景观、平坦地区景观、水体景观3大类,在景观分区上划分为2大片区,即: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包括6大景区。研究表明公园总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山地景观、稀树草坪、山麓与草坪过渡区均具明显特色。其发展规划应是综合中国传统园林特点与西方自然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园林建设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载体,而且也是城市景观、历史文化环境的主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恢复和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景观,而且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新时期环境、资源、能源问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本着节约环保、生态优先、个性化要求营造园林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卫星湖旅游度假村环境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的实例,突出了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观赏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关系,强调了两种效应的有机结合,以营造更高境界的植物景观来表达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