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瑾文 《科技信息》2007,(34):287-28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共十一章。《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报表、附则共九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异同,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规定内容完善了我国的会计体系,使我国的会计体系进一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有助于规范我国的会计实务,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新会计准则中针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内容与原准则有了很大的变动,如:企业合并问题、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等,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李伟 《科技资讯》2006,(20):166-166
财政部自1992年1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再次修订和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本文旨在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两准则中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的差异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将先讨论世界范围内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之后重点讨论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5.
从新准则看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科技信息》2010,(31):I0381-I0382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已基本完成,它的颁布、执行对会计的理论及实务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旨在结合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定位及采用新理论所带来的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电力企业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对我国原发布的会计准则作了系统性的修改,并指定了一系列新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推行都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也不例外。特别是一些具体准则的执行,由于与原准则的差异无疑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本文诣在分析具体准则的执行引起企业利润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以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对我国原发布的会计准则作了系统性的修改,并指定了一系列新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推行都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也不例外.特别是一些具体准则的执行,由于与原准则的差异无疑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本文诣在分析具体准则的执行引起企业利润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以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准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颁布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准则。在本准则发布前,我国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原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散。在新准则与原准则的对比中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杨彦开 《科技信息》2007,(22):71-72
财政部在2006年年初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它是在2001年无形资产准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制定的,对进一步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比较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规定内容完善了我国的会计体系,使我国的会计体系进一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有助于规范我国的会计实务,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新会计准则中针对合并会计撮表的规定内容与原准则有了很大的变动,如:企业合并问题、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等,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而新会计准则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最大,2007年11月,银监会发布了《银监会关于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通知》(银监通200722)。本文结合《通知》及金融机构执行新准则的背景及意义,详细地阐述了金融企业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出金融机构执行新准则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的趋势最近几十年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行列中。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趋同,但在会计实务操作方面,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存在一定差异。新会计准则如何有效在企业中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计量和确认》。与现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比较,我国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原则、会计计价基础、会计报告以及会计要素等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在很多方面与国际惯例趋同。但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有以上突破的同时也存在运用上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就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突破及其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牛兴邦 《科技资讯》2010,(9):231-231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并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资本市场地位。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基本理论入手,对新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了探讨,分析新准则依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起,我国所有央企均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但央企所属的事业单位仍然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央企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仍然采用以前的编制方法,即将所属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通过一定的格式转换成企业会计报表后进行合并,这种方法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且存在其他问题,需对此给予重视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曲明  余善聚 《科技信息》2007,(31):299-299,193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构成及内部抵销处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标准相比,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在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构成和会计期间的统一、内部抵销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衔接等方面还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新准则中的第二号《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与原准则规范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长期股权投资影响较大的适用范围、初始计量、核算方法、减值、披露等几项,结合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的对比,来进一步研究分析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计彦飞 《广东科技》2011,20(16):24-25
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准则体系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为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其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至此,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框架体系的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20.
张红艳 《科技信息》2007,(8):109-109,14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39项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与原准则相比,在固定资产定义、预计净残值的计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对新准则的相关特点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