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是一项以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的新型技术学科·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出现,使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六十年代以后,交流调速系统采用半导体变流技术,尤其使七十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为交流电力拖动的开发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交流伺服控制是自动化领域中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分支,交流伺服系统将广泛取代目前直流伺服系统这一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等高精尖设备系统中,以往一直使用直流电机,…  相似文献   

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以脉冲序列为位置给定、采用矢量控制方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位置伺服系统。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准线性化解耦,交流电流控制方式和伺服增益调整方法。文中给出了用高性能十六位单片机8096组成的交流伺服系统构成图,概述了主要硬件单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伺服系统在机电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可以提供灵活、方便、准确、快速的驱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工业的不断发展,伺服驱动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伺服系统已进入全数字化和交流化的时代。拖动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用交流伺服驱动取代传统的液压、直流、步进和AC变频调速驱动,以便使系统性能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包括更短的周期、更高的生产率、更好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伺服系统在机电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可以提供灵活、方便、准确、快速的驱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工业的不断发展,伺服驱动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伺服系统已进入全数字化和交流化的时代。拖动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用交流伺服驱动取代传统的液压、直流、步进和Ac变频调速驱动,以便使系统性能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包括更短的周期、更高的生产率、更好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工业的不断发展,伺服驱动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伺服系统已进入全数字化和交流化的时代。拖动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用交流伺服驱动取代传统的液压、直流、步进和AC变频调速驱动,以便使系统性能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包括更短的周期、更高的生产率、更好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伺服系统在机电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可以提供灵活、方便、准确、快速的驱动。  相似文献   

6.
永磁式BLDCM交流伺服系统转矩脉动最小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无刷直流伺服电机的转矩特性,提出用瞬态转矩控制法和重叠换相法消除磁通畸变和换相带来的转矩脉动.同时,把以上分析的原理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以8098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配合电流跟踪控制的PWM-GTR逆变器作为电源以及合理的软件和硬件组成无刷直流机伺服系统,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全数字化.系统可以运行于速度伺服和位置伺服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永磁式BLDCM交流伺服系统转矩脉动量小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无刷直流伺服电机的转矩特性,提出用瞬态转矩控制法和重叠换相法消除磁通畸变和换相带来的转矩脉动,同时,把以上分析的原理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以8098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配合电流跟踪控制的PWM-GTR逆变器作为电源以及合理的软件和硬件组成无刷直流机伺服系统,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全数字化,系统可以运行于速度伺服和位置伺服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普通电液伺服系统存在的弊端,设计了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以交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代替电液伺服阀,使得这一新型电液伺服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节能等优点,适用于液压传动及要求不太高的伺服控制场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电液伺服系统存在的弊端,设计了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以交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代替电液伺服阀,使得这一新型电液伺服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节能等优点,适用于液压传动及要求不太高的伺服控制场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高性能宽调速小惯量无槽高速电动机的出现,以大功率晶体管为控制器件,采用脉宽调制(PWM)功率驱动技术的直流伺服系统,由于调速范围宽、快速性好、低速平稳性好和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在我军某型战车<上反稳像>伺服控制系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直流伺服系统在高精度控制场合应用广泛,而PWM控制技术是直流伺服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控制方式。本文针对交磁电机扩大机—直流电动机驱动方式,设计了一种简单而又高精度控制电路,并从信号传递角度分析了系统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天气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中直流PWM泵升电压电路限制技术,泵升电压形成的原理以及泵升电压限制电路的原理,并结合工程设计中具体的直流PWM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对泵升电压限制电路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计算.较好的解决了供电电源的"泵升电压"对直流PWM伺服系统影响.实际应用表明,该天线伺服控制系统PWM保护电路设计是合理、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从伺服系统动力学观点出发,执行元件的最大转矩与转动惯量之比 M_大/J(动态指标)直接影响伺服系统的快速等动态性能指标和定位精度。文中综述了国内外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发展概况,以动态指标 M_大/J 为出发点,分析了各类执行元件以及一些新型的低惯量高性能电动机的性能,对各种拖动方案作了比较。文中还介绍了几种新型伺服电动机构成的伺服系统方框图和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14.
无刷直流电动机利用电子换向器取代了机械电刷和机械换向器,具有直流电动机优秀的线性机械特性、宽的调速范围、大的启动转矩等优点,而且避免了直流电动机机械电刷和换向器因强迫性接触造成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变化的接触电阻、火花、噪声等一系列影响调速精度和性能的问题,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驱动装置和伺服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在控制工程设计中使用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时,在缺少调节特性曲线及实测的条件下,可由样本数据推算出调节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6.
蒋延超 《科技信息》2011,(27):109+68
控制电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军事装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件。控制电机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如火炮与雷达的自动定位、舰船方向舵的自动操纵、飞机的自动驾驶、医疗设备、录音、录像、摄影等自动控制系统。各种控制电机的用途和功能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可划分为信号原件和功率援建两大类。凡是用来检测和转换信号的都是信号元件,作为信号元件用的有:旋转变压器、交流和直流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感应同步器等;凡是把信号转换成输出功率或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都是功率元件,作为功率元件用的有交流和直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力矩电动机、低速电动机、直线电动机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自适应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提出的方法基于双自适应控制环的设计,能迅速抑制由于参数变化和扰动所引起的状态误差.在实验系统中,采用以8031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功率MOSFET逆变器组成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系统,试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于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直流伺服系统的模糊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模糊控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流伺服系统的PI和参数在线自调整的复合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模糊控制的灵活性、适应性,同时又具有PI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可明显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效果。利用MATLAB的SIMULINK和Fuzzy Toolbox实现了直流伺服模糊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仿真实验表明,系统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满足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搬运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现搬运机器人高精度位置伺服控制,采用了现代数字伺服技术,包括交流驱动、分级控制、数字信号处理(DSP)、总线通讯及系统软硬件保护等新技术,使机器人运行可靠,达到了精度高、速度快及平稳性好的控制要求。该文重点介绍伺服系统设计方案及特点,并针对伺服系统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参数以及伺服周期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最后介绍了伺服系统软硬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总线化是工业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伺服系统在适用范围、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以及抗故障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给出了伺服控制器的硬件设计,选用美国TI公司专门为数字运动和电机控制推出的DSP控制器TMS320LF2407来实现交流伺服系统。并给出了交流伺服系统的全闭环软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