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中国的学术出版界正处在令人为难的窘境当中,尽管其学术期刊的数量已达到5000份还多。然而,其发表的文章很多都未被关注.无人引用。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研究还有没有意义?同时,中国学术出版的有效性也遭受许多质疑——毕竞,学术出版的目的是为了向更多人传播详细的研究信息.以推进科学的发展.一位中国科学家指出,中国期刊发表的文章部分已经成为了“学术公害”。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许多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越来越多,实际上却无人问津并充满了很多剽窃内容。对于这一听闻,中国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惊讶。然而,不久前中国政府对该问题提出的一项解决方案,这对中国学术期刊的未来健康发展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3.
在人榜2008年肩明星跟踪计划前,我就知道樊春海的名字.2006-2007年.樊春海的研究小组在纳米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工作两次登上该领域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美国化学会志>.国内媒体也做了不少报道,记得2006年国内一篇报道称这项工作是由一位年仅32岁的博士领导的,这一点给我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韩启德 《科学通报》2009,54(18):2613-2613
《科学通报》编辑部邀请我为建国60周年专辑写序, 乐以应之. 关于60年来的成就等重大话题已在其他很多地方说过, 这里就写一点关于办刊的事情吧.  相似文献   

5.
有了这个实验室,我国科学家就可以自主地开展暗物质探测和其他类似的国际前沿基础科学研究。中国从此有了一个世界一流的洁净低辐射极深地下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他们以此争论不休,因为他们都有两千多年以面条为主食的历史.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和<新科学家>杂志都报道,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挖掘出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一小堆保存完好的面条躺在一个陶土制成的碗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这也说明中国人才是面条的发明者.  相似文献   

7.
去年1月,英国《自然》杂志开创“中国之声”专刊,发表了一些海外华裔科学家对中国科研工作评估与改进建议的文章,获得了科学界的广泛反响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刊曾选摘其部分内容,栽于去年的2月号上。10个月之后,《自然》杂志(2004年11月18日)再奏“中国之声”。又请多位更加熟悉中国科研工作状况,包括有较长期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目前已在国内科研机构任职的著名科学家,或对我国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体制,或对某一领域科研工作的成就与问题,坦率陈词,进一步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有的意见,即或只是一得之见,但亦都有所据,而且出于更好地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真诚与热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刊再予择要摘载(部分标题本刊编者作了适当改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曾是一块被媒体夸大了的国土:消耗着大量的钢筋水泥和释放出难以计数的温室气体。而现在,令保健专家担忧的是中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罹患二型糖尿病的人都多。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糖尿病专家杨文英及其同事从对4.6万人的测试中,推断  相似文献   

9.
10.
在时代变化加快、竞争较为激烈的前提下。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是一个人成功的要诀,这里基本不涉及你是否出身豪门,是否授业于名校、名师。新近我所访问的2009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王占宏(右图)的成长经历,就对此作了生动注解。  相似文献   

11.
入选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的共有32位,范同祥(上图)博士是其中之一。春节前两天为约做采访,我联系了其中几位,范同祥是最爽快给予回应的。那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徐家汇校区见面,范博士专门从闵行新校区赶来.他为了这次采访做了很多准备。给我带来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这些都令我感动。那天上午我基本上是在听范博士讲他的研究工作中的有意思的故事——如何从大自然中的树木、树叶、蝴蝶等生物体的结构得到启示,进而从搞清其功能出发推动新材料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