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弱左C-半群的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郭聿琦 《科学通报》1995,40(19):1744-1744
我们在文献[1]中定义并讨论了左(右)C-半群,即满足下述条件的正则半群:关于任意e∈E,eS(?)Se(Se(?)eS),其中E为S的幂等元集.我们又在文献[2]中给出了左(右)C-半群的左(右)△-积结构.易知,定义正则半群S为左(右)C-半群的上述条件可用下述条件替代:  相似文献   

2.
汪立民 《科学通报》1990,35(8):572-572
研究E-析取逆半群是Petrich提出来的一个问题。Pastijn和Petrich又定义并讨论了E-析取正则半群。文献[3,4]都研究了E-析取逆半群。由文献[1]易知每个逆半群都同构于一个基本逆半群和一个E-析取逆半群的次直积,可见E-析取的概念有重要的意义。受文献[3]的启发,我们在此考虑了正则单半群的强半格的E-析取性,给出了一个刻划。文献[3]中E-析取Clifford半群的刻划是本文结果的一个推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M.K.Grammatikopoulos等提出的一个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远通 《科学通报》1991,36(23):1834-1834
1986年,Grammatikopoulos,Grove和Ladas在文献[1]中讨论了方程(*)的解的渐近性态,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相似文献   

4.
施武杰 《科学通报》1991,36(1):77-77
在文献[1]中我们提出了下述猜想: 猜想1 设G是群,M是有限单群。则当且仅当 (a) π_c(G)=π_c(M),其中π_c(G)记为G中元的阶之集;  相似文献   

5.
杨海宣  罗彦锋 《科学通报》1996,41(21):2009-2010
Ponizovski(?)在文献[1]中提出下面的问题:问题 什么样的半群环是有单位元的环?李方在文献[2]中研究了纯正半群环的情形,本文考虑周期半群环的情形,将周期半群环的单位元存在性问题归结到幂等元生成的子半群环的单位元存在性问题,符号同文献[2].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定理 设S是周期半群.则RS含单位元当且仅当R含单位元,且存在E(S)的一个有限子集U,使得S=SU=US,在此条件下,有I_(RS)=I_R.此定理的证明难点在于下面的引理的证明.引理 设S是周期半群.若RS含单位元,则R含单位元.引理的证明大意:假设集合A={T:T是周期半群,RT含单位元,但R〈E(T)〉不  相似文献   

6.
龚昇 《科学通报》1989,34(16):1201-1201
§1.单复变数的几何函数论有着丰富的成果。在多复变数的情形,相应的结果几乎都有反例说明其不成立。经典的偏差定理,Cartan在文献[1]中曾猜想在C~n的单位球B~n上的双全纯映照是成立的(n≥2),可惜这个猜想是不成立的。对C~n中的偏差定理,首先给出正面结果的是文献[2]。在文献[2]中讨论了B~2上双全纯映照的偏差定理。刘太顺将这些结果推广到B~n(n≥2),本文讨论了一般可递域的双全纯映照的偏差定理,在下一文中将给出典型域及非对称可递域的偏差定理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7.
实二次数域类数h(K)=1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贤科 《科学通报》1992,37(22):2017-2017
利用文献[1]等关于丢番图方程的结果和连分数等理论,本文对实二次域K,特别是其中的ERD型域,将给出一系列关于理想类数h(K)=1和h(K)>1的判定定理。实二次域类数问题自从Gauss提出猜想以后,文献很多。例如陆洪文在文献[2—4]中有关于类数为1问题的很深刻的结果。我们在文献[5]中决定了类群的子群特别是类数的因子。对ERD型二次域,最近有许多结果(可见文献[6]及所引结果),但问题也远未解决。  相似文献   

8.
关于Zassenhaus猜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文俊 《科学通报》1989,34(4):244-244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文献[1]中,Thompson用Glauberman关于特征K-函子的结论解决了Zassenhaus提出的一个著名的猜想,即证明了如下定理: 设G为有限群,对G之每一Sylow子群P,有N_G(P)=P,那么|G|为一素数的幂(文献[1]X.8.15)。  相似文献   

9.
范红兵 《科学通报》1997,42(20):2148-2150
我们考虑简单图,并使用文献[1]中的术语和记号.设G=(V(G),E(G))是一个图,e∈E(G)是G的一条边,如果对G—e的任意满足G—e e’(?)G的加边e’,都有e’=e,则称e为G的不动边.如果对满足G—e e’(?)G的加边e’,都存在G—e自同构映射将e的两个端点分别映到e’的两个端点,则称e为同构不动边.由此定义可知,当e是不动边时,它也是同构不动边.不动边的概念来源于图的边重构猜想.Sheehan首先提出不动子图的概念,并用之研究了边重构猜想.当不动子图仅为一条边时,即为不动边.文献[3]中的强迫边(forced edge)也是不动边.反之,一个边可重构图中的不动边也必是强迫边.这样,就可以通过证明一个图的  相似文献   

10.
苏健基 《科学通报》1988,33(4):241-241
图G称为k临界n连通的,如果对每一V′(?)V(G),其中|V′|≤k,有k(G-V′)=n-|V′|。这里k(G)表示G的连通度。一个k临界n连通图简称为(n,k)图。这一概念最早由Maurer与Slater在文献[1]中引进。Slater在文献[1]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A 当2k>n时,完全图K_(n+1)是唯一的(n,k)图。  相似文献   

11.
关于Zassenhaus猜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燕鸣 《科学通报》1991,36(6):474-474
文献[1]利用有限单群分类定理及有限群局部理论中关于广义Fitting子群的一些深刻结论,推广了Zassenbaus的一个猜想.证明了陈重穆教授提出的如下定理.  相似文献   

12.
高维Hadamard矩阵的几个猜想之证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义先 《科学通报》1986,31(2):85-85
本文所指的猜想(d,e,c)出自文献[1]的第Ⅵ节。下面我们将证明:猜想d与e是正确的,猜想c可以举出反例。 猜想d:由m~2Hadamard矩阵可以造出m~2完全正常的Hodamard矩阵。下面定理1就是一种证明。  相似文献   

13.
安幼山 《科学通报》1989,34(12):885-885
考虑Heisenberg群H~n上左不变微分算子(?)′_a,其中关于算子(?)′_a,Folland和Stein在文献[1]的末尾处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当a取容许值,即  相似文献   

14.
张西华 《科学通报》1984,29(24):1485-1485
在文献[1]中综述过Hadamard矩阵(以下简称H阵)的研究状况。不存在4k(k>1)阶完全循环的H阵,是未证明的猜想之一。我们将证明它。为此,先引入  相似文献   

15.
郭秀云 《科学通报》1993,38(3):200-200
有限群G的极大子群的性质和G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已有许多作者进行了研究。在文献[1]中Deskins定义了有限群G的极大子群的复合指数,并获得有限群为可解群的一些结果。最近Mukherjee和Bhattacharya以及Deskins进一步研究了复合指数对群结构的影响,本文将讨论文献[3]中Deskins提出的一个猜想。文中所论群均为有限群,凡没有提及的概念都是标准的。设M是群G的一个极大子群,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左C-rpp半群的右对偶的几点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聿琦 《科学通报》1997,42(13):1375-1378
半群S称为rpp(对偶地,lpp)的,如果S的每一主右(左)理想aS~1(S~1a)作为右(左)S~1-系是投射的。既是rpp又是lpp的半群称为富足的(Abundant)。这些广义正则半群70年代以来已引起广泛关注。 通常的Green关系(Pastijn引入的Green关系)是正则半群(富足半群)研究上的有力工具。为了更好地开展rpp半群的研究,我们在任意半群S上引入了介于这两类Green关系之间的所谓-Green关系(在文献[5]中曾称其为Green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考虑下列具有变系数的Lyness方程xn 1=xn bnxn-1,n=0,1,2,…,()其中系数bn是有界的非负实数序列,初值x-1,x0是任意正数.对方程(),当bn≡1时,Lyness[1]发现其解是5_周期的;当bn≡b∈(0,∞)时,Kocic和Ladas[2,3]研究了其解的有界保持性;Grove等人[4]得到它的解的不变性,并由此得出:定理 方程()的任何非平凡解的极限不存在.但是当系数bn是变化的时候,定理是否仍然成立呢?Ladas在文献[5]提出了下列猜想:猜想 假设{bn}是有界单调的,则方程()的任何非平凡解的极限不存在.对此猜想,本文…  相似文献   

18.
1 算子在文献[1]中,我们在Banach空间L~p(R~n)上定义算子如下: 这里W~(1·p)={u,u ∈L~p(R~n),D_ju∈L~p(R~n),1≤j≤n}是Sobolev空间。其中D_ju是函数u(x)在分布意义下的第j个偏导数,即  相似文献   

19.
刘尚平 《科学通报》1993,38(10):873-873
<正> 1 算子 在文献[1]中,我们在Banach空间L~p(R~n)上定义算子如下: 这里W~(1·p)={u,u ∈L~p(R~n),D_ju∈L~p(R~n),1≤j≤n}是Sobolev空间。其中D_ju是函数u(x)在分布意义下的第j个偏导数,即<Φ,D_ju>=-,Φ∈D(R~n),这里D(R~n)=C_0~∞(R~n)是R~n上具紧支集无穷次可导函数全体。另外,算子R_j是L~p(R~n)函数的第j个Riesz变换,有R_j∈B(L~p)(看文献[2]),B(L~p)表示L~p  相似文献   

20.
郭柏灵 《科学通报》1981,26(15):897-897
一 在文献[1]中提出了一类由数量场形成的三维孤立于问题,指出了这类非拓扑性孤立子解存在的必要条件,建立了依量子力学稳定性的一般定理,并对特殊问题给出了数值结果。在文献[2]中将此问题推广到具有非Abel内部对称性的情况。正如在文献[3]中指出,文献[1]中研究的方程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