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RBAC模型中角色继承关系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RBAC96模型中私有权限实现方法的不足,分析了现有改进方案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引入继承属性的概念,通过继承属性值实现权限公有与私有的划分,提出了角色继承时只创建继承关系的继承方案。引入权限重载概念,提出了多角色继承及权限重载时的冲突解决规则,解决了高级用户权限无限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RBAC改进模型的角色权限及层次关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著名的RBAC96模型的不足之处,结合私有权限、部门权限和权限属性变化等问题,对角色权限及角色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角色层次化关系模型.该模型引入特征权限等概念,通过定义一般继承、私有化继承、公有化继承和无特征继承等新的角色继承方式建立角色层次化关系模型.新模型比RBAC96模型更加简化和易于理解,且具有更强的可伸缩性,特别适合于在复杂的角色层次关系中应用,例如网络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分布式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RBAC模型层次关系中的角色权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RBAC96模型中角色的私有权限处理方法的不足,从实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改进模型。通过公有继承方式和角色权限转换,使角色的私有权限得以保护,公有权限的继承层次得以简单灵活的控制,解决了由于角色继承而复杂化的角色基数问题。并以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此模型。  相似文献   

4.
面向任务的RBAC扩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RBAC模型的普通角色继承所存在权限不能及时的授予与回收、没有包含明确的策略状态以及没有反映元素状态的改变等问题,给出了一个面向任务的RBAC扩展模型RBAC-T,该模型引入了任务概念并将任务划分成公有任务和私有任务,通过部分角色继承P-RH,控制了角色权限继承粒度,解决了传统RBAC角色继承中出现的继承问题,给出状态变换图及模型状态变化的描述,通过对状态的分析控制实现了权限的动态分配与回收.还描述了模型的实现原型和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5.
李剑 《科技信息》2011,(13):112-113,170
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对传统访问控制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角色管理模型ARBAC97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RBAC模型进行范围扩展,通过引入角色范围的概念,以(用户,角色,范围)三元组来标识系统用户的权限,解决RBAC模型无法对资源实例进行权限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系统用户拥有相同的角色,操作的数据范围可以不同。结合实际应用系统的需求,实现了权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细粒度角色访问控制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权限控制粒度较大、权限控制代码横切业务功能模块、难以有效支持软件复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细粒度角色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外权限和内权限细化了权限控制粒度.并通过AOP技术实现了内权限的动态配置,提高了组件复用度和模块独立性。该模型已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张妍琰 《科技信息》2009,(33):T0078-T0078,T007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是权限控制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权限控制的过程中,引入角色的概念,通过给用户赋予角色,再建立角色和权限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了灵活的权限控制。本文研究了权限控制技术在校园绿化与卫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引入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研究了其应用模型以及该模型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用户访问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RBAC的用户权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RBAC模型在权限控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模型,并阐述了此模型的原理、数据库设计以及在ASP.NET 3.5平台上实现的具体方法。该模型在原RBAC模式的基础上,在用户和角色之间引入部门这一对象,通过角色、部门对功能进行分组,再通过用户和角色、用户和部门的关系,抽象出用户与功能的关系,从而增加权限配置的粒度。此方案已经在北京金融街电子政务系统中得到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权限管理方法不但提高了管理系统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而且让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扩展也变得方便和容易。  相似文献   

9.
探讨基于RBAC下的角色继承的权限管理.通过定义子集与超集的权限继承模式,为实现企业分级管理提供可能.角色继承是在RBAC0基础上引入的一种安全机制,企业可以通过角色继承快速建立角色与用户帐户的映射并实现其层次管理.利用RBAC下的角色继承关系,在企业中建立角色与用户、组之间的映射,通过关联使得权限的逐步分解达到权限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中,人或部门是独立的实体,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框架并为其赋予相应的权限是系统管理员的职责所在.本论文通过引入角色继承机制来规划企业管理框架,将角色继承权限的关联逐步分解以达到权限优化的目的,通过XML语义描述实现企业按部门或组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云计算环境中资源按需访问的特点以及不同资源不同用户访问控制的特殊性,基于基本角色访问控制模型(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和用户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OURBAC(object-and-user based on RBAC);并设计了具体的用户访问权限判定规则。以实际实现应用为背景,设计了OURBAC的具体实现流程,对算法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表明本算法使云资源访问控制得以进一步细化,能明显减少系统中角色数量,有效的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究其实质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商业活动,因此可以将自控领域最新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思想移植到电子商务结构中,供此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体性能,笔者研究了在这种技术思想指导下,构建适合电子商务运行环境的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结构的电子商务集散结构模型,并结合网上商店、认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集散结构模型,经过分析论证得出采用集散结构的电子商务系统具有分散结构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扩展性强、易于重构和集中结构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工作流对访问控制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工作流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授权任务概念,将执行任务需要的最小权限和执行任务的角色作为授权任务的属性,使角色和权限脱离关系.同时该模型定义了任务冲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动态授权约束规则,保证了组织安全策略的实施.面向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实现了授权流同工作流的同步,能够满足工作流访问控制对动态授权、最小权限和职责分离的要求.不同于已有的模型,该模型还通过角色和权限的分离解除了组织模型和工作流模型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是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管理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设计中,用户的权限管理是必不可少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对系统的权限进行规划并设计出一个通用而有效的权限管理系统,是摆在软件分析人员面前的一个复杂课题,本文分析现有权限管理系统功能简单,效率低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采用域管理来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的方法,并提出了部门了角色分配操作权,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RBAC模型在中医药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技术,构建了一个通用的中医药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在平台中引入角色这一中介,在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资源进行角色访问控制,每一个资源子模块定义为一个数据库角色,该角色具有子模块所拥有的权限,然后根据需要把这些角色授予各个用户。该平台安全、易于管理,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获得了较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6.
首先将角色概念引入到访问控制技术中,此方法与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相比具有面向实际应用的优点,尤其适合作为大型商务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中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然后详细分析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基本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方案,实现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职责分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子文档的安全访问需求,提出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技术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用户、权限和电子文档内容三个核心实体,用户被赋予内容的使用权限,并按此权限使用文档内容。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的合法访问才被许可,具备强制加密、详细权限控制、对用户透明等特点。方案解决了电子文档的非法使用和传播问题,避免了敏感信息的泄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任的普适计算的动态授权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联合结构的动态信任模型.在信任模型基础上,扩展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在信任模型中,将信任表示为能够体现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特点的基本信任和动态信任的联合结构.基本信任决定对陌生实体的认证;认证完成后,根据基本信任值,用户被分配一组角色,动态信任决定角色和许可的激活,不同的动态信任值激活不同的角色和许可,因而用户的访问权限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