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建设和维护中核心的泥沙回淤问题,本文采用海港水文规范、底切应力公式和纳潮总量估算等多种不同方法对横沙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中的港池和外航道泥沙回淤问题进行预估,其结果较为一致.若港池出口位于-7 m泥沙浓度0.3 kg/m3的区域,港池年回淤量约为2 000万~2 200万m3,平均回淤强度约为0.3~0.4 m/a;外航道平均淤积强度约为0.3~0.4 m/a,年回淤600万~1 200万m3.且回淤分布主要集中在近靠港池口4~6 km的区域.计算表明,港池口若设于泥沙浓度更低的深水区域,泥沙回淤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横沙浅滩位于长江入海口,毗邻外海深水区,是江海联运理想的交通运输枢纽.挖入式港池方案可以充分利用横沙浅滩广阔的滩涂,形成大型深水港区所需的水域、陆域、深水岸线和泊位.避开外海恶劣天气的影响,泊稳条件好,航行和靠离泊安全;回淤少,对周围海域的影响小,有利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维护,有利于长江口的安全和稳定.因此,挖入式港池方案是较为科学合理,可予以推荐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修建于弯曲河道凸岸处的挖入式码头工程港池内的水动力特征及其对工程河段行洪流态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对水位、河道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流量条件下港池内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在洪水条件下,主河槽壅水主要出现在弯道出口前的缩窄河段,弯曲河道局部缩窄对水位壅高影响明显。弯道出口段的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高于其他区域,码头前沿局部流速变化幅度较大,可能会引起冲刷,工程建设对弯道出口段影响高于入口段和中段。码头运行工况下,港池内有明显回流产生,但流速较小,可能会产生淤积,影响码头运行。  相似文献   

4.
提议中的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入海航道区域位于长江口北港和北槽之间的横沙浅滩以及长江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海域.长江河口长期以来承受数亿万吨计流域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发育了巨大的陆上和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则是与崇明东滩、九段沙同为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区的三大浅滩之一,长期以来位置和海床均十分稳定,是建设挖入式港池的理想区域.长江水下三角洲形成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近年来长江来沙量的逐渐减少,使长年来地形变幅甚小,对深水航道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稳定环境.本文主要从海床稳定性的角度,对海床演变环境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研究,为在长江口建设深水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工程空间尺度巨大,必然对邻近的北港,特别是北槽深水航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经过检验的无结构三角高分辨率长江口FVCOM模型,对规划方案的不同平面布置进行模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从流场整体态势、典型站位的大小潮动力特征可以看出,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南线、北线方案对北港和北槽的水动力特征并没有造成非常显著的变化,总体上呈现较为微弱的影响,而南线方案对北槽外航道影响较北线方案更为明显.两方案都造成北港往复流特征更趋明显.且南线方案横流更为显著.综合分析,北线方案叫南线方案对周边流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结构三角形网格FVCOM模式,建立长江口高分辨率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采用大量水文观测资料进行验证,使之能合理反映长江口,特别是横沙浅滩区域的水动力结构及其变化,为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方案的影响分析提供合理可靠的数值工具.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中央政府关于"到2020年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适应世界航运业的船舶大型化、泊位深水化的发展趋势,上海迫切需要规划开辟新的深水港区.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和比较,本文提出:横沙浅滩是目前上海开辟新港区的最佳场所;建设挖入式港区,不但可以规避长江河口拦门沙与最大浑浊带影响,还可形成包括水深20 m以上的大量深水码头岸线,满足上海港今后20~30年的持续发展需求;优化规划方案可以避免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北槽深水航道的疏浚土可用于横沙浅滩的前期促淤成陆,挖入式港池水域的开挖土可就近提供大规模陆域形成所需的优质土源,从而大大节省陆域回填成本.  相似文献   

8.
马尾万吨码头港池淤积的主要原因是马杭水道出流口的不良河势,与闽江上游的来水来沙条件并无直接关系。提出港池增深工程的指导思想,通过局部工程措施,使主流靠近码头前沿,增强码头前沿的水动力,形成有利河势。经二维数学模型优化比选,推荐了实施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江苏省内河岸线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根据现状情况以及有关标准规范,介绍了适用于江苏省内河航道沿岸设施的控制标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江苏省内河航道沿岸设施建设的规划控制标准,包括顺直河段航道岸线的利用控制,挖入式港池的规划控制,顺岸式码头的规划控制,取、排水工程设施的控制,沿岸道路、厂房设施的控制,河、湖宽阔水域航道水生植物种植的控制,弯曲河段航道岸线的利用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胡丹  胡君 《南昌高专学报》2005,20(2):104-105
采用人工挖孔注桩做基础,具有机器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开展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人工挖孔灌注桩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从施工的角度来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挖孔、钢筋笼、浇注砼及成桩等几个方面。近年来,由于基础设计或施工不当,造成房屋开裂、倾斜的例子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连云港在淤泥质海岸上建设深水港为例,根据淤泥质海岸的水文泥沙运动的一般特征,得出淤泥质海岸建港中航道及港池的淤积规律,同时,就淤泥质海岸港口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泥土处理所产生的泥土扩散和水质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连云港在淤泥海岩上建设深水港为例,根据淤泥质海岸的水文泥沙运动的一般特征。得出淤泥质海岩建港中航道及港池的淤积规律,同时,就淤泥质海岸口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泥土处理所产生的泥土扩散和水质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河河口河道的持续淤积,不仅使尾闾河段河床抬高,向海中不断延伸,而且对其上河段造成不利反馈影响,引起溯源淤积,必须加以治理。通过分析河口河段存在问题和以往挖河疏浚效果,提出挖河疏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挖河具体位置、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洪湾渔港工程地处珠江出海口,由于常年受径流携带的水沙、外海潮汐动力的影响,该位置的水动力条件十分复杂。依据流体动力学理论,以多年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数据,数值模拟了洪湾渔港规划方案实施后河道流场、流速的变化以及泥沙淤积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河道的流速和流向影响较小,进港支航道的平均回淤强度较大,最大淤积部位在口门附近,厚度为0.92 m,可通过大范围开挖港池出口和砌筑短丁坝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鄱阳湖及五河尾闾淤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河道断面冲淤特性、河道平面变化两方面总结出赣江尾闾的淤积特性,将赣江尾闾的淤积概化为两种淤积形态:一方面,赣江尾闾各支及各支的分汊河道,除中支外,多年处于淤积状态,河道断面面积减小,河床抬高,断面上的冲淤变化主要发生在中低水以下:另一方面,尾闾入湖扩散区逐年淤积,并逐年下移,尾闾河道长度增加.定性分析得出两种主要淤积形态均对鄱阳湖及赣江尾闾沿线防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人工挖孔桩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挖孔桩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场地小,无泥浆排出,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近几年得到广泛运用,可以弥补机械施工的一些不足。笔者就某高速公路建设浅谈人工挖孔桩桩基的施工。  相似文献   

17.
主控本海域泥沙运动和海床冲淤演变的水动力是水体中具有强周期性的潮汐运动和弱周期性的长江径流之耦合.潮汐运动主要由源潮波即半日潮波和日潮波叠加而成,因浅海非线性效应而衍生的浅水潮波也有相当贡献,从而形成具有以半日潮周期为主,且伴有日不等现象的水体流动.基本沿陆岸呈南北向传播的潮波,经长江口门在本海域顺势折向,入横沙浅滩南北的北槽和北港水槽,基本转成东西向的流动.本海域滩槽相间,且处在口门和滨坡交接段,复杂地势制约着潮流运动形式:顺河槽和沿横沙浅滩东侧分别为东西和南北主流向的往复流;而其间的海域基本呈南向流强于北向流的旋转流.正由于这种形式的旋转流存在,造成口外滨坡海床的冲刷以及挖入式港池的深水航道段会有较强的横流出现.长江径流顺河槽下泄东流,出口门后浮置于海外盐水之上,随不同季节,或东南或东北向汇入大海,由此往往造成上下水层流向不一致的垂向结构.  相似文献   

18.
薛斌 《科技信息》2010,(5):278-278
人工挖孔桩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场地小,无泥浆派排出,对四周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近几年得到广泛运用。但在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在对人工挖孔桩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很好的处理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  相似文献   

19.
环抱式港池的主要问题是水体交换能力较弱,设置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方法.以连云港的两个港区为例,建立潮流和对流扩散模型,研究环抱式港区设置水体交换通道对于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进潮量是提高港区水体交换能力的决定因素;进潮占优的通道对港区水体交换效果的改善优于出潮占优的通道;通道与口门处潮位过程的涨潮潮差是影响进潮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在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下,在河口口门形成了庞大的河口拦门沙系,在河口口外形成了巨大的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是河口拦门沙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沙浅滩含沙量不仅受到流域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到台风暴潮和寒潮大风的影响,除了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含沙量的特征外,冬季含沙量大大大于夏季含沙量.横沙浅滩5 m水深含沙量的总体水平约为0.459 kg/m3.横沙浅滩邻近海域含沙量在向海方向上迅速降低.除潮汐大小含沙量呈现大小变化之外,冬季含沙量大于夏季含沙量是其主要特征.长江流域来沙近年来呈现减少趋势,邻近海域含沙量有所减少,局部海床出现冲刷现象.横沙浅滩沉积以细粉砂为主,水下三角洲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为主,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沉积物的平面分布和垂向分布均反映了横沙浅滩沉积物和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组合结构.拟建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外航道沉积地层均为第四纪疏松沉积层,特别是水下三角洲地层,可挖性好,容易成槽,对工程建设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