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的学科领域在研究复杂性产生条件时,虽然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却表现出某种同构性.这种同构性表明复杂系统自身有它的普遍特征和普遍规律,因此研究这种同构性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对这种同构性进行具体分析,本文首先对不同学科领域内复杂性产生的条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元胞自动机的研究工具将它们模拟出来,并运用离散动力学中的"混沌边缘自组织"的概念对它们进行概括,对其方法论意义进行哲学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内,复杂性的产生条件具有同构性,这种同构性可以从计算理论上对它进行统一描述,并从哲学上对它进行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在诊断的方法论上存在极大的差别。但长久以来,人们对中医诊断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基于模型推理”的概念使我们对中医诊断的推理过程具有了新的和比较清楚的认识。事实上,一个有效的中医诊断相当于一组复杂的假说推论。利用可直观转换的模型系统;基于模型选择模型、锁定假说;颠倒地使用三段论第一式(AAA),是本文从中医诊断的考察中获得的关于解决假说推论中溯因难题的重要启示。对中医诊断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直观模型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并推进回归自然的认知研究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系统科学哲学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主要有一般系统理论范式、自组织理论范式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范式。一种力图运用系统概念、以复杂系统整体论理念为核心、以超越还原论的系统方法论认识和处理系统复杂性问题的系统科学哲学体系正在逐步成熟。中国系统科学哲学理论范式的构建,需要在科学哲学的层面,对各个理论范式进行新的分析和概括。特别是,需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整体论思想,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语言重新阐释,吸收融入系统科学哲学的思想和方法论之中;以认识和处理复杂性为核心,提炼出复杂系统整体论、复杂系统原理和复杂系统方法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发挥和发展其独特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观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从可持续发展观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第一,要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有明确的认识。笔者将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概括和理解为以人为核心的系统价值观。第二,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把以人为核心的系统价值观渗透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的评价,战略方针的制定,战略目标的选择,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的等提出各个环节,使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罗蒂新实用主义方法论思想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蒂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新实用主义方法论是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它以种族中心和效用优先作为思想预设;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对世界的描述方式是协同性的,哲学是一种解释学的理解模型,应采用谈话-教化的生活方式,本文对其新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思想预设,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其新实用主义方法论对于理解科学的分界问题和哲学的现实问题以及把握哲学的走向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由于它存在只求善不求真和不探求实在等理论缺陷,因而它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反对科学文化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会物理学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大数据技术以数据驱动取代了理论驱动的科学认知模型,深化了人们对于社会系统多领域、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科学认知;大数据技术为当代社会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本体论立场定位,促使社会物理学研究由局域-个体化思维向整体-社会化思维转变,并且推动了社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认知"统一性"建构;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物理学研究所坚持的非精确性思维原则是一种认识论层面上的有效策略,它拓展了社会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和范围;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性分析为社会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工具,它为社会科学预测功能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界识别问题是当前社会-生态韧性研究的前沿难题之一。该难题源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系统演化特征、社会-生态韧性的整体性以及真实性表征的双重困难。基于系统相对稳定状态和边界假设的临界识别传统路径包括阈值或断裂点法等表征方法,所面临的表征困境在于无法应对具有建构性特征的人类活动系统的挑战。解决这种困境的可能路径之一在于条件依赖的介入路径,尤其是依赖局域性整体条件的非操控型介入对于临界识别问题具有新启示,并且探究条件约束下重构场景识别的关键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8.
西方后现代哲学家哈贝马斯创立的普遍语用学,将“言语的有效性”置于“生活世界”之中,把仅仅作为陈述事实命题或保证形式上的“有效性”范畴推广到规范性的社会领域中来,从而把一般的“言语的有效性”范畴拓展为一种具有多种要求和多重意义上的“普遍有效性”。由此,哈贝马斯不仅证明了“交往理性”的“普遍性”,而且也努力通过“奠立社会科学语言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为重新确立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自主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界定标准与研究架构。  相似文献   

9.
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修辞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工具,它在对传统认识论的基础、工具和目标进行批判和重建的过程中可以产生逻辑性、社会性和推理性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地位和特征也得到了确立和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不仔细地注视方法论历来所依附的那些科学的历史演进,我们就不能理解方法论史。 L.劳丹一、最纯粹的编史学模型最纯粹的编史学模型是一种普遍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的某些哲学史专著或教科书所依据的哲学史观。它的主要特征是:(1)它把方法论理论主要当作一种哲学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活动;(2)它倾向于靠留心“伟大哲学家”的著作来确认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的中心论题,它仅对为数极少的一些科学家的方法论贡献表示赞许,(3)它倾向于想象每当方法论信念发生变化时,这些变化一定是基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方面的居先替换,因而,合理地  相似文献   

11.
系统生物学方法论的前沿研究由于其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特点,成为科技哲学领域颇受关注的难点。系统生物学家们先后提出六种进路,即分子生物学方法论、新系统生物学方法论、机械论方法论、定性和因果模型方法论、综合模型方法论和数据与模型融合方法论以解决其方法论问题。尽管它们分别显示出其科学实践和理论意义的优越性,但因其缺点亦饱受诟病,故目前尚无单一主张获得诸方共识。要走出此困境,我们不仅应理清其历史的哲学矛盾根源,还需处理既有生物学现有方法论的融合和进一步探索生命的认识论问题。关于系统生物学哲学方法论前沿困境的思辨对于生物学各分支、系统科学乃至整个科学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和经济学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拉卡托斯对波普尔思想和库恩思想的“有效”综合使其成为对经济学家有吸引力的人物。他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中得到最多关注的两个方法论特征是特定研究纲领的结构和评价。把拉卡托斯的方法论作为评价各种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工具,面临许多分歧和国境,但它确实有助于理解经济学或特定经济理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三个方面探析了批判实在论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它把社会实在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分层与超验性、突现性和社会结构的能动转化性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它探讨了“认识谬误”的实质、根源和后果,从知识论、因果关系解释论和科学研究程序等方面阐述一种新的认识论。其方法贡献主要集中在回溯法、水平与垂直因果关系解释法和社会行动转化模型三个方面。它批判了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两极张力,从五个方面克服它们各自的二分法缺陷。批判实在论方兴未艾,面对学术界的一些质疑,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建模中,如何评价模型是科学家和哲学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难题。基于奥卡姆剃刀的"思维经济原则",很多人都把简单性作为评价科学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是,人们对模型的"简单性"停留在直观的、朴素的认识上,缺乏实质性的界定。不同于物理系统,动态复杂的生态学系统具有高度适应性、时空异质性、进化以及人为干扰等特性。生态建模人员并非以"简单性"作为衡量生态学模型好坏的标尺,一味地寻求模型的简单性势必会降低其可预测性,相反,不断追求模型的复杂性,又会造成模型的不确定性而难以操作。鉴此,我们需要从普遍性、真实性和精确性三方面来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递归论不仅是设计和描述算法的一种有力工具,也是理解复杂性系统层次性、有机性的一个重要视角。英国系统科学家斯塔福德·比尔提出的VSM模型,将递归引入复杂性组织系统中,把管理对象看作是目的本身而非工具,将组织系统视作为具有递归功能的活系统,对组织进行递归与多维递归。VSM模型不仅扩展递归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将递归作为复杂性组织系统存在、运作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手段。在方法论上,递归不仅包含还原的功能,还有助于对突现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复杂性维度,本文把决策系统划分为简单决策和复杂决策两种系统;比较了两种系统中的决策在思维模式、理论背景、决策概念、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决策方法,以及理论适应的范围等方面的相互区别;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出"复杂决策与简单决策两种系统的本质差异","新研究范式"、"方法论"和"决策概念本身的演化"三个方面对理解"复杂决策"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绿色视界:生态思维与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思维是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并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思雏方式。它既有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存在关系的多元性和价值联系的多样性。有机开放性和有序循环性,资源有限性与认识无限性等特征;又有协调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渗透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双向性以厘辐射人的环保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等功能。生态思雏的系统研究和全面培育,对于强化人们的资泺节约意识与和谐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程学及其哲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工程学是以社会政策、法规、计划等的设计概念为核心的,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进行重构与整合,并具有自己特殊内容的新兴学科。社会工程具有交叉科学的特点,它要求体现理论研究与方法论研究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演绎推理相结合、逻辑模型分析与数理模型分析相结合、矛盾思维与系统思维方法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构社会工程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工程思维的特征是模式化思维和决策性思维。在这种思维的过程中始终要处理好两个基本范畴的关系,这就是规律和对策的矛盾统一关系。社会工程研究中的模式和对策都体现了规律与价值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9.
复杂系统的突现是否具有不可预测性是复杂性科学哲学有关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人们获得的信息在客观上具有不确定性,在层次上具有不完备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局限性,使得突现具有不可预测的方面。但突现本身并不是完全不可预测的,也不是完全可预测的,它处于不可预测的边缘上。  相似文献   

20.
探索复杂性的计算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基于物理的丘奇-图灵原理,从方法论上对运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复杂系统的依据,有效性和不完备性作了探讨,同时分析了物理的丘商-图灵原理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