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科学解释理论的困境或疑难,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对立,哲学前提上表现为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对立,哲学本质上则表现出抽象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基础上,吸收哲学解释学的理论成果,走向批判的历史的理性主义,是科学解释哲学研究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从逻辑维度而言,科学传播的本质是改变思维方式。在每一种科学传播的背后,都隐藏其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传统科普关注科学知识,其背后是演绎主义思维;公众理解科学关注受众态度,其背后是面向公众的修辞学思维;反思性科学传播关注传播机制,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其背后是元认知的批判性思维。大科学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新时代,要求把公众作为平等的理性对话者,从以一方为中心的“缺失”模型演进到以论证为中心的对话模型,以期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反思性均衡”。为此,科学传播必须超越绝对的理性主义和相对的修辞学,秉持一种批判的理性主义精神,才能建设一个良构的科学传播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科学合理性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经常被视为人类合理性的典范,但随着库恩的历史主义的兴起,这一观点受到了颇多挑战。论文分析了逻辑实证论、波普、牛顿一史密斯以及劳丹等人的合理性概念,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作者试图寻找波普“批判理性主义”中更为根本的精神,最终将合理性分析为批判性。科学是理性的,因为科学共同体对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理论都持批判的态度。对“批判”概念的进一步哲学探讨,将最终揭示合理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约瑟夫·阿伽西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全球化时代,见证了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到科学文化学的思想史变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了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的内核,形成了自己的多元论批判理性主义科学观。他用审度的态度考察了科学合理性理论的问题及其价值限度;坚持可错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相统一的科学编史学原则,以"科学是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作为自己的新科学史学纲领;提出了既反对科学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的科学文化观,主张用多元、理性、审度和包容的观点来看待科学。他关于科学合理性、科学编史学、科学文化观等多方面的论述,反映了科学哲学从辩护、批判到审度的范式转换,这无论是对于科学哲学和科学文化思想史还是全球化时代的人类文化多样性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预设的合理性问题及其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均持某种预设主义立场,前者是“下向”预设主义,后者则是“上向”预设主义。夏皮尔在批判这两种预设主义中走过了头,结果陷入他原本力图反对的相对主义立场,从而以自然主义为自己的归宿。夏皮尔的自然主义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倡导一种“中性”的理由合理性理论,其结果是以实践的合理性消融预设的合理性,以中性的理由“降解”科学理性,从而难以解释标准及原则的合理性。由此可以得出当代科学哲学的两点教训(1)坚持科学预设的合理性是坚持科学合理性的前提;(2)坚持高层预设的合理性是挽救陷入困境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逻辑理性--科学哲学理性的未来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科学哲学理性经历了从逻辑理性到历史理性的演进。逻辑理性和历史理性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科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科学哲学理性的未来转向应是将二者统一的“历史的逻辑理性”。正确把握历史的逻辑理性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历史。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看,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历史的逻辑理性将是科学哲学理论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胡适作为上个世纪初中国思想史和科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践行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文化观:文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并能促进人类的福利事业,中西文化要发展,必须科学化;科学的目的是致知和求真,而实证性、合理性、普遍性则是科学的特性;他提倡的科学方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实验主义,二是假设主义;胡适提倡的科学精神中,首推怀疑精神,也包括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这些精神的倡导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扫除愚昧迷信,输入学理,再造文明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性和真理是西方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我们理解科学进步的基础。逻辑经验主义(包括波普尔)主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讨论科学进步问题,他们把理性形式化,把真理等同为理由,从而使真理成为虚幻。社会历史学派的科学进步观疏远了理性,同时拒绝了真理。科学实在论者夏佩尔和普特南试图揭示理性和真理的内在关系,并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讨论科学进步,为科学进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论劳丹的科学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探索了劳丹发展科学合理性理论的思想脉络。文章认为,劳丹研究科学的认识价值问题目的是要克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科学进步模式所存在的困难,更完满地解决科学合理性问题;劳丹的科学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他的网状结构模式,这个模式突破了原有摸式的框架,丰富和发展了了他的科学台理性理论.但也存班进一步的困难。劳丹的科学价值论是一种精致的库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支文化力量。反科学传统的不同变种很少反对第一种意义上的科学,他们的矛头主要指向作为文化的科学。理性主义科学哲学实质上采取了一种“科学家的视角”,它不自称为科学实际上却是科学在文化上的同盟。科学知识社会学则采取了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审视科学,它自称为科学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实质上属于文化上的反科学阵营。  相似文献   

11.
伊恩.哈金的科学哲学和实体实在论致力于解决科学合理性的危机。哈金重新发现了科学中实验的本质、属性和地位,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曾经动摇了科学合理性基础的意义不可通约性的论题和观察/实验负载理论的论题。通过将实验干预中表现出来的实践理性引入科学合理性的观念,哈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捍卫了科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论述范.弗拉森语用学的科学说明观,认为其语用学的科学说明观是在批判历史上种种科学说明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以往科学说明观不同的是:它高度重视说明中的语境因素,把科学说明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指出了过去人们在科学与宗教关系认识上的简单化,提出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三个层次(即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观点;确认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解既要坚持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又要强调人的文化本质及人的文化世界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理论由科学理论1和科学理论2两部分组成,科学理论1探讨同类自然现象间的一般规律,科学理论2探讨不同自然现象间的普遍规律。任何一种合理性都相关于我们人类的背景知识,科学理论的合理性也不例外。科学理论整体上的合理性在逻辑学内得不到保证,但科学理论的局部合理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理智探索活动,科学哲学从古希腊业已开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哲学则是20世纪的产物。“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这一命名方式既揭示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也揭示了该学科的学科类型是哲学。在科学哲学共同体内,对科学作了三点至关重要的区分:()一般科学与特殊科学的区分;(2)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的区分;(3)科学理论体系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区分。按区分(l),科学哲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般科学方法论(狭义的科学哲学)和特殊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哲学问题研究。按…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长期“统治”和历史主义的“叛逆”之后,西方的科学哲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倾向,都不是科学发展的合理趋势,因此,他们试图探索一条更为恰当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夏佩尔选择了理性实在论来作为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道路,并因之推动了西方科学哲学朝向实在论方向的发展。夏佩尔的理性实在论已经并将继续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它的进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文化的效率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文化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真理观,效率观和批判精神的统一。本文基于“培育”意义上的文化视角,分析了蕴涵在科学体制或科学资源配置方式中的科学文化效率观,指出这种效率观的核心是建立投入与产出分析基础上的权力分散化机制和时间观念,是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均持某种预设主义立场,前者是“下向”预设主义,后者则是“上向”预设主义。夏皮尔在批判这两种预设主义中走过了头,结果陷入他原本力图反对的相对主义立场,从而以自然主义为自己的归宿。夏皮尔的自然主义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倡导一种“中性”的理由合理性理论,其结果是以实践的合理性消融预设的  相似文献   

19.
几千年来,人类在奋力追求“客观真理”,精心建构“客观精神”和顶礼膜拜“客观理性”的对象化实践过程中,渐渐忘却了“自我”,淡远和生疏了对“主观真理”的内向追求,忽视了对“主观精神”的内在建构和对“主观理性”的本体执守。由之,模拟外部世界运动机制的机械主义认识论及客观理性主义法则,才会逐渐主导人的心智坐标与思想轨道。诸如理性预设主义、决定论、还原论和客观知识论,科学价值中立论与工具理性论,教育上的“知识主导论”与“唯智能论”等实用理性观,便是科学文化对人类思维与行为方式所产生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建模有两种典型的观点,一是"系统派生观",二是"零碎借贷观"。前者认为,科学表征模型可以在原理模型(即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系统派生出来;后者强调科学家的科学建模活动实际上是从各种理论中选取所需要的部分进行创造性构造的过程。从以往的争论来看,这两种观点似乎各有侧重,不分胜负。但本文试图结合科学建模的案例论证,后者完全可以替代前者,不仅因为它比前者更符合科学家实际的建模活动,解释前者无法解释的现象,而且可以容纳理论派生模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